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和《红楼梦》诗词   题记

(2009-11-21 23:28:22)
标签:

《红楼梦》

诗词

文化

   全和《红楼梦》诗词 <wbr> <wbr> <wbr>题记电子书封面·相投者可赠阅

 (可下载粘贴“全和《红楼梦》诗词目录链接上、下”,随时浏览)

题记

    红楼梦》情结,源于上世纪70年代,偶读那首争论不休、真伪莫辨的《自题画石诗》:“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坠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竟熟记于心。不断研读红楼。在后来的岁月中,几次请书法家题写此诗,悬挂书房,每每赏读。生出了《红楼梦》情结。

    《红楼梦》,一部吐曜含章、文体咸备的大观园,一部民俗风情、社会百态的大观园,一部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大观园。性灵熔匠,文章奥府,取精用宏,彪炳千古。其中诗词曲赋联,更是点睛之妙笔,令人叹为观止。也令我流连半生。

    和写之中,以研读的心得,从艺术性和哲理性相结合出发,或依其韵,或步其韵,或仿其格,或释其意,或反其意,或以诗谜和诗谜,随兴而和。凡嵌迷、用典、释义、寓意,力求贴切。凡有规范要求的格律诗、词、曲、联,原则上以平仄同律相和,有个别的反律和,并尽量遵从古入声字平仄,力求严谨。对歌行、诔文、辞赋等相对自由的文体,基本上没有考虑声律相和。

    书中引用他人的诗句、无诗意的鄙词俚语谜语签令等,基本未和。为避免生凑滥和,其中“咏白海棠”六首依同韵,只和一首;“咏螃蟹诗”三首同咏一事,只和一首;蘅芜苑题联/蘅芷清芬三联,只和一联。原作诗词中()中字,为不同版本的不同用字。

    共201和《红楼梦》诗词曲赋联。其中14和诗或联因不同版本存在有和无的差别,作为补遗。

    目录中《红楼梦》回目,选用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启功所序之校注本。

    惮思传神合律,每顿词穷之窘,尝得豁然之乐。本为自娱之作。老前辈程光锐(原《人民日报》评论员、《时代的报告/报告文学》杂志副主编、著名诗人,与臧克家、刘征并称“三友诗派”)说:“你这是红楼梦诗词的中华第一和,如能完成,应该拿给大家看。”遵嘱,我便公开了。

    体尊原作格律,境依红楼原旨。以和写之趣,为这部中华文学史上、乃至整个人类文学史上最为伟大的作品,喝彩、传播、解读、普及而努力。为中华诗词的推陈出新而躬耕。

    向为红楼梦诗词第一全和作鉴评、题词和勘误的——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吴水清会长、著名画家姚天沐先生、红学家梁归智教授、红学家苗怀明教授、新浪博客红学圈子圈主蜂子先生等表示真诚的感谢。

    向所有给予无私帮助的各界朋友和网络博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是以题记。

 

                                                2010年  于大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