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秘John Nelson Darby(1800-1882)的传记与诗歌简介

标签:
达秘属灵诗歌无终之歌恩典生命荣耀圣灵同蒙恩杂谈 |
分类: 关于诗歌 |
达秘 John Nelson Darby(1800-1882)
〖 诗人小传 〗
纵有成百万的人直接或间接受到达秘属灵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但是很少人真正认识这位被神大用的仆人。
依照教会的历史有一件不辩自明的事实,就是每个复兴运动都有一个属灵的领袖。等到主的时候到了,那人就会出现。照样在十九世纪初叶,在那次属灵运动开始的时候,神所要使用的器皿亦应时而生。这个运动通常被称为“弟兄运动”(Brethren)。经过半世纪以上不断的辛劳,达秘殷勤的教导而且付之实行,处在当前宗教的纷乱之下,坚持基督身体的每一肢体仍有责任和权利,竭力用和平彼此联络,保守在圣灵里的合一(弗
4:3)。这是他毕生所致力的伟大目的。
具有惊人天才的器皿:
主后一八○○年十一月十八日,达秘约翰纳尔逊(John Nelson
Darby)生于伦敦西敏寺威斯敏斯德,在他父亲的伦敦寓所内。他是幼子,具有惊人的聪明和才智,他早年的教育,系受于西敏寺威斯敏斯德学校。一八一五年全家迁居爱尔兰古堡,年轻的达秘首次抵达该地,他就进入都柏林(Dublin)的三一学院攻读;那里的属灵和谐空气立刻使他整个人得到释放。他的进步非常惊人,十九岁就得到学位,而且名列前茅。加上三年专攻法律,于一八二二年他得到可作爱尔兰律师公会的会员资格,可是他并未执行律师业务。就在于此,主所要托付他的工作已开始显明。
自从十八岁,他就开始注意到属灵的事情。现在既然已经得救,心中的天良就开始对于法律的业务发生异议。过了一年,他完全放弃了操律师业务的思想。这件事使他父亲非常懊恼,也使许多朋友十分失望;而最失望的人便是后来任爱尔兰最高法院院长的姐夫,因为他不只盼望达秘升到法律界最高的地位,还希望达秘用他敏锐而善于归纳的天才,来整理英国法律上的纷乱。
我岂不为你已丢弃万有:
要明白这个有聪明、才智,而且在法律界里很有关系,满有前途的青年,如何抛弃他的地位,我们必须回溯他生命中一段七年的经历。
圣灵与肉体相争的经历:
在达秘的经历里,那一线的光辉,照亮了他七年的黑夜,最后引导他进入光天化日之下。他被带到与神和好的知识里,他的心中充满了神救恩的喜乐。他听见了呼召,他看见了那只呼召他的手。不像福音书上的那个青年的财主,犯了严重的错误,拒绝了呼召,忧忧愁愁的走了;达秘也是一个青年,而且有那样的地位,和惊人的才华,但他用轻快的心情舍弃了一切,起来要认识主,愿意出任何代价来跟随主。
他欢然抛弃了律师的业务,盼望找到一条道路,能够事奉神。他在一八二五年申请加入爱尔兰教会的执事班(Deacon
Order),立刻得到了准许。在他基督徒的道路上,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尚有许多的功课要学习。他后来回忆的时候,能够像亚伯拉罕的仆人一样的说:“至于我,耶和华在路上引领我,直走到我主人的兄弟家里。”(创
24:27)
我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一个全新的开始——在基督身体里的自由
他们采取的勇敢步骤,就是在主日早晨一同聚集擘饼,如同早期基督徒所做的,“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徒
20:7)。今天我们也许觉得这个举动并无什么了不得,因为弟兄运动早已影响整个基督教;可是当时,这种行动是具有革命性的,在所谓正宗的教会团体内从未见过。
