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本诗歌771首 终极的显出-我们的目标(唱诗分享)

(2012-12-10 19:33:33)
标签:

大本诗歌771首

圣城

新耶路撒冷

帐棚

属天的家乡

杂谈

分类: 诗歌经历

大本诗歌771

大本诗歌771首 <wbr>终极的显出-我们的目标(唱诗分享)

 

诗歌作者:

作词、作曲:和受恩教士(M. E. Barber, 1801-1890)

 

诗歌故事:

默默无闻的女传教士----和受恩(M.E.BARBER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提后4:7)

 

和受恩姊妹是充满信心的人,有疾病不请医生,不服药,不打针。当一九三0年二月,她患小肠炎,外甥女黎教士也病卧在床。当她高烧头痛时,请同住的李牧先姊妹为她按摩。等头痛稍减时就不住的为许多同工代求,按同工的名字一一提名祈求。

曹姊妹问她说:「和教士,你应当为自己求,为何一直为我们求呢?」她回答说:「你们诸位同工常常记在我的心内,我有负担,所以为你们祷告。」大约病了十余天就离开了世界。据说:当她将要离世之前,不住的喊着说:「生命,生命」。

和受恩姊妹在她去世后仅遗留百余元,丧事结束后仅剩下几十元,她实在是积攒财宝在天上。当她逝世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同工都放声大哭,如丧考妣。陆忠信弟兄泣不成声地说:「我再也得不到爱我而责备我的属灵的母亲了。」李牧先等同工们的伤痛一直到国外弟兄来信说:「这事是出于耶和华。」才得了安慰。

她葬于白牙潭的山巅的一座西国人公墓里,由王连俊等十位弟兄共同扶棺,从家里抬到墓地而葬在那里。她的墓碑上大概是这样写着「和受恩教士「安息」之墓」。

 

唱诗感想分享:

第一节唱后,感受:我是一天程的客旅,一直奔往前程,因有美好的证据,前途实在能夸口,难怪不寻求地上的荣华,住在帐棚里,等候一座城

副歌唱后,感受:荣美的圣城!神与人共同的住处-新耶路撒冷。

第二节唱后,感受:我没有,也不求地上的房屋;因为神岂不是说过属天的家乡,那是为不偏离正道的客旅所安享的地方;因此,我等候一座城,我神的住处。

第三节唱后,感受:我在等候一座城,虽然有时候因跋涉艰苦,更会多有丧失的事物,常有叹息的声音,但一想到那城,就会引声歌唱,因为路程虽然崎岖,必定不会太长。

第四节唱后,感受:我们都在等候一座城,盼在你的城中,与你永远为伴侣;因此也愿意享受你的豫备,以帐棚为寄居的庐舍,并且同你客居此地。

 

这首诗歌唱后,让我更以圣城新耶路撒冷为盼望,那是我更美的家乡;我虽在等候那座城,如今却是一个客旅寄居在帐棚里,我没有,也不求地上的房屋,不寻求地上的荣华;我正在奔往那座有根基的城,虽然有时因跋涉艰苦,更会多有丧失的事物,常有叹息的声音,但一想到那城,就会引声歌唱,因为路程虽然崎岖,只要在这正道上不偏离,必定不会太长!盼主能快到城中,享受主的豫备的住处,永远作主伴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