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治疗早泄、阳痿应该从肝论
我在前面多篇博客中提到,不管是治疗早泄还是治疗阳痿,不能简单地从补肾壮阳出发,均应从心、肝、肾三脏腑入手。这里我就从肝论具体讲一下中医的理论基础。
一、 肝与阴器的生理关系
肝经与阴器的生理关系: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肝之经脉名足厥阴经。《素问·举痛论》说“厥阴之脉,络阴器,属于肝。”《灵枢·经脉》说:“足厥阴之脉…
…循股阴入毛中 ,过阴器”,“足厥阴之别……经胫上睾,结于茎
。”可见,足厥阴肝经与阴器的关系非常密切,阴器通过足厥阴经及其经别的联系,成为肝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肝筋与阴器的生理关系:肝主筋,水谷之精气入于肝,经过肝的疏泄,浸淫滋养于筋。《灵枢·经脉》说:“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灵枢·经筋》说:“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素问·厥论》也说:“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经筋具有约束筋肉而司运动的功能,阴茎以筋为体,故有勃起与回缩的运动功能。诸筋之动静皆司命于肝,阴茎的勃起与回缩的功能自然也要依赖肝的调节作用。
二、 肝与性欲生理病理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性欲是在天癸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情志活动,受心神的主宰调节,并与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在生理情况下,下,肾气旺盛,天癸充足,心神的调控有度,肝的疏泄有权,就能保持正常的性欲。若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疏泄不及;或肝气不足,肝阳亏虚,均可导致鼓阳不足而引起性欲减退或早泄,甚至无性欲。若肝气过盛,久郁化火,或肝阴亏虚,肝阳偏亢,升发太过,均可导致鼓阳过度而引起性欲亢进。
三、 肝与阴茎勃起和勃起消退生理病理的关系
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主少阳春生之气,阳道的勃起有赖此生阳之气以为助。肝的生阳之气充盛,阳道得以振奋温煦,才能勃起坚硬有力。故清·陈士铎《辨证录》说:“肝气旺而宗筋伸。”明·万全《广嗣纪要》亦说:“阳道奋昂而振者,肝气至也。”若肝阳亏虚,不能温煦;或肝气郁结,生阳之气不达,均可导致阳道失于振奋温煦而引起阳痿。若肝阴亏虚,肝阳偏亢;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循经下扰阴茎,均可导致勃起消退障碍而引起阳强。
肝藏血,主疏泄而调节血量,又主宗筋。肝血在肝气的作用下对宗筋的快速充盈是阴茎勃起的物质基础。肝血充盛,肝的疏泄有权,宗筋充盈有度,阴茎的勃起与消退才能正常。若肝血亏虚,宗筋失养;或肝失疏泄
+血不达筋,或肝脉淤阻,宗筋失充;或寒滞肝脉,气血不畅,筋失荣,均可导致宗筋充盈不足而引起阳痿或早泄。若因会阴外伤或手术致血脉损伤,肝血淤于宗筋,茎络被阻;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滞日久导致血淤,淤血阻于宗筋,均可导致宗筋充盈过度,勃起消退障碍而引起阳强。
肝经绕阴器,抵小腹,而湿邪性重浊,容易侵犯人体下部。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本经津液不化反为湿浊,蕴久化热;或因过食肥甘,酿湿生热;或感受湿热之邪内阻中焦,郁蒸肝胆,伤及宗筋,均可导致宗筋弛纵而引起阳痿。若湿热之邪循厥阴之脉下注阴器,阻滞宗筋,气血不畅,则可导致勃起消退障碍阻而引起阳强。
四、 肝与射精生理病理的关系
精之固藏由肾所主,而精之施泄为肝所司,二者相互配合协调 +
液才能藏泄合时有度。故朱丹溪《格说:余论》说:“主闭藏者肾也 ,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
+,有调节精关、排泄精液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精关启闭合时,精液方能施泄有度。若肝失条达,疏泄不及;或肝气郁滞,气滞血淤,淤阻精窍;或肝经湿热下注,阻滞脉络精窍,均可导致性交时精关不启而不能射精
+或性交时精关开合失司,精液逆行流入膀胱而成逆行射精。若情欲不遂或精神紧张,肝气疏泄太过
+精不内藏;或肝气郁结,木郁化火,火扰精室,精不内守;或湿热流注肝脉,疏泄失度,精关不固,均可导致遗精、早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