当时聚集在赫契生家里擘饼的五位,乃是柏勒(J.G.Bellett)、克罗宁(Dr.Cronin)、赫契生(Mr.Hutchinson)、柏路克(Mr.Brook)和达秘。他们脱去了人为宗教制度的墓衣,走上敬拜和事奉的自由大道,有主的灵来带领主持一切。他们所以采取行动,是因为考虑到在马太福音十八章二十节、罗马书十二章,和以弗所书三章四节的真理。他们发现且承认信徒在世的抱负,乃在用心灵诚实来敬拜父,直接向主负责事奉,并且等候主再来(约4:23-24;西3:23-24)。达秘辞去牧师职分之后,非常明白的表示他并未辞去神话语的职事,也未推辞拯救灵魂的责任。如同前个世纪著名的约翰·卫斯理一样,他现在以整个世界作为他的教区。他为主多受劳苦,不倦的旅行各地帮助信徒,传扬主的福音。他说:“我到剑桥和牛津去……去瑞士不只一次……留在洛桑(Lausanne)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神作工使人得救,并且呼召他一班的儿女从世界里面分别出来…”这些地名不过是他在一封信内所提起的。只要读他三封书信,就可以看出他当时旅行的广泛。
一生因应许而作客旅:
达秘很少知己的朋友。他那向着主的热诚和坚决,拒绝一般人所渴望的东西,使他专心事奉主,无暇顾到其他的事。在许多方面,他是个孤单的人,有时他也会感觉到这点,可是他从不后悔。当他七十九岁高龄时,他在黑夜回声(Echo
of Songs in the
Night)的诗集里,发表他的情绪说:“哦,与我同住;不容任何扰乱思想,强占蔽遮属天亮光。祢是我力量!不让祢所带来的,被天然兴趣驱逐。”
当达秘说:“基督是我生命中的惟一目的,因我活着就是基督。”他的性格,行为和谈吐都证明这句并非平凡的话,而是单纯的真理。
某次在义大利旅行之时,他年已古稀,住在一所极不舒服的旅馆里过夜。他疲乏困倦,倚首双手内,轻声的说:“我今撇下一切事情,背起十架跟随耶稣。”
他虽不寻求朋友,人却被他的高尚人格和舍弃世界所吸引。费尔博(J.C.Philpot)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是在爱尔兰达秘的姐夫家里遇见的。费尔博对于达秘的“黑夜”经历,感觉非常有趣。他能懂得达秘的苦痛,因为他是个极端喀尔文派,可是他不明白达秘后来所得着的完全拯救,与神和好,并永远得救的把握。在他主笔的《福音标准》(Gospel
Standard)上,他发表对于老友的印象说:“达秘慷慨浪费他的资产,他有超过殉道者的勇气。”达秘的著作浩瀚,他所写的都值得阅读,可惜不甚容易了解。
为真道打美好的仗持定永生:
他有高贵可爱的品格。对于真理始终如一,毫不虚饰。当然像他这样的人必是多受艰难,然而他乐于忍受,从无怨言。他活在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当时英国宗教生活的根基正受到严重的考验。高等批评学,进化论,和其他各种异端,摇动了许多人的信心。他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因此就投入战火,为那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争辩。
他最著名的工作,乃是将全部圣经译成德文和法文,并将希腊文新约译成英文(Translation of the Holy
Scriptures)。他参考各种古本原稿,重新翻译。后来修正圣经钦订本的人,参考他的新的译本,希奇他研究的透彻和工作的浩大。当他翻译的时候,他常牺牲文学的雅丽而保存原意的正确,因此他的译笔有些奇特。但是那些难能可贵的注解当可补偿这些缺点。
从他二十八岁开始,直到八十二岁离世,他不断的写作,牵述到圣经的各种问题,表现属灵的成熟。他拆穿各种异端邪说。但是他最高贵的著作,乃是《圣经各卷要略》(Synopsis
