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庆源农家忙【2011赣浙皖春游记24】

标签:
婺源庆源农村农家油菜花桃花 |
分类: 中国游记 |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续)
D7 江岭-高山平湖-庆源-里汪槎-外汪槎-茶坑-庆源-高山平湖-官坑
(本文始发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u/1656545351)
P1. 婺源庆源古村里的农家生活——晒白菜和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妇女
在旅游事业蒸蒸日上的婺源,庆源的名字也出名了几个年头了,随着景点的开发,家家户户的房子都变成了农家客栈,做起了旅游生意,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当我们千里迢迢来到名声在外的庆源,第一感觉其实是非常失望的。虽然说庆源的商业气氛比起其他婺源通票景点来说已经少了很多,毕竟它暂时还未被纳入通票系统,但是庆源的卫生状况尤其是河里到处漂浮的垃圾,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我不喜欢不美的东西,所以在我的镜头内并没有留下这些令人难过的图片,只是那些场景依然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人深深为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农村文明的发展感到忧虑。庆源之所以河里有这么多的垃圾,正是因为游客越来越多,游客产生的垃圾无法及时处理,村民们便随手倒进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这条河里,任由它们漂浮,直到雨季的时候被冲往下流。前进还是倒退?中国的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几乎都在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撇开这些丑陋的部分,庆源古村浓烈的乡村人文气息,还是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村子里,平淡在延续着,生活在继续着......
P2. 洗衣的妇女,嬉戏的孩童

基本上村民们吃喝拉撒用都离不开这条养育他们的小河。妇女们一边在河边洗衣,一边聊天唠嗑。不过他们似乎非常不喜欢被我们拍摄,因此我们只能远远的拍一个概况。
P3.

P4

我们到庆源的时候,恰巧看到有人正在试用这个木质脚踏式农用水车,这应该是用来灌溉农田的,不过它的造型十分优美,几个年轻人争相在水车上踩,好像把它当成了玩具似的,欢声笑语也伴着水车的声音不断传来。
P5
P6

P7. 在河边,不仅有洗衣服的妇女,还有挑着菜到河边洗青菜的妇女。

P8.如果不是这灰白色的马头墙作背景,也许这里就和其他普通的乡村一样。

此处有一座小石桥,我们正在对面看着妇女们洗菜,两只鸡突然大摇大摆的过了桥,等我们举起相机,它们早已经过去了,大家都没有抓拍到这个画面,好可惜!
P9

接近午饭时间,到处可见摆着菜叶的箩筐和洗菜的妇女们。人们都说,女人是半边天,不过在我现在所看到的庆源,正在劳动的几乎全部都是女人,而这或许也是中国农村的一个基本现状,年轻力壮的男人们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守家中的也只有妇女孩子和老人。
P10

P11

P12. 一位身着绿色军装的老爷爷,坐在门边的木凳上,若有所思。

P13. 午饭时间,田地里的村民们放下锄头回家吃饭来了。

P14.我最爱的晒笋干场景,而这只鸡估计是饥肠辘辘,看着笋干该不会也想偷吃一把?

P15
P16. 农村里最常见的藤篮子,不用的时候便这样倒扣着放在木头上晒干。

P17

中午时分,我们也随意找了一户人家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这是我们吃饭的人家,名字叫“庆源官厅人家",门口挂着一串红灯笼,颇有特色。他们家也是一个农家客栈,颇具规模,老板人很好,同意我们将行李寄存在此,并耐心的帮我们画了一个徒步前往汪槎地图。
P18
拜别了老板,我们沿着来时的路往村口走去,一路上继续体验庆源的农家生活。
P19. 编制藤篮的藤条卷成圆形

P20.竹子制成的酒杯

P21.卖酒的人家,美酒飘香

P22. 走出村子之前,透过村口的桃花树,还能看到对面晒着的大白菜,红绿相配,特别有春天的气息。
P23
庆源之行本来已经结束,没想到临行前还有一个插曲。走到村口,准备过桥到大路上 ,一位老婆婆拦住了去路,说那石桥是她的,过去一个人收2元。说实话,我们并不是给不起2元,但是她凭什么说这桥是她的? 而且村里这么多桥,都是方便游客和村民来回两岸的,虽然桥在她家门口,也不代表就是她的,更不代表她可以收钱。我们说,那我们不过就是了。于是我们退了回来。然后往前走想寻找另外一座桥。谁知道,往前面走还要走很远,才会有桥,真的让人窝火,我们要么就得回到刚才吃饭的地方才可以过桥,要么还得继续往前走挺远的。我建议大家回去刚才那个地方,老婆婆不可能一直在那里守着,其实早上来的时候我们就是从那里过来的,只不过她恰好出来碰到了就说要收钱罢了。于是我们走了回去,果然,她已经不在那里了,我们大摇大摆的过了桥,走出了庆源村。在庆源,我们碰到了好心的老板一家,也见识了庆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商业化,更看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农村卫生状况,而最后碰到的这个老婆婆,也让我们悲叹于了庆源在商业化发展中村民们意识上的变化。
未完待续
D7 江岭-高山平湖-庆源-里汪槎-外汪槎-茶坑-庆源-高山平湖-官坑
(本文始发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u/1656545351)
P1. 婺源庆源古村里的农家生活——晒白菜和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妇女

