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中界担心被追杀

(2009-10-27 21:37:54)
标签:

杂谈

晚上看到了孙中界在博客中对我的感谢,而这种提名道姓的感谢却让我颇为不安。

作为孙中界家乡媒体大河报的记者,面对孙中界为证清白而剁手指的血性抗争,我从郑州赶赴上海,和孙中界一起在陌生的上海奔走,对孙中界断指事件进行了长达一周多的持续关注,连续发稿两万余字,全面质疑孙中界遭遇的钓鱼执法。

虽说调查的结果最终使得钓鱼执法原形毕露,孙中界冤屈得洗,但我心里却很清楚,推动断指事件最终水落石出的并非哪一家媒体,而是所有参与报道孙中界事件的记者,包括不断在网上发帖支持的网民,正是媒体的接力报道,使得质疑的声音一直声势逼人,最终水落石出。

孙中界无需感谢我,虽说自己参与了报道,但说句套话,这的确是一个记者应尽的责任,是我必须要做的工作,和孙中界开车挣钱没多大区别。相反,我们应该感谢孙中界,这个血性河南汉子的冲冠一怒,以自残的悲壮方式,揭开了上海钓鱼执法黑幕的冰山一角,其意义远远大于孙中界要回自己的金杯车。

当然,知恩图报的孙中界并没有忘记一直支持的他的媒体记者和网民,他在他的博客中首先向他们表示了感谢。

也许在外界看来,断指求清白的孙中界很刚猛,可我连日来和孙中界的贴身采访感觉,身材健壮的孙中界有时候说的话却像是一个孩子,而这也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孙中界内心的胆怯和惶恐。

在新闻发布会那天,孙中界突然问我:“温记者,我今晚就准备逃回老家去!”

“为什么?”我很惊诧。

“因为我这个事,得得罪多少钩头啊,估计还得处理人哩,他们肯定恨我,万一追杀我咋办?”孙中界瞪大眼睛说。

当时我笑着调侃他说,“不会的,他们应该不敢,你现在是全中国最有名的司机了,谁敢追杀你啊,他们不是找死啊。”

孙中界也笑了,我当时对他这句话并没在意,还以为年仅18岁他的只是突发奇想。

可当一个多小时后,当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刘剑采访孙中界时,很随意的问孙中界将来会不会留在上海,何时回老家时。

孙中界再次瞪大眼睛说:“这我不能告诉你,要是有人到我老家报复我咋办?”

刘剑惊愕的说:“看你咋这样说呢。”

这让我心中一沉,虽说孙中界已被证明清白,但这件事留在他心中的阴影,却没有随着新闻发布会的召开而离去。

对于18岁的孙中界而言,我不知道这件事会给他留下什么样的心理阴影?

面对记者问他以后碰到有人拦车还会不会停车的提问,孙中界说他再也不敢轻易停车了,“停还是不停,这还真是个问题?”

也许,这件事会让一个对大都市充满无限憧憬的农村孩子发现,都市里处处是陷阱,开始学会以圆滑冷峻的眼光待人处事。

 

也许,这件事在孙中界心中留下的阴影只是暂时的,其淳朴助人的本性依然不会泯灭。

 

我期待着后者,期待着孙中界不再惶恐,早日回到他应有的生活轨道上来。

大河报记者 温中豪

10月27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