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城--胶片记录土耳其III

标签:
卡帕多奇亚棉花堡伊斯坦布尔新皇宫海岸线 |
分类: 旅行的意义 |
从卡帕多奇亚飞往伊斯坦布尔是夜晚的航班,之前的热气球因为大雪加大风的天气当天暂停,从新闻微薄里一直传来机场航班停飞旅客滞留机场20多个小时的消息,我们的注意力也从不能坐热气球的遗憾渐渐转为能不能准时飞达伊斯坦布尔,幸运的航班只晚点了2-3小时,半夜困的七荤八素的时候一下飞机漫天的大雪和冷空气让头脑瞬间醒了,终于到了神秘又心心念的伊斯坦布尔。
机场到酒店短短十几分钟的路被个不靠谱的大巴司机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眼睁睁看着眼前的holiday
inn,车就在雪地里硬是绕不到酒店门口,到房间睡了几个小时醒来拉开窗帘看到的以下景象。

遇上土国几十年难遇的大雪不知是幸运还是遗憾,第一次看到这么大雪居然是在异国,望着眼前的一切居然有种想把厚雪掀去看看它本来面目的冲动,当天的伊城一半像海水一半像火焰,老城区乌云密布,马尔马拉海的海岸线边阳光明媚,中餐在海边的餐厅用,餐厅外长长的海岸线,蓝天白云雪地大海大自然的赐予的礼物那一刻无比和谐





等待飞机延误的时候遇见的可爱的一家,其中最小的娃娃,民族的基因里深深的瞳孔,这一点放在小婴儿身上更是让人难忘吧

土耳其地毯的编织工艺始于其祖先塞尔柱人在中亚的游牧时期,11世纪从中亚传人安纳多利亚高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文艺复兴时期,土耳其地毯和欧洲绘画相互影响,那时的欧洲人不是把地毯用来铺地面,而更多的是用来装,我们参观的手工地毯店,当然价格也不菲

在卡怕多奇亚地区,有土耳其当地的瓷器小店,右边是土耳其著名的旋转舞造型的小人儿
大巴上的风景
多玛巴切新皇宫,又被称为“新皇宫”, 当年奥斯曼人在攻占君士坦丁堡一个专供海军军舰停泊的港口,在1611年在苏丹艾哈麦德一世的命令下被填平,并在上面建造了一座名叫“贝希克塔石”的带花园的行宫。但是这个木质的宫殿毁于一场大火。1839年奥斯曼帝国第三十一任苏丹阿布都麦吉德一世上任后,他看中了这个即临海又靠近市区的地方,于是委托亚美尼亚建筑师卡拉巴特法保洋建造了一座新皇宫即——多玛巴切皇宫。它成为奥斯曼帝国最后6位苏丹的宫殿。据说整座皇宫耗资10亿马克,于1843年动工,历时13年建成。
里面类似于sh原来还没拆除的襄阳市场,因为已经发展为旅游景点的缘故,里面穿梭着大多的是各地游客,不知道是不是去土国大多是日韩游客的缘故,里面小贩看到亚洲面孔统一的招呼方式是
“konijiwa"或者”aniaseiyo“,最后才会来一句”nihao“。。。。对大巴扎没什么的兴趣的我,随意的在四周的街道逛了逛


清真寺对于伊斯坦布尔就像教堂对于罗马一样,伊斯坦布尔城中有大大小小2000多座清真寺,走在城市的小巷中抬头便有它们的踪影,傍晚时分无论你在拥挤的大巴扎还是开车穿梭在城中,都能听到阵阵祷告的音乐,平静又有力量




去土耳其之前对它最为向往的部分之一,棉花堡
好像天空滴下的一滴眼泪

棉花堡有一部分可以供游人下去感受温泉,如果是被图片吸引了去寻找棉花堡,那么这部分可能会让你失望,被游客踩踏的已经不是纯白的摸样,少了层层叠叠烟雾环绕的那份仙境,但是这里确实欣赏整个棉花堡view最好的地方

我发现这只狗狗出现在好多人的棉花堡照片里,随便一张都有它闲逛的身影,哈哈!
以下几张为数码臭美照
下一篇看大雪的伊斯坦布尔城和蓝色清真寺
To be continued...
前一篇:胶片丈量的四季-2012精致的秋
后一篇:面朝洱海 春暖花开之双廊小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