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花环形成试验的原理及意义

(2010-12-11 20:42:57)
标签:

教育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从淋巴细胞中选择性分离出均质的特殊淋巴细胞群及亚群,对深入研究免疫细胞的分化过程、生物学特性与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采用的分离方法有E花环形成分离法、尼龙毛柱分离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等。本试验以E花环形成试验为例。
    实验原理: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能够与SRBC结合形成花环样细胞团(即E花环)。此试验用于计数T细胞数量,可判断机体细胞免疫状况。由于T细胞的异质性,其对SRBC的亲和力亦不同,因而T细胞可形成不同类型的E花环,其中在4℃放置1 h以上,所形成的花环数代表T细胞总数,称为总花环(Et花环),而淋巴细胞与SRBC混合后不经4℃作用立即反应形成的花环称为活性花环(Ea花环)。
    主要试剂和器材:
    1. 肝素抗凝剂  用Hank,s液将肝素配成500U/ml,分装,每管0.1ml,置4℃备用。
    2.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为1.077±0.001)。
    3.小牛血清  56℃加热灭活30 min,按2∶1比例与沉积SRBC混合,置37℃30 min后,2000r/min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备用。
    4.0.5%SRBC悬液  无菌取绵羊血,脱纤维,或Alsever液保存的绵羊血,用5~10倍量生理盐水洗3次。第3次25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用生理盐水配成0.5%SRBC悬液(约108个细胞/ml)。
    5.0.8%戊二醛  取4.5g/L NaCl盐水30.25 m1,加入25%戊二醛lml。
    6.姬姆萨-瑞氏染液  取磷酸缓冲液10ml,加入姬姆萨染液6滴及瑞氏染液1滴。
    7.Alsever液、Hank,s液(无Ca2+和Mg2+,pH7.2~7.4)、1/15mol/L PB(pH 7.0~7.4)、生理盐水。
    8.离心机、水浴箱、电冰箱、显徽镜、离心管、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吸球、注射器。
    操作方法:
    1.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取2ml肝素抗凝血,加入Hank,s液2ml,叠加于2ml淋巴细胞分离液上,2000r/min水平离心20min。取出单个核细胞层,用4倍Hank,s液洗2次,每次1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留下沉淀细胞约0.2ml。
    2.Et花环试验:
    ⑴取0.5%SRBC悬液0.2ml和小牛血清0.1ml加入到上述的淋巴细胞沉淀管中混匀,置37℃水浴5min。
    ⑵取出500r/min 离心5min,置4℃1~2h或过夜。
    (3)沿管壁加入0.8%戊二醛0.2ml,置4℃20min。
    ⑷弃上清,留约0.2m1,轻轻吹吸混匀沉淀细胞。
    ⑸结果观察:①湿片法:取1滴细胞悬液滴加于载玻片上,加入少许姬姆萨-瑞氏染液染色,加盖玻片后,高倍镜下观察。②干片法:取细胞悬液涂片,自然干燥,用姬姆萨-瑞氏染液染l0min,水洗,干燥后,高倍镜或油镜下观察。
    3.Ea花环试验:与Et花环试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SRBC悬液的浓度为0.1%,SRBC与淋巴细胞混合之比为10∶1~20∶1,混合后立即1000r/min离心5min。加入戊二醛固定,染色,结果观察均与Et花环试验相同。
    结果判断:淋巴细胞呈蓝紫色或淡蓝色,SRBC不着色,凡结合3个SRBC或以上者为E花环形成细胞(ERFC)。计数200个淋巴细胞,求出E花环形成率(%)。
    正常值:EtRFC为60%~80%,EaRFC为20%~40%。
    注童事项:
    1.SRBC与淋巴细胞混合后离心速度不能过高,在Et花环试验中,置4℃应至少1h以上或过夜。
    2.绵羊红细胞以保存1周内最好,超过2周则与淋巴细胞结合力下降,超过5~6周则不能再用。
    3.Et花环试验SRBC与淋巴细胞混合比例以100∶1~200∶1为宜,Ea花环试验中以10∶1~20∶1为宜;淋巴细胞离体后不能超过6h,否则会影响花环形成率。
    4.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故实验温度条件应保持一致,从4℃取出后应立即计数。
    5.计数前将沉淀细胞重悬时,使细胞团块松散均匀即可,不可强力吹打,以免SRBC从淋巴细胞上脱落。
    应用与评价:该试验可用于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病的检测;肿瘤病人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评价迟发型超敏反应、某些感染和组织器官移植,了解机体细胞免疫状态;探讨某些疾病发病机理;考核药物疗效及研究药物作用机理;也可用于T淋巴细胞的分离。
    该方法简便易行,曾被广泛应用,但影响因素较多,结果偏差较大,已被CD抗原免疫检测法取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