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解析

(2009-11-11 10:38:31)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理安全

案例一 从“鹤立鸡群”到摸底考试不及格
                          小梁(化名)是个自尊心极强又多愁善感的男生,虽不非常聪明但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在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过高考的拼杀,他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升入大学后不久的一次新生摸底考试竟然还不及格,使他自信心突然坍塌。一个学期过去了,学习越来越吃力,他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成绩也越来越差,生活变得没有规律,食欲不振,经常失眠,到后来竟然想退学。
                          点评:小梁患的是一种称为适应障碍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存在长期的不良刺激或对环境的难以适应。此类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主要症状是情绪障碍:烦恼、抑郁,也有生理功能和行为方面的改变,导致社会功能不同程度地损害。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引导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从一进大学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今后的路。
                          案例二 同学们是否和我作对?
                          小张是个内向的姑娘,中学的时候就知道埋头读书,很少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几乎没什么朋友,但是因为成绩好,不时有同学向她请教。到外地上大学后,她觉得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尤其是同寝室的人,故意孤立她、挤兑她。下课了,寝室的另外几个同学结伴回去,但从来不叫她;周末她们几个出去玩,也从不邀请她。不仅如此,她觉得同学老在背后说她坏话,连她穿漂亮衣服也遭她们的非议。上课时,她在专心听讲,同学故意在旁边讲话,干扰她。到后来,甚至睡觉也睡不好,因为同学老是在半夜三更发出很响的声音。小张在电话中多次向家里哭诉,家长觉得事情严重,专程赶到学校,找到了老师。可是,经过老师的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同学们说小张沉默点内向点,但是大家根本没有故意孤立她,相反还经常邀请她参加各种活动。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家长把小张送到了医院。
                          点评:经检查小张同学患了精神分裂症,经过休学一学期的治疗后,又回到了学校。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会诱发各种精神疾病。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整,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案例三 大学生活难道这么无聊?
                          小王属于“被管大的一代”,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什么都不让他干。早上到了起床时间,爸爸会准时叫他;穿什么衣服带什么东西,妈妈会早早地放在他床前;到了晚上,爸爸又会督促他在该睡觉的时间睡觉。一到大学,小王慌神了,每天不知道该干什么,白天有课还好,到了晚上,又没人管着上自习,他不知道时间该怎么打发。就这样,整日浑浑噩噩,到了学期末,学习成绩下降,成了班上的“第三梯队”。第二学期,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老是觉得烦躁不安,还一天到晚把“郁闷”、“无聊”挂在嘴上。他的变化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和家长交流后,把他送到了医院。
                          点评:经检查,小王得了抑郁症,幸亏发现比较早,治疗效果比较好,没有中断学业,同学们也都不知道他患病的事情。经过一个学期的治疗,小王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案例四 她怎么处处比我强?
                          小林的读书成绩一向很好,在中学,一直是班级的第一名。到了大学后,第一次摸底考试,考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同寝室的另一个女孩。于是,小林暗暗把那个女孩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可是,她总觉得对方比自己要厉害。比如,小林每天很早起来读英语,周末也都关在图书馆,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业余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可那个同学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学习起来还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上课的时候和老师讨论起来很多观点小林闻所未闻。开始,她和家里说的时候,家长还鼓励她和同学竞争,可是,渐渐地,家长觉得不对劲了。小林老说那个同学怎么和她作对,怎么想搞她,她想报复那个同学。
                          点评:送到医院的时候,小林的异常已非常明显,经检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来就休学了。以前老说大学里“60分万岁”,但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课程负担较重,以及就业压力,让人精神长期过度紧张。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