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一周读:2011年6月13日-6月19日

标签:
摄影新闻一周读nikon摄影镜头olympus吴玮it |
分类: 相机新闻评 |
【执行外太空任务的尼康相机与镜头将被焚毁】
新闻链接:http://tech.sina.com.cn/digi/dc/2011-06-13/09555640617.shtml
新闻摘要:美国NASA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都选择了尼康单反相机与镜头作为国际空间站的拍摄器材,这对尼康公司和相机来说都是一种荣誉。但是荣誉必须付出代价,这些相机和镜头恐怕再也无法返回地球了。
在奋进号与空间站对接期间,意大利宇航员Paolo Nespoli执行了外太空拍摄任务。虽然NASA称这次任务的拍摄器材由俄罗斯提供,无法提供具体细节。但据报道Nespoli使用的是尼康D3x及24-120mm镜头,在距离空间站200米的位置拍摄。
完成拍摄任务后,现年54岁的Nespoli将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返回地球,同时带回大家期待已久的外太空照片。但Nespoli透露,他能带回来的只有相机中的存储卡和数据。根据联盟号飞船的返航标准程序,相机和镜头将被弃置于轨道舱中,然后坠入大气层中焚毁。这些相机家族中的“英雄”们,将永远无法回家了。
将任务执行完毕的器材置于轨道舱,主要是出于减少返回舱空间和重量的考虑。在我国“神七”的飞行中,价值3000万元的国产“飞天”舱外航天服就与轨道舱一起在大气层中燃烧消失。
吴玮按:讲两点。选择单反是因为其高速、智能、准确,便于操作,外太空行走,你不可能使用要精雕细琢微调对焦的中大画幅,D3X的高像素也完全能满足需求;第二,选择canon也能满足拍摄需要,外太空拍摄环境尽管恶劣,但相机和宇航员一样都裹在航天服中,值得佩服的是相机穿的航天服,观景的光学材料在透光性能和抗恶劣环境性能方面,达到了令人发齿的程度。
忍不住多说一句,徕卡的粉丝总说他们的相机能适应零下九十度的环境。这是幻觉,看医生去。徕卡的成名在于它的轻便和不起眼,在很多无法使用中大型照相机的场合记录了很多历史瞬间。现在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宇航员不是狗仔队,外太空暂未发现外星人,在这事儿上徕卡粉们就别吃醋了。
“这些相机家族的英雄们”,联想起前几天一则新闻,网友拉链没拉这样说“前日悍妇戳镜,今日太空自焚。”不觉感慨nikon肿么了?
—参考阅读:得罪女人的下场 五支尼康镜皇粉身碎骨 http://tech.sina.com.cn/digi/dc/2011-06-10/09085632317.shtml
【人像王新秀 尼康105mm f/2镜头专利提交】
新闻链接:http://dcdv.zol.com.cn/233/2339362.html
新闻摘要:早在去年12月份就传出尼康将着手研发AF-S 105mm f/2 VRII新镜头,直到昨天尼康终于在日本地区正式提交了这支镜头的申请专利,特许专利号为2011-112955。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尼克尔AF DC-Nikkor 105mm f/2D是一支不错的人像摄影定焦镜头,这支105mm新秀会有哪些惊人的改进,还需要耐心的等待。
尼康AF-S 105mm f/2镜头专利设计图
AF DC-Nikkor 105mm f/2D镜头
尼康AF-S 105mm f/2镜头专利详情:
·专利号:2011-112955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27号
·焦距:104.02mm
·光圈:F1.98
·视角:23.48°
·图片高度:21.60mm
·镜头长度:127.09mm
·最近对焦距离:44.44mm
·最大放大倍率:-0.13080
·没有非球面镜片
吴玮按:我想镜头标识参数的光圈数值后面肯定还有一个大写的G。相比D型镜头,它没有光圈环设计,光圈调整必须由机身来完成,同时支持3D矩阵测光。这样的设计还减轻了镜头重量。从AF到AF-S,G型镜头不需像D型镜头那样,要依靠机身马达驱动对焦,内置的宁静对焦马达能更快更准更安静的实现自动合焦,还可全时实现手动对焦。D型的镜头用在D5100这样的入门机也只是个手动镜头,别认为手动对焦容易,现代单反并无裂像对焦屏设计,还好我们的取景框里有个点叫合焦提示。
