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密: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叫“黄瓜”(图)

(2010-01-11 13:38:24)
标签:

美容

黄瓜

胡瓜

刺瓜

石勒

襄国

女人

七水铺

杂谈

分类: 倾听•记录

http://s7/middle/62bbdfd4x7cdceff64a66&690

    黄瓜是个好东西,好吃,便宜,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说,还是护肤的好东东。娶媳妇的男人都知道,自己的老婆闲着的时候准会把黄瓜切成片,然后往脸上一贴,一个小时后,夫人的脸蛋准是容光焕发。

    早些日子,七水铺正在处理图片,一旁脸上贴着黄瓜片正做美容的夫人突然蹦出一个问题:“这也真是奇怪,这黄瓜啊,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要叫‘黄瓜’呢?”

    七水铺没心思多想,就解释说:“你说的是黄瓜年轻时候的色彩,一旦老了它就是黄了。这跟你们女人差不多,豆蔻年华,即便素面,不加任何打扮,也是青春靓丽,迷人;一旦上了年纪,如果还脾气不好,就被光荣地冠上‘黄脸婆’的名号。”

   “找打吧?讽刺我们女人。”夫人说。   

    ……

    嘿嘿,七水铺自认为这解释还凑合,怎么就是讽刺呢?为了给夫人一个更加科学的答复,七水铺潜心翻阅一些书籍,嘿!还真找出了“黄瓜”的身世。原来关于黄瓜的命名还真有典故。

   其实,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个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现在黄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宁阳刺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