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秘诀——补益精血
(2014-12-11 15:04:39)
标签:
健康 |
养生秘诀——补益精血
一、益精与旺神
精与神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也是大家最能理解的。正因为精与神的关系密切,因而,将“精”与“神”组合成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名词。那么,精与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从中医学来说,精能生神,精也能养神。反过来呢,神能御精,神能生精。俗话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作为一个活的机体,本来就有精有神。而要想更有一些精神,怎么办呢?那就是养精蓄锐,补养精血。通过精血的濡养,神也就更加旺盛,更有活力,更加稳定而强盛。人在年轻的时候,为什么总是那么有精神呢,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精气充足。而到了中年乃至老年之后,由于精气的日渐不足,甚至枯竭,表现为神也日益衰少,精神不振,精神不足,缺乏活力,动辄呵欠频频,犹如夕阳,殊有日暮之感。
二、补血而养神
血作为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维系着机体的新陈代谢,支撑着机体的功能活动。五脏六腑要靠血来营养,同时,五脏六腑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有毒物资,也要通过血液的运送,而将毒物排出体外。没有血液,便没有机体的功能活动。血液不足也就必然要影响到机体的新陈代谢和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不仅如此,机体的或说是生命的神,也要时时依靠血液来营养。血液充足,神的营养也就充盛,神也就表现的更加振作,更加固囿采采,更加荣光。当血液不足甚至亏虚时,神的营养得不到保证,神也就因为血液不足而表现的精神不振,神气黯然,精神疲惫,精神倦怠,甚至神气大伤,或谵语,或郑声,或悲喜失控,或癫狂骂詈等。可见,血对于神是多么的重要。反过来,神对于血也是十分重要的,二者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神能生血,神能御血。精神充足,精神振作,精神炯炯,神采奕奕,那么,机体的功能活动也就更加强健,五脏六腑的活动也就更加协调,也因此能生化出更多的血液,实现了血液与神的同生同旺,同消同长。可见,血与神、神与血都是是相互依存,互根互用,同衰共荣的。
三、益精而补血
《灵枢·经脉》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腾髓生。”说明了精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先天的东西,是生命形成的基本标志。有了精之后,也便有了生命。然而,随着精的产生,血也就随之产生。血的产生标志着机体新陈代谢的开始,标志着气血循环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生命过程的发动。由此可以看出,先有了精,亦即先有了生命的形成,之后才有了血,有了血的循环系统。那么精与血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首先精能生血,精气充足,生命力就旺盛,脏腑功能活动也就强健,也就能生化出更多的血。其次,血能生精。精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但精要时时刻刻需要血液的营养和补充,只有如此气才不会枯竭。
就机体来说,神藏于脑中,而分布于五脏;精藏于肾;血则藏于肝中,而运行于经络血脉中。因此,补益肝,也就意味着补养精血,反之亦然。由于发为血之余,掖亏虚,发须营养不足,往往会引起须发干枯、卷曲甚须发皂白等。鉴于此,临床上往往要采用补养精血的怯来治疗须发早白之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