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2012-10-24 17:48:18)
标签:
文化 |
分类: 长篇连载 |
适逢隆冬腊月,北风尽吹,满地冰霜。
元宝镇外的一条官道上,远行客商踽踽而行。大多戴着羊皮帽,穿着羊皮袄,驾着马车,笼着袖子,在车上打盹,嘚儿嘚儿的赶路。这些都是赶着回家过年的买卖人。
从太原府驰来的官道上,就走着这样一辆车。这是一辆套着三匹马的豪华马车,车夫坐在辕干上,手里举着马鞭,不断挽着鞭花,在马身上空甩的啪啪响,却并不落下来,口里吆喝“驾、驾”的声音。
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男人从车窗里伸出头来,“长顺,我们一早赶路都大半天了,该找个地方歇歇脚了。前面不是有家客栈吗?”
“东家,天不好,我们走不快,照这情形,到天黑我们只能赶到黑风口了。如今兵慌马乱的,又逢年关,怕是遇上强人。我们还是在前面住了,等明天上午客商多时搭伴通过为好。再往前走10里地,有个马家镇,那儿有个雨花馆舍。我们就在那里歇一宿吧。再过三个时辰天就怕黑了。”
东家昂脸看看灰蒙蒙的天,和凌厉的北风,唾了一口,嘟囔道:“这鬼天气,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好嘞,驾。”长顺吆喝一声,马鞭挽的更响了,“东家,你和奶奶坐好了。我加把劲儿,早些赶到马家镇。”
北方的冬天黑得早。约摸一个时辰,长顺赶着马车进入马家镇。马家镇虽然不大,却是山西北部的一个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客商,东西走窜的流民,都在这个镇歇脚。所以半里长的街面上全是客栈酒馆饭铺。雨花馆舍地处街道中央,是这条街最大最气派的,雨花馆舍是官方办的,原本只提供政府官员、官驿邮差来往使用。后因战乱平凡,土匪猖獗,政府连年征战,拔付的饷银总是到不了。馆舍遂对一些过往富商开放。开始时,在这儿居住还需要一定的身份,后来旁边开的客栈多了,就有了竞争,馆舍就不再挑拣客商了,有钱付店费就给住。
到达马家镇时,天空纷纷扬扬卷下一场鹅毛大雪来。那雪是越下越紧,到后来就简直像往下倒一般。才一会儿功夫,马车上已经落满了雪。长顺终于在雨花馆舍门前把车停稳了。他把东家扶了下来,接着,一个侍女扶着一位美丽少妇下了车。这时,店里的伙计已经跑了出来,点着头哈着腰说:“老爷,你真运气,就剩最后一套客房了,还是上等客房。”长顺过来说,“伙计,我们东家可是山西有名的大茶商,你给伺候好了,少不了你的赏钱。”伙计:“我一看老爷的面相就知道是大客商,老爷有事尽管吩咐小的。”东家搓搓手,一脸疲惫,“带夫人上房先歇息一下,弄点热水,再给我们弄桌好饭。”“好嘞。带夫人休息,弄盆热水。”
这时,又有两个伙计过来牵马。一个伙计领着他们上到房间。
隔了一盏茶的时间,东家吩咐下来吃饭。夫人和侍女因为劳累,把饭送到了房间。
大厅里聚满了人,足有十几张桌子。还有雅间也添满了人。
一个伙计过来说,“老爷,您的饭菜已经好了,可是没了雅间,您们就将就一下吧。”东家摆摆手,“好说。”
他们在一张靠中间的桌子前坐了下来。先呷了几口清茶。
大隐于市,小温柔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