老一代的105mm镜头在标示中有“DC”出现,DC 在nikkor镜头上表示散焦影像控制。镜头的前端有一个散焦定位转环,该环上的光圈值从F2到F5.6共4挡,分别标在环的左右,用R(后景散焦)与F(前景散焦)来指示。这是一种特殊的定焦镜头,其最大特点在于容许对特定被摄体的背景或前景进行模糊控制,以便求得最佳的焦外成像,这一点在拍摄人像时非常有价值,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根据所想要表现的来控制照片的各个部分,这也是其它厂家同类镜头所无法比拟的。新型的105mm好像放弃了这一设计。
最后要提的是,新闻中强调这是一支人像镜头。关于人像摄影,有必要做一些补充说明。人像摄影是指以人物本身作为题材主体,表现相貌身段和神态的摄影门类。文中所提的人像摄影是指人像中的分支-肖像摄影,除此外还有全景、中景。它们就得用更短的焦距拍摄了。
【不要与她搭讪 女摄影师嘴巴改成相机】
新闻链接:http://tech.sina.com.cn/digi/dc/2011-06-14/16295647229.shtml
新闻摘要:
摄影师Ann Hamilton将一台针孔相机放在自己的嘴巴里
摄影师Ann Hamilton将一台针孔相机放在自己的嘴巴里,每次当她张开嘴时,胶片就会曝光,拍摄下她面前的人物或场景。这些照片都以Hamilton的嘴形作为画框,在第一眼看到时像是从眼睛里看出去似的。
Hamilton写到:“当我张开嘴时,胶片就会曝光。拍摄的照片就是与人物或场景的‘面对面’。因为嘴形的关系,画面会呈现出眼睛的形状,看起来就像从别人的眼睛里看到的反射出的画面一般。”
吴玮按:新浪网友这样调侃“她会带进浴室么?”,新摄影网友口味更重……最近反三俗厉害,我就不详说了。
很多人不解Hamilton是如何控制曝光的,其实这很似lomo摄影。大名鼎鼎的Holga相机只有两档光圈(F8,F11 ),一档快门(1/100,B门我没算),黑白底片超高的宽容度,即使曝光不准确,你总能在暗房里洗出合适的照片。
【奥林巴斯:M4/3专业级相机仍需时间】
新闻链接:http://tech.sina.com.cn/digi/dc/2011-06-14/16525647271.shtml
新闻摘要:
带取景器的奥林巴斯E-P3假想图
上周,奥林巴斯在Facebook上再次重申,将坚持M4/3相机的发展计划,并表示推出专业级的PEN相机仍需假以时日。
奥林巴斯称:“我们对M4/3系统相机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意识到专业摄影师对相机有一些特定要求,例如出色的稳定性和更快的拍摄能力。奥林巴斯有例如E-5这样的4/3机型来满足这些需要并完善了我们的Zuiko Digital SpecificTM产品线。在未来,推出可以满足这些专业摄影师要求的M4/3系统相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开发这些技术仍然需要一些时间。”
吴玮按:假想的不错,奥林巴斯和富士有一腿。
【如何拍好月亮?拍出属于自己的月面环形山!】
新闻链接:http://www.sheya.net/sheying/school/201103/3102-1.html
新闻摘要:北京时间16号凌晨2点24分左右,我国天空将出现11年来时间最长、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届时只要天气晴朗,我国西部、西南部分地区可见全过程,其他地区可见不同程度的"带食月落",月亮会呈现难得一见的古铜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红月亮"。
拍月亮的必备要素有两个。尽量高的像素和尽量长的镜头焦距。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本也就是单反了。但是又如何拍出属于自己的月面环形山呢????教程见新闻链接,本文仅作些许评论。
吴玮按:拍摄月亮曾经有非常简单的口诀曝光法,对应阳光十六法则。你一下就能记住“月光十一、八、五点六法则,依次为满月、弦月、新月”。和阳光十六一样,快门时间为ISO感光度的倒数。
常理告诉我们,越低的ISO值能获得越高的画质,小的光圈能获得更高的锐度。拍摄月亮时,除常理外,你必须还要考虑月亮作为运动天体的物理特性。拍摄月亮肯定是用长焦镜头,这又不得不牵涉到安全快门与焦距的关系。对焦距过百的镜头来说,安全快门必须比其焦距倒数更快,才能确保影像的清晰。保险的办法是使用三脚架取景,但此时的云台是松动的,高速这条不可打过多折扣。
ISO大可放心使用200(起码人眼看不出它和100的区别),得出F11、T1/200。按照倒易率换算出曝光参数,F8和T1/400一定是你想要的速度,且有不俗的成像光圈。
我建议你把光圈开大到6.3,城里的空气通透度早已不如五十年前了。
倒易率参考下一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