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芽庄大教堂婆那加占婆塔越南印度教 |
分类: 亚洲游记 |
P1.芽庄婆那加占婆塔
(本文始发博客地址:小步走天涯的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u/1656545351)
芽庄(Nha Trang),位于越南中部沿海地区的兴和省,是越南众多滨海城市当中一个较为僻静的海边小城市,恬静内敛。芽庄是以海岛著名,然而在这座小小的城市中,除了海的美丽,还有着体现不同宗教文化的独特建筑群。印度教建筑婆那加占婆塔(Po Nagar Chamn Tower)、法国殖民期间建起的基督教建筑芽庄大教堂和城市里毅然存留的不少法式风格建筑,以及拥有大坐佛雕像的佛教建筑龙山塔,就是芽庄多种宗教文化汇聚并存和冲突的代表。
P2.在芽庄占婆塔眺望芽庄大桥与海滨美景
2011年12月23日-1月3日
P3. 芽庄大教堂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D7 芽庄(芽庄大教堂、占婆塔、芽庄四岛游)-会安
P4. 芽庄市区海滩边的特色建筑
今天是我们在越南的第七天,全天将在越南中部海滨城市芽庄度过。昨晚在旅行社报名了芽庄四岛游,约好了早晨8点半到旅馆来接。说到这里又想要表扬一下越南的旅游业。越南虽然很小,说实话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差强人意,但是旅游业却做作为很到位,无论是主要旅游景点之间的open bus还是旅行社的活动,服务都很周全,接送基本都到旅馆,物美价廉,这一点是中国无法比的,虽说中国地大物博,想做到这点确实不易,但是也不得不吐槽一下中国旅游业畸形的发展趋势。
在芽庄只安排了一天,而四岛游基本就将这天占满了。芽庄虽然以海岛著名,但是也有一些其他的人文景观,我也不想错过。于是我决定今天一大早起来,独自去游览芽庄大教堂和占婆塔,还有芽庄海滩的日出,然后赶到8点半回到旅馆参加四岛游。芽庄还有一个龙山塔很出名,是佛教寺庙,由于时间关系我决定放弃。于是我今天5点多天刚亮就出发了,三位同伴还在睡梦中。
芽庄的海滩就在市区,并且就在我们居住的旅馆对面。这也是昨晚我坚持想选择一个距离海滨比较近的住宿点的原因,因为走出旅馆就可以看到海。出了旅馆走到对岸,就是海边的沙滩。虽然天才蒙蒙亮,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在海边了,有晨早跑步的,游泳的,踢球的,跳舞的,各式各样,好不热闹。海滩就在市中心,旁边便是楼房,并且有一片这样的沙滩,清晨没有噪杂的人群,能清晰的听到海浪的澎湃,天空中乌云低压,但空气很清新,我独自漫步在沙滩上,顿觉神清气爽。
P5
本来期望看到海边日出,看着天空的色彩,估计是没戏了,在海边走了一会,我决定出发去芽庄教堂和占婆塔。这个时候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我一路问人,朝着教堂的方向步行前进。
P8
前往教堂的路上,可以看得到芽庄的一些建筑物。芽庄这个城市给人现代化的感觉,同时又比较清静。这里也有一些欧式的建筑,但显然不如大叻和胡志明那样多。
海边有一座高耸的、形态很奇特的橙色建筑,非常引人注目,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座建筑也很有特色,层层叠叠阶梯式的房顶,很有艺术范。
问路的时候碰到了一个摩托拉客仔,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5万(开价6万)越南盾的价格送我到芽庄教堂、占婆塔来回,还包含等待时间。本来我是想走路去教堂然后找车去占婆塔的,但是想了一下耗费时间太多了,而且价格没有差多少所以就算了。毕竟,5万越南盾只是15元人民币而已!在越南花钱真的是爽歪歪!
