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心光明——余姚王阳明故居文化探胜

(2016-11-06 08:09:44)
标签:

王阳明

心学

致良知

知行合一

瑞云楼

分类: 我行我述

    1030日,第193次宁波文化探胜——余姚行起航。

    上午930左右抵达王阳明故居。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成化八年(1472年)出生于浙江余姚。

他有个了不了起的父亲——王华,王华1481年中状元时,王守仁9岁。

父亲中状元后,对儿子的教育更看重了,他请了许多有名的老师,教授王守仁四书五经等名典。

12岁时,王守仁写了一首诗《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王守仁的老师们觉得这首打油诗很好笑,但王华不一样,他看到了辩证思维、看到了儿子的不同凡响。他认为小小的书房已经容不下儿子了,他把儿子带到了居庸关。

在居庸关,年少的王守仁看到了辽阔草原、看到了大漠孤烟、感受到了纵马奔腾的豪迈。

几年后的一天,王守仁激动地对父亲说:“我打算给皇上上书,让他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讨平鞑靼。”王华大吃一惊,劈头盖脑一阵怒打,教训儿子的狂妄。

几天之后,王守仁平静下来,向父亲认错,告诉父亲:他有了新的志向——做圣贤!

那一年,王守仁15岁。

 

那一年开始,每一次经历、每一回磨难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做圣贤。

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慢慢地,他的成就超越了状元老爹,留下了“龙场悟道、平定江西、平定叛乱、立院讲学、总督两广、天泉论道”等传奇故事。一生文治武功,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字家、教育家、书法家,阳明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公认为“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

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思想解放潮流”。不单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学说,更对日本、东亚形成了深远影响。

他是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名的圣贤。

 

龙场悟道,让他领悟了孔孟之道,扬弃了程朱理学,创立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基本理论框架。

“良知”即“天理”,天理不是空谈,是“格物所致”,是“知行合一”。是经过实践、自省取得的。“天理”自在人心。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他悟到了“理”,悟到了“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悟到了“天理即人欲!”

几十年来他苦苦寻觅的“理”其实就是自己的心,心即是理。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现在我们身处这位伟大人物出生的地方。

http://s11/mw690/001O6JI6zy76ceMLlfIea&690

 

王阳明故居,黑白相间,如清风荡漾。

 

http://s8/mw690/001O6JI6zy76cf0AH9J07&690

    http://s8/mw690/001O6JI6zy76cfa5JdRa7&690
     素竹雅兰的墙饰图,与茂密的青竹交相辉映。

 

走进内院,但觉越风徐徐,简约明朗。

 

http://s10/mw690/001O6JI6zy76cfow0m5f9&690

    http://s5/mw690/001O6JI6zy76cfygYpSf4&690

    竹影绰绰。

http://s16/mw690/001O6JI6zy76cfVxqjBcf&690

    故居中的重要建筑——“瑞云楼”。

 http://s7/mw690/001O6JI6zy76cg6A5ds96&690

王阳明真正的故居在清乾隆年间焚毁。1996年,当地政府参照历史文献《瑞云楼记》所述,借用别处拆迁的明代建筑原材料,按明代风格、按瑞云楼原样,在原址重建,尽可能地接近历史原貌。

 

仪门是原装货,在火海中幸存下来。

http://s2/mw690/001O6JI6zy76cgkLt5f81&690

   精致的石雕,鹿、鹤、牡丹、梅花、松柏寓意福禄、长寿、富贵、高洁。

http://s11/mw690/001O6JI6zy76cgoZgGS3a&690
    仪门的一处细节,那线条、那卷云、那挂落、还有一颗颗饰珠,圆润、流畅、精细,多美!


   
 梁枋。

http://s11/mw690/001O6JI6zy76ch0xsaSea&690

    门窗。

http://s12/mw690/001O6JI6zy76ch5rYrpeb&690

    
故居外新立了一个石牌坊,刻有王阳明的封号“新建伯”,虽然牌坊各项元素俱全,但制作略显粗糙,难以反映当代石雕技艺水准。

http://s13/mw690/001O6JI6zy76chEYvHC8c&690

    在王阳明故居,我们不只是看到了精致的房屋,更是感受到了作为王阳明家乡人的骄傲!

我们需要从这里汲取力量,精神的力量、人格的力量。

 

临终之前,王阳明的门人问他有什么遗言,他用手指心,笑言:“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http://s8/mw690/001O6JI6zy76chXxaQL77&690
     故居大厅内“吾心光明”匾额。

    我们应该知道王阳明的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的,这个世界上有善就有恶,但人们是可以在善恶之中掌握主动。一个人离开人世时,留给人们的是喜悦还是痛苦?是光明还是黯淡?心会告诉自己。

当那个时候来临,“吾心光明”是此生最大的喜悦!还有什么遗憾?还有什么事情需要交待呢?

 

王阳明创立的“心学”、王阳明心中的光明不仅照耀了他自己,也照耀了世界。不仅指引了明朝、也指引了后世。那智慧的光芒将永远照耀下去,成为无数人前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