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否该担忧:老师说女儿冷静沉稳,自闭还是交往障碍?

标签:
蒙氏校车万诗怡早教小三轮 |
2010年11月23日
http://s13/middle/62bdebe4x95b349ba921c&690
苹果班小朋友的生日会,左为怡儿,呵呵,嘴馋着呢
http://s12/middle/62bdebe4x95b3552f988b&690
右一为怡儿,无论在哪里,眼睛都聚焦蛋糕,呵呵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后面左边是傅老师,右边是蒋老师,马老师在照相
呵呵,2岁9个月的第一天,进入幼儿园1个月零13天。
早上送走高高兴兴的女儿,跟老师通了个电话。11月开始都是校车接送,所以我已经一段时间没有好好跟老师沟通,虽然期间也发了一些短信,但是了解的都是一些简单信息。
今天通话较长,付老师说了三点:
1、孩子这个阶段普遍表现活泼好动,而万诗怡对于集体玩乐事件的热情,明显不如其他小朋友,她是班上年纪偏小的娃娃,但是集体活动时需要老师再三邀请,有时还不参加。老师在讲述中多次表示觉得她太沉稳、冷静;有点担心的口气。
2、怡儿最近明显不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好像瞧不起其他小朋友,学校的书她也不看,只看自己带去的书;
3、这几天蒋老师跟她说话她不理。不知道在生什么气。
第三条好像比较简单,娃娃有时会有一点情绪比较正常,老师也知道怎么解决,但是前面两条,我有点担心。其实我本来就比较担心女儿有交往障碍,之前发现她很爱打人,成了小区有名的“暴力妹”——老师说她在学校倒不会呢;还有就是也发现平时不怎么搭理小朋友,走开自顾自玩,嘴里还念叨着:我不给他们玩我的玩具!最近我正暗中努力帮助她和小朋友一起玩呢。
由于之前我给了傅老师一份万诗怡的简历——这也是在她的建议下写的,老师认为这可以帮助她更好地了解宝宝,她对万诗怡的教养方式及成长背景还算比较了解。
傅老师说,她觉得第一、二点可能跟我营造的蒙氏成长环境有关系。
怡儿应该基本是在蒙氏理论的影响下受教的,因为妈妈我对蒙氏理论一见倾心,而且对刘卫华、王东华、木村久一、井深大、冯德全、孙瑞雪等的早教理论及方法多有接触,所以我算是早期教育的爱好者及执行者。
总结我所有的育儿想法及做法,基本有两个大方向指引:
1、尊重、爱、自由;
2、儿童具有吸收性的心灵,他们喜欢“工作”多过无目的的游戏。
所以,怡儿除了有特别宽松、愉快的亲子互动(尤其跟妈妈在一起),几乎从一出生开始就得到一系列的寓教于乐的“工作”。即使后来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而中断去专业早教班(由于公婆不支持、怡爸仅提供口头支持,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带着女儿上早教课,一次女儿被塑料门压了手指而我还在埋头给自己穿鞋,女儿的大哭让我感觉安全更为重要,所以放弃带女儿开很远的车去亲子中心,转而加大在家庭中强化早教),但是我依然努力坚持着家庭早教。
所以她大概在1周岁时就可以背诵很多唐诗,唱很多少儿歌曲,跟着英语碟进行有节奏的儿歌诵读,具备很好的阅读习惯,说话方面口齿清楚,词汇丰富常常令人惊叹。而这些,都是在她十分快乐的情况下完成的。而且我对怡儿并没有工作量的要求——比如背多少诗,记多少单词;还有,我从不在任何地方以“秀”为目的去展示她的这些“才能”。我只是相信,有了这样一个过程,怡儿的智力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一旦到了她必须完成任务的时候,她经过充分开发的大脑能够游刃有余地去完成。当然,是否有效,还要等待时间的考验及后续努力。另外我也在逐步尝试给怡儿一些蒙氏教具进行操作,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了解数的概念等,但是基本都基于她的自愿要求,最近很长时间,她没有要求操作教具,我也就根本没有动——按蒙氏的介绍,一般3岁开始操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可能是成人世界的法则,我会简洁地告诉女儿真相,而不是故意忽略或是隐瞒,或是用另外虚假的解释以图她一时之快。我觉得其实现在告诉她,并不会太早。
