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天上人家查平坦【2011赣浙皖春游记35】

标签:
婺源查平坦天上人家油菜花江西春天 |
分类: 中国游记 |
P1. 查平坦春色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完)
D8 官坑-岭脚-虹关-查关水口-什堡村-庐坑-浙源-沱川-簧村-溪头天门峡谷-簧村-沱川-查平坦
(本文始发博客地址:小步走天涯的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u/1656545351)
离开溪头村,我们前往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查平坦。从溪头村到查平坦,是原路返回,经过篁村和沱川,在一个岔路口转往高处的小路。 查平坦村位于婺源沱川乡,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理坑只有8公里,离宋代廊桥清华彩虹桥也只有18公里。这里海拔680米,与气势雄伟的大鄣山隔山相望,有“十里平坦,三十里花园”的美称。由于查平坦地势高,风景秀美,因此它有另外一个非常动人的名字——天上人家。2011年以前,前往查平坦的道路非常难走,都是土路,一旦下雨,就可能引起塌方之类的问题,因此前往的人并不多,在2011年初,在网络上查看查平坦的资料其实很少,可是在今天写这篇游记的时候,网络上关于查平坦的文章已经非常多。我们到达查平坦的时候,这里的公路刚刚修成不久,都是平坦的水泥路。这条路是村民们集资修建的,因此收取了每车10元的费用作为过路费。和很多人不同,在婺源住宿的最后一夜,我们没有选择县中心的清华,而是选择较远的查平坦住宿,因为这一天是周六,婺源游客非常多,像清华那样的地方,肯定看人多于看景,十分没有意思。而查平坦恰恰在这样人潮拥挤的周六,是非常清静的。知道这里的人不算很多,村子里提供住宿的地方也不多,旅游开发还没有很完善,所以正是避开人潮欣赏美景的好地方。
李师傅把我们带到了查平坦,我们今晚住在预订好住宿的潘老师家里。说到潘老师,我就想起了网上有人提到,在婺源,“老师”是一个特产,接待旅游的人,十有八九都是xx老师。李师傅说,其实婺源哪里有那么多老师,都是因为婺源的吴老师搞旅游出名了,所以大家才争先恐后的以老师为称。李师傅和吴老师相识,他说吴老师真的是个老师,现在还在教书,不过其他的就很多都不是了,他还笑着说:“老师都那么多,哪里有那么多学生让他们教,再说老师们都不务正业不教书,个个都在搞旅游了吗?"
下午4点半到了查平坦,果然非常清静,我们上来以后,潘老师来迎接我们,把我们带到他们家里。潘老师对我们毕恭毕敬的,也很是热情,一进屋子就端茶倒水的招待。不过很有趣的是,潘老师一直管我叫冯老师,其实我并不姓冯,姓冯的是Sam,因为当时让Sam打电话预定住宿,留了冯姓,到了这里又基本是我和潘老师在沟通,于是他一口一个冯老师的叫我,我也懒得纠正了。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老师绝对是婺源的一大特产,因为潘老师管我们这些游客,也叫老师呢
。潘老师家总共只有六个房间,
他把我们安排在二楼的两个双人间里面。放下行李,我们着急着要上山拍照,潘老师在我们刚进屋的时候就说要带我们去,可是我们打算去的时候,他又招呼了几个客人,忙得很,于是我们决定自己上山去。
在潘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出了门往左边走,找到了山路小径,一直往高处爬。走到一定的高度,就可以看得到在油菜花和群山簇拥中的查平坦村全貌了。查平坦村建村于明代初年,因村子座落在山坳中,读书的人希望村里年年平安,人生一帆风顺而得名,现居住着百余户农家。
P2

上山的路并不明确,有的时候看到路,也不知道要不要上,大家只好摸索着前进。路上碰到三三两两的摄影爱好者,也不时询问最佳观赏地点,不过似乎并没有很好的答案。
P3

P4

在山间小路上行走,其实就是走在梯田之间,油菜花依旧是这里的主角。不过,春天的查平坦其实色彩应该要更加丰富,桃花梨花等竞相开放的场景,我们很遗憾的来晚了并没有看到。
P5

P6.这里本来有一株大梨树,春天开满梨花非常漂亮,现在花都已经落了
我们终于摸索着来到一个制高点,斜阳下的查平坦宁静祥和而美好,我们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在这里等日落时分的美景。
P7