芽庄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建于1928~1933年.与《巴黎圣母院》里的教堂相比,当然要逊色不少,不过也很有法国味,教堂有钟塔和美如锦花、绘满《圣经》故事的天窗玻璃,石头建造的内部墙壁给人清凉之意。第一眼见到芽庄大教堂,感觉是很雄伟,我非常喜欢它用石头砌成的结构,让人感觉很肃穆庄严。
P13
大清早就有民众在教堂前的圣母玛利亚神像前虔诚的祈祷。
接着我走进了教堂内部。和其他教堂一样,芽庄教堂内部也有这种彩色的窗户,每一扇窗户上画着一个故事。
可能因为太早了,教堂内空无一人,我在空旷的教堂里只停留片刻,却觉冷飕飕,于是很快退了出来。教堂旁边有一个幼儿园,我不小心走了进去,几个小朋友在玩耍,对我投来了好奇的眼光。
从幼儿园兜了一圈回到教堂正门,告别了芽庄大教堂,我坐上摩托前往下一个景点——占婆塔。
婆那加占婆塔(Po Nagar Chamn Tower)并不在市中心,而是在郊区的一个渔港旁边,从教堂开摩托车大约二十分钟才抵达。未到占婆塔的时候,路过一座桥,桥上可以看到晨曦中的渔港,我不由得让摩托车停下来,在此欣赏一番。
渔港对面就是占婆塔,从桥上可以远远看到在郁郁葱葱树木遮挡中露出一角的占婆塔。婆那加占婆塔是印度教建筑,占婆(champa),是在今天越南中南部存在过的古老国家,梵文名占婆补罗,意为占族所建之城。占婆人信仰受印度文化影响很深,占婆文化中的神祗形象和建筑方式也受印度教文化影响颇深。
从售票处买了门票,进入占婆塔。婆那加占婆塔建于公元7-12世纪间,是印度教的建筑。占婆塔的建筑风格有些吴哥窟的味道,但是规模小的多,雕刻也没有那么的细致。
婆那加是音译,也有翻译作天依女神庙。这里供奉的是天依女神(Po Nagar),天依女神是庇佑占婆王国南部的一位女神,保护着靠海吃饭的渔民,相当于中国渔民心目中的妈祖。不过据说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印度教就在这里供奉印度教希瓦神(Siva)了。现在来这里参拜的,不仅有越南人,也有当地的很多华人。
P24
越南出行,南部以法国的影子为主,北部或多或少的总会看到一些中国文化的影子,而北部越往南,则开始有印度文化的痕迹。曾有人说一部越南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越战的交战史,实际上也就是汉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冲突史。这样看来,越南本土的文化在越南还残留多少?在越南,更多的东西是各国东拼西凑的结果,可以说是多种文化的交合,但也有一点四不像的感觉。
P25
朝拜的人群脱鞋入塔,我也跟着进去看了一眼,因为对于印度教并无太多了解,也只是匆匆一瞥就出来了。
P31
占婆塔地势比较高,所以可以看见川流不息的芽庄大桥和渔港上往来的船只。我选了一个角落静静坐着,直到时间差不多了,才搭乘摩托车回市区。
P32.芽庄大桥
P33
时间控制的刚刚好,回到旅馆,还没有到8点半。利用早晨两三个小时我完成了匆匆的芽庄教堂和占婆塔游览。芽庄这个小城市,代表印度教的占婆塔,代表基督教的教堂,还有我放弃游览的佛教寺庙龙山塔,这几种不同国家,不同总价文化的在一个小城市中的交织,一定程度上像是越南这个国家的缩影,我越来越能感受到别人提到越南时说它没有特色的含义,其实越南的特色,就是它的历史过多的被他国的文化所支配,而这种文化到今天依旧保留着很浓重的痕迹,以至于盖过了越南本土的特色,成为越南的一个代名词,这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在欣赏这些优美建筑的同时,从本国人民的角度来看待,心中或许有一些无奈的哀伤......
2011年12月23日-1月3日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
我的足迹
2002/12/22-25,
2003/1 北京 2005/9/18-22 广西阳朔桂林 ![]() 甘南川北 ![]() 2012/12/21-26 2013/9/19-10/6 |
2003/10/27-11/4 意大利 2006/9/23-29 贵州 ![]() ![]() 2012/6/16-25 泰北、澳门 ![]() |
2004/4/25-5/5 意大利
菲律宾薄荷岛、妈妈岛 ![]() 2012/4/28-5/6 马来西亚沙巴州 ![]() 2012/9/2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