比如有一次,那时还是奶奶爷爷白天主打我上班的阶段,那天下班后,我、怡爸、还有奶奶一起跟怡儿上楼。大概怡儿走累了还是怎么的,她突然一屁股就坐在了台阶上。这时只听奶奶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叫:不要坐!起来!!我和怡爸顿时呆住。我好想对奶奶开炮,但是天晓得为了什么原因我居然忍住了——事后很后悔没有得到爆发的快感,而且我和怡爸都选择了哑忍(当时家里的高压氛围可想而知了)。不过那个场景、那声怒吼、那张铁青的脸,一直在我心头、耳际、眼前挥之不去,可怜的怡儿!我想,那还是我们在场的时候啊,如果我们不在呢?不敢想。就算是一个成人,突然被人一声大吼也会感觉到伤害,更何况孩子?虽然她没有表白,但是那痕迹一定在。
反复思考后,我终于决定要跟怡儿好好谈谈。
怡儿,奶奶是不是经常吼你呀?
点头。
哦,奶奶很爱你,不过她年纪大了,而且带孩子很累,所以她有时候脾气不好,其实她很喜欢你的哟!你要乖乖的哈!
点头。
我相信,女儿收到了,她不会有疙瘩了。
还有最近,女儿有时早上起来抽泣着说:我不坐校车车!
我观察到女儿上学一个多月,校车上的跟班老师已经更换了4个。
我说:是不是老师骂了你啊?——校车是幼儿园安全所系的一大标志,老师一定是相当小心的,而面对这些还不会遵守规范的孩子,恐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骂或者恐吓。
女儿说:老师说不要我坐了。——一定是说:小朋友如果不听话,我就不让她坐之类了。
我说:宝贝,你看校车上好多小宝宝哦,老师一个人照顾你们好辛苦哦,老师最担心你们不安全了,所以说话语气很重,这是很正常的,你要理解和支持哦!
女儿听懂了吗?很难判断,但是她顿时很释然地背起了书包。
所以我想老师说的沉稳和冷静,可能跟这些是大有关系的。还有,按照蒙氏的理论教养的娃娃是内心比较平静和安定的,专注力也比较好,我想也许不必过分担忧女儿在学校的不合群?最近在我的引导下,她已经开始跟小区的小朋友交往。
就在昨天晚上,怡儿和小区的小朋友还在我的带领下尖叫、喜悦地玩着大灰狼抓小白兔的游戏,以及拼命蹬着自己的小三轮跟那些骑着真正小自行车的哥哥姐姐比赛;另外在小区老婆婆们的排练现场,怡儿被吸引着不肯走,听着老太太们的红歌大合唱和老爷爷优美婉转的笛子,拍着小手摇这头做口型跟唱。其他小朋友全走了,她拖着我在那里还呆了半个小时才在我的劝诱下离开。唯一的不足是还是很拒绝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搞得其他小朋友的大人都比较紧张——一问某个玩具或车是我女的,基本就放弃让自己的娃娃去玩,知道我女发作起来很麻烦,成人也感觉尴尬。但就算这样,昨天也让嘟嘟妹妹坐自己的小三轮数分钟之久——也有可能是被红歌大合唱吸引了的原因。
傅老师是一个心态很开放的老师,她表示虽然自己觉得孩子这个阶段就得象这个阶段的孩子爱玩爱闹活泼可爱,但是也跟我约定好再观察一阵子,看看她的不合群到底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还是出于自我封闭。关于怡儿只看自己带的书的问题,我问老师是否取消自己带书去学校?老师也说暂时不必。
我在犹豫,是要劝说女儿参与幼儿园的集体玩乐,还是让她就这样呢?
PS: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就幼儿园学习的知识来看,有很多怡儿都已经接触学习过了,是否也影响她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度?傅老师和我也约定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