在旅游事业蒸蒸日上的婺源,庆源的名字也出名了几个年头了,随着景点的开发,家家户户的房子都变成了农家客栈,做起了旅游生意,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当我们千里迢迢来到名声在外的庆源,第一感觉其实是非常失望的。虽然说庆源的商业气氛比起其他婺源通票景点来说已经少了很多,毕竟它暂时还未被纳入通票系统,但是庆源的卫生状况尤其是河里到处漂浮的垃圾,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我不喜欢不美的东西,所以在我的镜头内并没有留下这些令人难过的图片,只是那些场景依然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人深深为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农村文明的发展感到忧虑。庆源之所以河里有这么多的垃圾,正是因为游客越来越多,游客产生的垃圾无法及时处理,村民们便随手倒进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这条河里,任由它们漂浮,直到雨季的时候被冲往下流。前进还是倒退?中国的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几乎都在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撇开这些丑陋的部分,庆源古村浓烈的乡村人文气息,还是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村子里,平淡在延续着,生活在继续着......
P2. 洗衣的妇女,嬉戏的孩童

基本上村民们吃喝拉撒用都离不开这条养育他们的小河。妇女们一边在河边洗衣,一边聊天唠嗑。不过他们似乎非常不喜欢被我们拍摄,因此我们只能远远的拍一个概况。
P3.

P4

我们到庆源的时候,恰巧看到有人正在试用这个木质脚踏式农用水车,这应该是用来灌溉农田的,不过它的造型十分优美,几个年轻人争相在水车上踩,好像把它当成了玩具似的,欢声笑语也伴着水车的声音不断传来。
P5

P6

P7. 在河边,不仅有洗衣服的妇女,还有挑着菜到河边洗青菜的妇女。

P8.如果不是这灰白色的马头墙作背景,也许这里就和其他普通的乡村一样。

此处有一座小石桥,我们正在对面看着妇女们洗菜,两只鸡突然大摇大摆的过了桥,等我们举起相机,它们早已经过去了,大家都没有抓拍到这个画面,好可惜!
P9

接近午饭时间,到处可见摆着菜叶的箩筐和洗菜的妇女们。人们都说,女人是半边天,不过在我现在所看到的庆源,正在劳动的几乎全部都是女人,而这或许也是中国农村的一个基本现状,年轻力壮的男人们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守家中的也只有妇女孩子和老人。
P10

P11

P12. 一位身着绿色军装的老爷爷,坐在门边的木凳上,若有所思。

P13. 午饭时间,田地里的村民们放下锄头回家吃饭来了。

P14.我最爱的晒笋干场景,而这只鸡估计是饥肠辘辘,看着笋干该不会也想偷吃一把?

P15

P16. 农村里最常见的藤篮子,不用的时候便这样倒扣着放在木头上晒干。

P17

中午时分,我们也随意找了一户人家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这是我们吃饭的人家,名字叫“庆源官厅人家",门口挂着一串红灯笼,颇有特色。他们家也是一个农家客栈,颇具规模,老板人很好,同意我们将行李寄存在此,并耐心的帮我们画了一个徒步前往汪槎地图。
P18

拜别了老板,我们沿着来时的路往村口走去,一路上继续体验庆源的农家生活。
P19. 编制藤篮的藤条卷成圆形

P20.竹子制成的酒杯

P21.卖酒的人家,美酒飘香

P22. 走出村子之前,透过村口的桃花树,还能看到对面晒着的大白菜,红绿相配,特别有春天的气息。

P23

庆源之行本来已经结束,没想到临行前还有一个插曲。走到村口,准备过桥到大路上 ,一位老婆婆拦住了去路,说那石桥是她的,过去一个人收2元。说实话,我们并不是给不起2元,但是她凭什么说这桥是她的? 而且村里这么多桥,都是方便游客和村民来回两岸的,虽然桥在她家门口,也不代表就是她的,更不代表她可以收钱。我们说,那我们不过就是了。于是我们退了回来。然后往前走想寻找另外一座桥。谁知道,往前面走还要走很远,才会有桥,真的让人窝火,我们要么就得回到刚才吃饭的地方才可以过桥,要么还得继续往前走挺远的。我建议大家回去刚才那个地方,老婆婆不可能一直在那里守着,其实早上来的时候我们就是从那里过来的,只不过她恰好出来碰到了就说要收钱罢了。于是我们走了回去,果然,她已经不在那里了,我们大摇大摆的过了桥,走出了庆源村。在庆源,我们碰到了好心的老板一家,也见识了庆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商业化,更看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农村卫生状况,而最后碰到的这个老婆婆,也让我们悲叹于了庆源在商业化发展中村民们意识上的变化。
未完待续
-------------------------------------------------------------------------------------
我的足迹
2002
2005/9 广西桂林阳朔
![]()
甘南川北 ![]() |
2003
2006/9 贵州
![]()
![]() |
菲律宾薄荷岛、妈妈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