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善若水
顺治帝福临当上了皇帝,就象他的名字一样,福从天降。当皇太极带着储嗣未定遗憾猝死后,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也就拉开了序幕。努尔哈赤有遗诏,规定皇位的继承要满族的贵族来讨论决定,而当时主要有七个人的意见举足轻重,他们分别是四位亲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另有三位郡王分别是: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颖郡王阿达礼。而最有希望夺得皇位的是豪格和多尔衮。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福临的叔叔。多尔衮的优势:一是努尔哈赤曾留下遗言九王子(多尔衮)当立而年幼,由代善摄位,当年代善鉴于当时形势转拥皇太极了;二是多尔衮兄弟为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旗主贝勒,这两个旗都支持多尔衮;三是七王中阿济格和多铎都支持多尔衮,也就是说七王中,多尔衮至少有三票;四是多尔衮多次带兵打仗,屡立战功。
我们再来看看豪格的优势。一是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年龄35岁,正是干事业的年龄;二是久经沙场,也屡立战功;三是才华出众,有勇有谋;四是皇太极生前掌管的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三旗都拥护豪格。
就在皇太极死后的第六天,两黄旗的大臣拥护豪格继承皇位,两白旗也不示弱,拥护多尔衮即帝位。就在相持不下时,多铎却提出了拥立他自己的主张,并声称自己的名字在太祖遗诏,多尔衮却不同意多铎的意见,他说豪格的名字也在遗诏里。于是多铎转称立代善,代善称自己老了,还是立豪格吧。这时豪格自认为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大局已定,便学着赵匡胤假推让说“福少德薄,非所堪当”,想让众人坚请不已,顺势登上皇帝宝座。但两白旗却没有客气,没有相让,使得豪格内心愤懑。
这是两黄旗的有些大臣就说了,我们吃先帝,喝先帝,要是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追随先帝而去。这时阿济格以不立多尔衮而退出,多铎也沉默不语了。
就在大家没办法解决的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让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临继位。多尔衮权衡利弊,同意了这个方案,而豪格也没有理由提出反对意见,就这样,福临6岁当上了皇帝,母亲成了孝庄皇太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