如果你感觉心灵的创伤需要平复——《麻雀与凤凰》读后分享

标签:
美国麻雀变凤凰特殊的憎恨受伤的心 |
分类: 生活与读书 |
2011年3月21日
http://s15/middle/62bdebe4x9ef45d17648e&690
(网络图片资料)
题记:《麻雀变凤凰》有很多类型的同名故事。我在这里谈到的是美国约翰-艾杰奇夫妇合著的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平山翻译。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女人就要活出女人的样子”。昨天我在当当及卓越上都看了一下,评分都是4星半。在美国这本书是年度女性心灵励志书的销量冠军。
从去年开始,人将到40的我开始思考40不惑的问题。不惑,我的理解,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也许潜意识里我还有个很强的念头——放下过去,我才能更好地爱我的女儿,我不愿意自己带着那么大的怨恨和想不开,担心给女儿不好的影响。
现状尚可,但是在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好似一个藏在心内的冰窖——在我成长的路途,有种强烈的感觉——我好似弃儿一般无助、无靠、无方向,每当回想过往,我一定是挖心窝一样地痛,委屈、无助、怨恨,痛楚的泪水往往在瞬间袭击并占领我——我无法接受自己的过去,为什么我的成长是那样的,为什么我被那样地对待?!如果不是那样,该多好!
长期以来,我无法拥有较为正常的人际交往,无论是基于友谊、爱情还是基于利益;我始终无法达到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无论我如何努力,这些,我都认为跟我那黑洞一样的成长经历有关,无爱、漠视、自卑、自弃、消极、焦灼、折腾,我所有的正面能量都被那可怕的成长消耗干净,留下的只有我的躯壳和挣扎的生存力。
是的,我以为是生存让我走到今天,就像一只没头苍蝇也具备的能力,为了保命,它会朝一切可能的方向挣扎着拼命。如果说我现在还有赖以生存的基础,那就是此类拼命的结果。也许在外观上,我很正常,甚至还很鲜亮,我也有着很多优秀的能力,但是只有我自己明白,内心的黑洞,它的威力及破坏性,堪比9级强震。在那些还算灿烂的时刻,我明白自己“人在心不在”,焦灼而烦躁。
感谢老天赐我自救的欲望及能力,这些年来,我不断阅读、接受新的思想,尝试着慢慢学会感恩,我也能做到不怨恨,跟家人的相处,至少在表面上,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和谐。但是在我的内心,随时随地,只要想起我的成长、原生家庭、亲情,我都仍然心如刀割。我仍然多么希望,如果我不是那样长大!
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我是那样长大,并且走到现在。现在的我,很快乐,很满足,很惜福,也开始学着更好的方法去爱、去给予。但是就算这样,一旦回首,我仍然被痛苦袭击。
我想忘记,就算是为了忘记而忘记吧!是时候了,我希望40岁以后的我,只为当下和未来而活着。
也许我虔诚的渴求,让这本书出现了,感谢ellen,虽然她只是跟我通了一个电话,却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
打开这本书,我花了一个上午一眼不眨地看完。其中阅读第四章《受伤的心》、第五章《特殊的憎恨》、第六章《医治伤痕》时,我的眼泪无法抑制,哗哗如小溪,一盒纸巾被用完,堆满了我的垃圾桶,我不得不起身去重新拿一盒纸巾来。很多时候,我必须停下来等哭泣平息,再接着往下看。
这三章,是这本书对我最有用的章节。里面谈到了作者(女)自己的那些童年阴影及很多不同女性的童年及青春期,让我好像又看见了自己,但是有很多人比我过犹不及。作者谈到了如何医治自己,我跟着她前进,觉得自己真的得到医治。
从我放下这本书,直到今天,我觉得自己真的、永远地平复了。当我想起过去种种,那种钻心的疼不见了。
这是我一直渴求的——接受过往,不再为过往难受,不再哭泣,不再怨恨,发自本心的、随时随地。接下来,我可以为当下和未来而活。
奇妙地,通过阅读这本书,尤其是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我居然做到了。是的,过去是你的历史,会永远伴随着你,无法忘记,但是你可以通过接受去平复伤痕,我尝试了太多的方法,看了太多的书,现在,在我最急切的时候,我终于通过这本书达到了。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我觉得自己跟自己在一起了。
分享是最好的感恩,如果你感觉心灵的创伤需要平复,如果你想了解作为女人的自己,《麻雀变凤凰》这样一本书可以帮助你,作者无私地敞开心怀分享了他们最宝贵的体验。阅读过程中,那种来自心灵的力量,一直震撼着我。
谢谢ellen及所有关心我的朋友、亲人。谢谢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我的兄姊,我已经明白了我的过去,谢谢。
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这样”谈到我的过去,我相信,尽管我有那么多灰色的体验,但是我的家人都是无意识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对我的伤害,而我也可能同时伤害了他们。今天当我写下以上的文字,很多时候,那些表示痛苦的词语我都觉得好像有点严重了。我想,当我以后再想起自己的过去,也许不会再使用那些灰色、压抑、痛苦的字眼。
感谢上帝,给我这样的历程,让我深深体会,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让我有更多的爱给我的女儿及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