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宣扬的“春药”
按照我们现在对宗教严肃、禁欲、神圣的想象,春药似乎不可能与之关联,然而考察宗教的复杂种类和起源却发现,恰恰是春药文化始终与宗教礼仪纠缠不清,其中包含了婆罗门教、印度性力派、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世界几大主要教派。
大家均清楚印度有名的米特拉像(男女合欢石像)神情淡定,姿态优美,恍似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会让你的思绪穿过石像背后,追寻印度文化的深厚底蕴。印度教(也被称为婆罗门教)是佛教诞生之前很早就在印度盛行的宗教,现在也在印度以及临近诸国有着强大的影响。一般认为,它是雅利安人征服印度的土著之后,为强化统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以种姓制度为最大特点的宗教(当然其中也有土著原始宗教的成分)。它以梵天、毗湿奴、湿婆为三大主神,发展出庞大、复杂的宗教、神话体系。三大神中,梵天创造世界,毗湿奴守护世界,湿婆毁灭世界,共同构成无尽的宇宙循环。 三大神各自都有崇拜他们的信徒,从而分出不同的派别传统。其中从湿婆派又分离出崇拜女神的性力派。湿婆不仅是毁灭之神,同时也是生殖之神,他的代表物“林伽”,就是男性的生殖器。湿婆派崇拜男性的生殖力量,而性力派则崇拜女性的生殖力量。该派认为,虽然三大神是最高的主神,但是他们的力量实际却来自其配偶,女性的生殖力是宇宙的根源,他们崇拜的性力女神有湿婆的配偶卡利(她还有杜尔嘠、玛亚、雪山神女、难近母等其他名字),毗湿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梵天的配偶辩才天女等。 不论崇拜的是男性的生殖力还是女性的生殖力,两者都赋予性以重大的意义,认为性是最大的创造性能量,通过性交可以使人类灵魂和肉体中的这种能量释放出来,与宇宙能量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甚至可以拯救世界。所以他们直接把性交本身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在性交中使男女通神,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
其实“春药”
(Aphrodisiac)一词由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特的名字演变而来,又称催欲药,
“作为促进和提升性欲满足的用品———不论过去和现在,都与性爱本身一样,早已成为道学礼制的牺牲品。对它的褒贬毁誉,甚至连使用的词语,古今都没有什么变化。”从文化传承与科学认知的角度来看,它包含了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欲望和期待,仿佛除去它本身的药理学价值,还带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引领人们搭上“欲望号列车”,因此被称为“伊索尔德的魔汤”。
公元前10
世纪,居住于印度的雅利安人产生了婆罗门教,雅利安人带着苏摩神草迁徙到了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河谷,创建了苏摩礼仪,使饮用苏摩酒的人变成天神,掌控整个宇宙,他们带着独特的文明和生活方式,写出了《梨俱吠陀》。这部印度最古老的吠陀,描述了宗教的词汇与礼仪。“吠陀”
(veda)的意义是求知或知识, 也解释为“圣经”。传说中印度教大神湿婆是宇宙之源,并且雌雄同体,
“根据尼泊尔坦陀罗瑜伽教的传说,湿婆以自身打造出宇宙,创造了所有的山脉、植物和动物,并在其中显现自己。”
湿婆在印度性力派被奉为造物主,
整个宇宙都为之撼动,然而有意思的是,其推崇相交相合没有界限的主张却与印度教条中不能与婚外第三者性交是相违背的。
道教理念中提倡传统的“采阴补阳”,灵芝、鹿角、人参、茯苓及各种菌类成分的春药正是教徒们寻求超级性能力的工具。明朝世宗信道,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是因为道教法术可求雨、祈嗣,但说到底还是想要寻找长生之道。道教文化中广为人知的有“炼丹术”,丹药中包含处女的经血、童男的精液、汞、铅和一些硫化物等,通过炼制丹药来延年益寿。到嘉靖一朝,为皇帝炼制丹药(春药)成为道士们的一项主要任务,其中以“红铅”
(或叫“先天丹铅”)制成的小药丸最为有名。所以才有学者指出,世宗信道前期主为长生,后期则是“房中术”,
在道教理论中“房中术”乃是养生之术,通过采阴补阳以达到长生不老。从汉代中后期始,早期房中术开始与秦汉以来的神仙方术尤其是内丹术结合,但仍然只流传于道教徒、江湖术士以及社会上层的少数人之中。古代许多帝王也未必能轻易得到,历史上数位皇帝因为笃信道教房中术及贪食炼丹最终暴毙,民间更是对得到房中术的书籍及春药类催欲仙丹趋之若鹜。
色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之一,但佛教所包含的这种古印度禁欲主义传入中国后,就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产生了冲突,因此晋唐时期曾遭受以儒、道为代表的本土文化的攻击指责。另外,佛教宣扬四大皆空,
性欲和肉体是人生“苦”
的根源,是使灵魂堕落、不得超脱涅?的邪恶之源,因此现世的快乐便不必过分追求。同佛教显宗不同,密宗则带有浓厚市俗化色彩,讲究通过“三密为用”来“即身成佛”,
性也就成为重要研究象。密宗双修理论与道教房中术理论在本质上是基本相通的。密宗双修传自印度,源于中国道教房中术,且在西藏等地区,已演变为道地的中国佛教宗派。
事实上在当今的佛教文化中,关于密宗双修这一教法,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抛开这些是非不说,利用春药来完成和促进修炼的确在佛教文化上频频出现。春药与宗教之间复杂的结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权者需要统一民众信仰来巩固其领导权,既要宣扬精神层面(向上天祈福),也要满足生理需求,堂而皇之地提供一系列“补药”
(如丹药)来满足追求长生不老的期望。另一方面,春药文化又通过宗教信仰来实现了一种潜在的阶级弥合,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贫民百姓,都可以通过所能寻求的不同种类的宗教来满足身体上的平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