of Books of the
Bible)。此外尚有关于布道性、实行性、宗教性、预言性、杂录性和其他性质的许多著作。虽然依照题目的不同,而深浅不一,可是凡他所写的书都印了向着基督的忠诚,和向着神话语的信心。他完全不顾文学上的荣誉。他曾建议“用圣经来思想”。
达秘的诗集和他的无终之歌
有一本小册,叫做《属灵诗歌》(Spiritual
Songs),内有二十六首宝贵的诗,系出于达秘之手。其中有一首〈无终之歌〉,是最得人心的。那是他在一八三五年写的,当他经过长期严重的疾病,眼患痛风疹,睡在暗房床上,他用口传说这首诗。诗竟充满高兴赞美,完全看不出他正在病痛中。这可代表他的心灵平静情形。诗是这样说:“听阿,千万声音雷鸣,同声高举神羔羊;千千万万立即响应,和声爆发势无量。……这样感激心香如缕,永向父的宝座去;万膝莫不向子屈曲,天上心意真一律……。”
脱下帐棚穿上属天房屋的呼声:
不断的在各处旅行,生活又无平常的舒适,开始在这老战士铁炼的肉身上产生恶果。在一八八一年上半年,他提起一次在苏格兰邓地(Dundee)跌倒受伤极重。那次跌倒受伤比起他当时所想象的还严重,大大影响了他的心脏和肺部。他已经超过了八十岁的高龄。他的奔历似乎反而加速,因为在一八八○年他还风尘仆仆,探望欧洲大陆上的各地教会。然而这个“瓦器”开始破裂。当时他写信给他一位朋友说:“我并未生病,只是疲倦和工作过度。我早晨和下午竭力工作,到了晚间就放松筋骨,专心阅读神的话语,以他的爱为粮食。”
有一段时期他晚上不能躺下休息,只有坐在床上才能得些睡眠。他说:“我的身体情形十分低落,在邓地那次跌倒抖散了我,过于我所想象的。我的心脏和肺部是我的弱点。但是这些犹如身体的其他部分,都在主的手里。昨晚我甚至坐起。”
一八八二年三月间,他被送到波尼摩(Bournemouth)一位朋友汉门(H.A.Hammand)的家里养病。将近二月之久,他弥留在本仁约翰所称之巴拉地(Beulah
Land——即流奶与蜜之地)。据说他每日都在主里欢乐。提起教会为着教会和合一的见证不断祷告。当吴司敦(Dr.Christopher
Wolston)问他,面迎死亡,有何特别感触,他答说,“有三件事我时常思想:—、神是我的父,我是他送给他儿子的礼物;二、基督是我的义;三、基督是我生活的目的,又是我永世的喜乐。”这是在三月九日所说的。另有一次,他说:“纵在极软弱之中,我能够说我已为基督而活,在我和父之间全无黑云。”
他最后一封致弟兄们的信是典型的,值得思念:“我亲爱的弟兄们,经过了多年与软弱相交,我只有足够的体力写几句话,更是表示亲爱性质,胜似其他作用。我要见证爱,他非但在那位永远忠心的主里面,也在我最亲爱的弟兄里面,他们向我有极大的忍耐。我更要诚实的见证,从神那里来的爱是何等的丰富!然而我能说,基督是我的目的;感谢神,他也是我的公义。我不记得应当回忆何事,现在也无何可加。持定基督,倚靠在他那丰盛的恩典里面,在父爱的能力之下,再活出他来;同时也要儆醒等候基督再来。我并无什么可加上,只有在他里面那无伪的热情。达秘敬启。再者,万勿因着注重保罗的职事,而忘记了约翰的职事。前者给我们看见启示的时代,后者给我们看见启示的中心。我特别不赞成任何人攻击威廉开雷。达秘又及。”
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
最后在四月二十九日,旁边守候着的人知道时间已到,不久这位耶稣基督的精兵就要结束了他地上的日子。他已经在他的世代中服事了神,现今如同一个疲倦的旅客一样倒下安眠,和他所事奉的主同在,等候那无云烟的早晨。
五月二日达秘的遗体葬在波尼摩墓地。送殡的约近千人。寂静无声,只听见脚步的践踏,步伐整齐,几如军葬一般。纪念碑上刻着:约翰·纳尔逊·达秘:“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林后