P8.山花烂漫

在山上等了一个小时,光线并没有越来越好,夕阳躲进云层,能见度也并不如刚才那么好了。
P9

P10. 下午五点半,我们决定打道回府
下山的时候,毛毛选取了另外一条路,毛毛认路的本领很强,跟着他走就错不了。
P11
P12
P13. 沿着山路下到了村子里面,正对面坐着两个老人,正在挑茶叶。
P14. 小男孩在爷爷奶奶身旁玩耍,看到我们,露出好奇的表情。
P15.饱经风霜的双手灵巧的做着选茶的动作
婺源盛产绿茶。婺源绿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三大特点,曾长久享誉欧、美、日和东欧诸国。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在其1935年出版的《茶叶全书》中称:“婺源茶不独为路茶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成为著名茶区。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
P16
P17. 村里的小朋友们正在玩耍,这里的孩子都很纯朴,看到我们的镜头也毫不避讳。
P18
回到潘老师家中准备吃晚饭。潘老师家里挂着几幅照片,是查平坦春夏秋冬的一些摄影作品,在潘老师家下榻的也还有几位摄友,他们有的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天。晚饭味道还可以,但是付钱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争执,我们原来和潘老师说好每人住宿30元,可是他却要收一个人40。 在旺季的婺源,40的价格也并不贵,可是让人不爽的是失信的问题。最后经过一番交涉,以一个人35元的价格成交。通过这件事情,我对于婺源商业化进程的感受更加深刻。有人说,生活在商业化城市中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谴责乡村人们走商业化道路的行为,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在商业化的同时,诚信和道德,我希望那是最起码人们还能守住的底线。
潘老师家的房子是木建筑,上楼梯需要格外小心。二楼有一个洗澡间,有热水洗澡,不过热水调起来却不大容易,或过冷或过热。不过,在这样的山村里面有热水洗澡已经让人十分欣慰了。 晚上洗头洗澡整顿,我们很快睡下了。今天是丰富多彩的一天,在一天的时间内我们走了婺源9个村落,从东线跨越到北线。这是在婺源的最后一夜,明天,我们将结束这次长达9天多的行程。这一夜,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明天可以看到查平坦最美丽的清晨,最好有云海,有日出,我真的很贪心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完)
未完待续
更多婺源系列博文:
【24】庆源农家忙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完)
D8 官坑-岭脚-虹关-查关水口-什堡村-庐坑-浙源-沱川-簧村-溪头天门峡谷-簧村-沱川-查平坦
(本文始发博客地址:小步走天涯的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u/1656545351)
离开溪头村,我们前往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查平坦。从溪头村到查平坦,是原路返回,经过篁村和沱川,在一个岔路口转往高处的小路。 查平坦村位于婺源沱川乡,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理坑只有8公里,离宋代廊桥清华彩虹桥也只有18公里。这里海拔680米,与气势雄伟的大鄣山隔山相望,有“十里平坦,三十里花园”的美称。由于查平坦地势高,风景秀美,因此它有另外一个非常动人的名字——天上人家。2011年以前,前往查平坦的道路非常难走,都是土路,一旦下雨,就可能引起塌方之类的问题,因此前往的人并不多,在2011年初,在网络上查看查平坦的资料其实很少,可是在今天写这篇游记的时候,网络上关于查平坦的文章已经非常多。我们到达查平坦的时候,这里的公路刚刚修成不久,都是平坦的水泥路。这条路是村民们集资修建的,因此收取了每车10元的费用作为过路费。和很多人不同,在婺源住宿的最后一夜,我们没有选择县中心的清华,而是选择较远的查平坦住宿,因为这一天是周六,婺源游客非常多,像清华那样的地方,肯定看人多于看景,十分没有意思。而查平坦恰恰在这样人潮拥挤的周六,是非常清静的。知道这里的人不算很多,村子里提供住宿的地方也不多,旅游开发还没有很完善,所以正是避开人潮欣赏美景的好地方。
李师傅把我们带到了查平坦,我们今晚住在预订好住宿的潘老师家里。说到潘老师,我就想起了网上有人提到,在婺源,“老师”是一个特产,接待旅游的人,十有八九都是xx老师。李师傅说,其实婺源哪里有那么多老师,都是因为婺源的吴老师搞旅游出名了,所以大家才争先恐后的以老师为称。李师傅和吴老师相识,他说吴老师真的是个老师,现在还在教书,不过其他的就很多都不是了,他还笑着说:“老师都那么多,哪里有那么多学生让他们教,再说老师们都不务正业不教书,个个都在搞旅游了吗?"
下午4点半到了查平坦,果然非常清静,我们上来以后,潘老师来迎接我们,把我们带到他们家里。潘老师对我们毕恭毕敬的,也很是热情,一进屋子就端茶倒水的招待。不过很有趣的是,潘老师一直管我叫冯老师,其实我并不姓冯,姓冯的是Sam,因为当时让Sam打电话预定住宿,留了冯姓,到了这里又基本是我和潘老师在沟通,于是他一口一个冯老师的叫我,我也懒得纠正了。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老师绝对是婺源的一大特产,因为潘老师管我们这些游客,也叫老师呢

