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对驻京办的撤存问题讨论的很热烈,特别是去年出了山东潍坊撤销驻京办与河南省两家驻京办购买777瓶假茅台等事件,再一次将驻京办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央级媒体《瞭望》更是长期跟踪驻京办问题,多次以《“驻京办”:地方第二行政中心?》、《“驻京办”节前忙与痛》、《驻京办整顿谜团》、《“驻京办”去向悬念》等为题,追踪驻京办现象的细节与走向。驻京办的存在有其历史愿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确实有为地方政府解决了不少难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体制的规范,驻京办的职能越来越引起老百姓的质疑,这一点由小说《驻京办主任》从1部出到4部可以看出老百姓的关注。不客气的说,现在老百姓恐怕大多都认为驻京办是腐败的主要地点之一了。
据悉,有关主管部门刚出台一个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管理的红头文件。信息显示,在未来的6个月内,数千家驻京办将被撤销完毕。
目前驻京办的数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副省级以上单位的驻京办有52家,市级单位驻京办520家,县级单位驻京办5000余家。如果加上各级(主要是省)政府职能部门及各类开发区管委会设的联络处(或办事处)、各种协会、国有企业和大学的联络处,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
驻京办人员经费?
据国管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仅52家省级驻京办就有工作人员约8000人,其中机关约1300人,所属宾馆、饭店、招待所约6700人。“再加上各省厅局、地、市县以及各地企业驻京办人员,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政府驻京办的资产在2001年就超过了100亿元,仅2002年,这些驻京办在购房、建房上的投资和日常经费开支就高达43亿元,平均每家482万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了23.5%和21%。
有关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驻京办每年的经费保守地按100万元计算,所有驻京办每年需要的全部经费就在100亿元以上。”
撤销范围涉及?
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各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县、县级市、旗、市辖区人民政府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次方案仅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驻北京办事处,经济特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予以保留。已经设立的地级市、地区、盟、州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确因工作需要,经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核准后,方可保留。也就是说,将有数千家“保留”之外的驻京办面临被撤销的命运,时限是“6个月内完成”,届时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有关情况报送国务院。
如何防范被撤驻京办“偷梁换柱”?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成言教授对《瞭望》记者说:“被撤销的驻京办,不能以任何名义和任何形式在北京设立新的办事机构,或者派驻人员以驻京办事机构名义开展活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地方各级机构编制管理和财政部门不得为违规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审批编制、核拨经费。一旦违反规定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保留的驻京办如何管理?
按照新方案要求,驻京办的主要职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一是承担派出地党委、政府委托的工作,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承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交办的事项;三是配合北京市政府做好维护首都稳定的工作;四是实行政企分开,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努力为本地区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在京活动提供相关服务;五是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做好本地区在京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
中央的红头文件为驻京办的撤存问题画上圆满句号,部门驻京办必须撤销,不用再讨论了,现在要解决的就是留存驻京办的规范管理和发展走向,还有撤销的驻京办的原来已经承载的这部分职能,将由哪些渠道和机制加以消化,仍然值得观察。总之,对驻京办的改革已经走出了一大步。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期望有一天在京城能获得驻京办的帮助,能有“我到家了”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