6:9)。一八八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离世与基督同在,享寿八十有二。达秘一生忠诚为主,正如他自己所说:“主,我专一等候,这是我的本分,在世隐藏服事,在天同享福分”,这实在是神的仆人极好的座右铭。
要认识一个人,需要从四围接近他的人来认识。试举数例:
凡事都当造就人(林前十四章二十六节)
〖 诗歌介绍 〗
现在我们从他所写的诗歌,列出二首代表作介绍于后:
—、大本诗歌110首〈听哪!千万声音雷鸣〉“Hark!Ten Thousand Voices Crying”
(《圣徒诗歌》第131首)
(一) 听哪!千万声音雷鸣,同声高举神羔羊;
万万千千立即响应,和声爆发同頌揚。
(二) “赞美羔羊!”声音四合,全天会集来歌诵;
万口莫不,响亮协和,宇宙充满救主颂。
(三) 这样感激心香如缕,永向父的宝座去;
万膝莫不向子屈曲,天上心意真一律。
(四) 子所有的一切光辉,使父荣耀得发辉;
父所有的一切智慧,宣告子是同尊贵。
(五) 藉着圣灵无往不透,天人无数都无求;
围着羔羊,俯伏叩拜,称颂他作“自永有”。
(六) 现今新造何等满足,安息、喜乐并稳固;
因着他的救恩受福,不再受缚,不再苦。
(七) 听哪!天上又发歌声,赞美声音又四震;
穹苍之中满了“阿们!” “阿们!”因是同蒙恩。
第一节 这节首先说到万万千千一波波蒙恩得赎的圣徒被提神宝座前,内心狂欢、喜乐,合声爆发赞美与颂扬之音,赞美基督-神的羔羊已作王登宝座!
第二节 这节更说明赞美羔羊之声是从千万圣徒万口发出的,这些合发之声、协和又响亮,同在唱一首被主救赎的新歌。
第三节 这节说明圣徒们的祷告与感谢,如祭司点香升往神的宝座,万膝向主跪拜,世上的国成为主基督的国,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天使也齐声欢呼!
第四节 这节说明神子基督是父神荣耀所发光辉,是父神智慧的宝藏,父怎样荣、耀、尊贵,子也同样得荣耀、尊贵。
第五节 这节说明圣灵参透万事,在新天新地里,一切都透亮,完全显明神完全的救恩,使万有被神所充满,万有享受神和羔羊,得到永远的安息与满足;使天人无数都无求;众圣徒围着神和羔羊的宝座俯伏敬拜,称颂神是自有永有的神;此时,曾被神的仇敌窃据的万物与人有都被神赎回,重新归于神自己。
第六节 这节说明天地万物与得赎的人,因着主神的救恩之福,都被神更新成为新造,使蒙救赎的人与神都得到安息、喜乐并满足。
第七节 这节说明听哪,天上又发出如众水四震的赞美之歌声!就是在穹苍之中,满了阿们-同蒙神恩的声音!
二、大本詩歌44首〈父啊,儿女称颂祢名〉Father,Thy Name Our Souls Would Bless”
(《圣徒诗歌》第40首)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达秘一生最认识神的恩典,这是一首说到父神恩典的诗,将“恩典”这一个词的属灵境界提得如此高,并阐述得如此透彻,堪称为达秘诗集中的代表著作。
第一节 这节主要是说明因我们有儿子的灵在我们里面作生命,使我们归回羊群,并且由于恩典的教训,我们欢乐称颂父名。这节用词较有味道的是 “恩典的教训”、 “你生命已使我们归羊群。”恩典的教训:就是那灵膏抹的教导,牠引导我们来称颂父名,即圣灵用说不出来的叹息在我们里面,呼叫,阿爸,父!你生命已使我们归羊群,提醒我们:现在我们是在神的羊群中,有祂用爱来牧养我们!这两句词正是这首诗歌的特色,让唱诗人印象深刻!
第二节 这节主要是说明你赐圣灵在我们里面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虽然父的恩惠远超我们的赞美,但是我们的心还是要向着父的宝座发出赞美。得救证实是这节特殊同词,让唱诗人想到为何我们是得救的人,因为我们是同一的圣灵所生,我们同有一个父!