在潘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出了门往左边走,找到了山路小径,一直往高处爬。走到一定的高度,就可以看得到在油菜花和群山簇拥中的查平坦村全貌了。查平坦村建村于明代初年,因村子座落在山坳中,读书的人希望村里年年平安,人生一帆风顺而得名,现居住着百余户农家。
P2

上山的路并不明确,有的时候看到路,也不知道要不要上,大家只好摸索着前进。路上碰到三三两两的摄影爱好者,也不时询问最佳观赏地点,不过似乎并没有很好的答案。
P3

P4

在山间小路上行走,其实就是走在梯田之间,油菜花依旧是这里的主角。不过,春天的查平坦其实色彩应该要更加丰富,桃花梨花等竞相开放的场景,我们很遗憾的来晚了并没有看到。
P5

P6.这里本来有一株大梨树,春天开满梨花非常漂亮,现在花都已经落了

我们终于摸索着来到一个制高点,斜阳下的查平坦宁静祥和而美好,我们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在这里等日落时分的美景。
P7

P8.山花烂漫

在山上等了一个小时,光线并没有越来越好,夕阳躲进云层,能见度也并不如刚才那么好了。
P9

P10. 下午五点半,我们决定打道回府

下山的时候,毛毛选取了另外一条路,毛毛认路的本领很强,跟着他走就错不了。
P11

P12

P13. 沿着山路下到了村子里面,正对面坐着两个老人,正在挑茶叶。

P14. 小男孩在爷爷奶奶身旁玩耍,看到我们,露出好奇的表情。

P15.饱经风霜的双手灵巧的做着选茶的动作

婺源盛产绿茶。婺源绿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三大特点,曾长久享誉欧、美、日和东欧诸国。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在其1935年出版的《茶叶全书》中称:“婺源茶不独为路茶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成为著名茶区。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
P16

P17. 村里的小朋友们正在玩耍,这里的孩子都很纯朴,看到我们的镜头也毫不避讳。

P18

回到潘老师家中准备吃晚饭。潘老师家里挂着几幅照片,是查平坦春夏秋冬的一些摄影作品,在潘老师家下榻的也还有几位摄友,他们有的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天。晚饭味道还可以,但是付钱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争执,我们原来和潘老师说好每人住宿30元,可是他却要收一个人40。 在旺季的婺源,40的价格也并不贵,可是让人不爽的是失信的问题。最后经过一番交涉,以一个人35元的价格成交。通过这件事情,我对于婺源商业化进程的感受更加深刻。有人说,生活在商业化城市中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谴责乡村人们走商业化道路的行为,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在商业化的同时,诚信和道德,我希望那是最起码人们还能守住的底线。
潘老师家的房子是木建筑,上楼梯需要格外小心。二楼有一个洗澡间,有热水洗澡,不过热水调起来却不大容易,或过冷或过热。不过,在这样的山村里面有热水洗澡已经让人十分欣慰了。 晚上洗头洗澡整顿,我们很快睡下了。今天是丰富多彩的一天,在一天的时间内我们走了婺源9个村落,从东线跨越到北线。这是在婺源的最后一夜,明天,我们将结束这次长达9天多的行程。这一夜,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明天可以看到查平坦最美丽的清晨,最好有云海,有日出,我真的很贪心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完)
未完待续
更多婺源系列博文:
【24】庆源农家忙
-------------------------------------------------------------------------------------
我的足迹
2002
2005/9 广西桂林阳朔
![]()
甘南川北 ![]() |
2003
2006/9 贵州
![]()
![]() |
菲律宾薄荷岛、妈妈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