第三节 这节说明基督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寄托(盼望),祂将你生命分给我们这些罪人,使我们脱离罪恶与死亡。 “因在那里,”、 “祂作我们永远不变的寄托” 、“你将生命分给罪人”是这节特殊的用词。 “在那里”是指那里?很多人会说:在天国!这是没有依据的!而我却认为是:在主那里!诗篇三十八篇9节说: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后文说到你将生命分给我们这些罪人,谁有生命?当然是主!主曾在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说:我就是道路、实际、生命;约翰福音十章28节说:我又赐给他们永远的生命,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
第四节 这节前说明永世不过就是:借着神儿子成为神儿女的人来赞美、称颂父的恩惠是何等深广的日子,以显明神恩典的丰富。 这节都是特殊的词: “永世虽久,不过就是:显明你恩的丰富,好叫那些因你儿子为儿女者,来称祝。”神对祂儿女的恩典是无限丰富的,因为祂是全丰全足的神;若没有祂所拣选的儿女蒙祂恩惠,没有人知道祂到底有多么丰富;祂必须借着为祂每个儿女所豫备的救恩之路,让我们脱离死亡与旧造,直到我们模成祂儿子的形像,在灵、魂、体完全得救,成为祂的复制与繁增,这个蒙神施恩的过程若要陈明,真是宇宙之大也容不下,所以,永世就是留给我们来赞美神与诉说神救恩的故事的,这个蒙救恩的故事真是说也说不完的,我们的赞美也是赞美不完的。
第五节 这节主要是说明我们现今因有荣耀的盼望,等候主从天而临提我们上去,永远脱离死亡,所以我们能安心地走这人生的路途。这节的词很有诗意:“我们现虽未见早晨,却仍安心历世途,等候祂来提接我们,脱离死亡和埋墓。”甚么是早晨?早晨就是主来临的白日。现今是黑夜,我们正等候公义的日头升起(主耶稣的国从天降临),并接我们到祂那里。这是每位信入主的人荣耀的盼望,因为有这盼望,所以我们能安心历世途,因为不久我们要见主;世人却不安心,而且还心怀恐惧,因为他们要面临死亡、审判和永远的沉沦!
第六节 这节说明我们因为父神自己就是我们永分(产业),我们有一天会像你儿子的荣耀形像,同祂一起,享受你作光明的早晨。 这节特殊用词: “永分”、“像你儿子”、“同祂一起”,“享受光明早晨”,我们将来承受的“永分”是甚么?是神自己!如何承爱神自己?作神的后嗣,作神的后嗣就是长大成人的儿子。就能依法承受神作产业!我们现今已重生为神的儿子,但还未长大成人,基督为神的长子,已经长大成人为神的第一个后嗣,祂已在作王的宝座上,活在荣耀里;我们要像他一样长大成人,成为神的众后嗣,在那盼望之晨,被接在荣耀里,同主在一起,享受父家的一切。
第七节 这节前说明求父在祂的慈名里保守我们,无忧、无虑,随着那是灵的基督而行,直到同乐在父的怀里。这节特殊这节特殊的词:“因祂慈名,保守我们在这里,无忧、无虑,随祂而行,直到同乐在那地。”祂慈名是谁的名?是主耶稣的名!靠着主耶稣的名,祂能保守我们,无忧、无虑,随祂而行;祂的手一直扶持我们,也拯救我们到底,直到同乐在那地。那地就是彼后三章3节的新天新地。
这首诗歌除了曲调非常优美、有感性、词意优美,让人唱过后兴起喜乐与颂赞,我们现今已在基督里已重生为神的众子,归回主的羊群,成了神恩宠的对象!承受神作我们的永分,我们有主耶稣相随,随祂而行,祂正引导我们安心历世途,并欢乐地往父的荣耀里去,现今等候我们的救主从天而临,提接我们到父的怀里,享受光明的早晨,那时我们要欢呼、赞美神在我们身上的施恩!我们既蒙神这般恩惠,真应欢乐地赞美父神!
三、达秘在一八四九年所写的诗歌《旷野之歌》(The Song of the Wilder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