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玮教你玩相机8-最牛逼的点测光

标签:
人文摄影影调侧光高光吴玮杂谈 |
分类: 毁人不倦 |
在一个善于上纲上线,扣大帽子的充满妖怪的国家,因为害怕总有一天会被纠出来要求给妖怪们道歉,我不得不赶在前面把事情交代清楚,以争取宽大处理。
在我那个跟微博绑定的手机还没丢的时候,用短信写构图教程发至微博便成了打发旅途无聊的最佳选择。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构图这个话题,就在于他的主观性,谁都可以上来说一通,直接点说就是谁都可以强奸这个词汇一下。草包们最怕的就是别人觉得他们肚子没墨水,于是便给构图冠以了无数莫名其妙的形容词。品味、审美、天赋等等等等。我始终觉得构图还是只能算是一个介乎艺术和技术之前的手段,为了让这个事儿变得更易懂更容易接受一点,或者吹牛逼的说为了让这个事儿变得更加让人们竖立信心一点,我决定把每个140字以内的段落写的好玩一点。不好意思,我不该这么严肃,准确的说是虚构的好玩一点,杜撰的逗乐一点。
于是就出现了我搞根雕、造型国画的父亲,搞美术的二大爷,搞摄影的师父,妈妈是干什么的,我自己都忘了是怎么编的了。
在此,我对广大读者,感到无辜的读者们道歉,其实我爸是种地的,二大爷以前是衙门里的,师父是修车的,老娘是做饭、洗衣服带孩子的(不是保姆,只带我和我家老二)
请广大人民接受我的道歉………….
以上内容与本文无关。
对,对,对!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点测光。我大学学的是物理学专业,所以千万别以为我全家都是艺术家,其实一个都没有。我也不知道我学校脑子出什么问题了,居然给我们安排了美术课。对一群工科的学生上美术课,那个叫齐备的刚刚研究生居然不乏经验。工科班最大的特点就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由于美术课是在艺术设计楼里根美术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这个老一点的流氓就带着一群小一点的流氓每节课去看他们作人体素描。
那个时候我最他妈的想成为的就是大学的美术老师,齐备简直就是我终生的奋斗目标。一个扎辫子装逼的老流氓就在脱光了衣服的姑娘身上指指点点,“这是高光,这是亮区,这是明暗分割线,这是阴影,这是投影………….”这个时候我就跟齐备提出要求,老师,能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句马上得到所有物理学专业学生的起哄,我的老师说好啊,你们能学好静物素描,我就带你们画人体,还给你们做生理学分析。我操!这简直比看毛片还过瘾,我承认这个想法很龌龊,但我发誓那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便卯足了劲开始对着一堆破烂石膏……………………………
这个过程其实是很痛苦。对于一群除了填答题卡外就再也没用过铅笔的人,把一堆石膏画的像就已经很不错了。可他妈的这个叫齐备的家伙就一直猥琐的笑着说,我们又不是在上立体几何。需要说明的是,这时候一学期都要过去一半了。齐备的意思是我们只表现出了线条的近大远小,只有线条上的透视,没有找出明暗的关系。
这个就是我前面提到滴“高光”、“亮部”、“明暗分割线”、“阴影”、“投影”因为这个故事接下来的过程缺乏新意,我就直接跟您解释了吧。
高光就是石膏上(到了最后我们也还是面对石膏,顶多就是一个脱光了衣服的石膏,还是个男的,我想您知道是谁了吧)距离光源最近的地方,在纸张上处理成完全白色,因为周围都用铅笔涂上了或深或浅,对比之下显得非常的亮。
亮部就是石膏能受光的区域,绘画过程中涂上了浅浅的灰色。恩!?您没猜错,这就跟摄影上的中性灰一个意思。
阴影是不能受光的部分,涂成深色。
投影跟阴影差不多啦,就是光线照射遇到阻拦而形成,因旁边受光,对比之下就更暗。
明暗分割线就不需要我说了吧,正常一点,您肋!
我比你幸运的就在于学校的莫名其妙的学科设置。总是会有摄影老手出来说影调呀!影调呀!新手就发愣了,神马是影调。影调就是前面我解释的这个玩意儿的装逼说法。
其实您只要不发愣直接问他们什么是影调,你就成功了。因为他们都说不上来。影调就是光影的基调。恩!?什么是光影的基调?我他妈的也回答不上来了。
这样哈!影调是个类的概念。有中间调、高调、低调;柔调和影调。
中间调说白了就是你用平均测光模式,对整个画面场景测光表较零获得的画面。就是几乎都以灰色构成。解释就不用了吧,我在测光原理里面已经说啦。
高调指的就是画面大面积都是白色构成,白色是怎么形成的?恩,白色的物体曝光准确就是白色,灰色的曝光过度也是白色了。
低调就是大面积都是黑色,如上!黑色本身曝光准确是黑色,灰色曝光不足也成了黑色。
柔调和硬调的意思指的是画面的反差。反差小就是柔调,反差大就是硬调。比如剪影就是硬调。
大师们经常说的影调真好啊。我想他们的意思大概就是画面过度的很柔和没有缺失,即不是柔调也不是硬调吧。恩?不明白吗,就是画面具备高光、亮区、暗区,而且都是平缓的过度过来的。韩寒说,我只是在猜想……………..
以上内容均与本文标题息息相关
看好啦!亮面就是曝光准确的地方;高光是曝光过度的地方;阴影就是曝光不足的地方。那上面的图是怎么来着?
以亮面点测光,不是吗。摄影和人眼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还原的动态范围,不抽象,您听我解解。上面这图换您用眼睛来看的话,鼻子上没那么亮,光线照不到的地方虽然是黑点但也不至于完全黑成一片。对!就是宽容度的概念!以亮面点测光,比亮面还要亮的地方就曝光过度了;比亮面要还要暗的地方就曝光不足了。
换个地方侧光吧,以高光侧光。
http://www.bullock.cn/blogs/wuwei/files/3-6399.jpg
换阴影侧光
您看怎么着?高光测光的时候,高光曝光准确成为亮区,亮部受光弱于高光于是成为阴影,阴影那就别提了;阴影侧光的时候,阴影曝光准确成亮区,亮部受光多曝光过度,高光也别提了。
您看多简单的事儿。以在画面中比较亮的地方侧光就得到低调了,以阴影侧光就得到高调了。就这么简单的事儿。
柔调和硬调呀?那是布光上的事儿,柔调要求光线不要太偏,太偏了高光和阴影就很分明,布光整体均匀想不柔都不成。不好意思,还没能跟您说到布光这份儿上,您就理解为对自然光的光位选取吧…………………
哦,差点忘记了,高调和低调都要建立在角度比较大的光,就是比较偏啦。要不就没有什么高光、阴影、亮部了。
点测光的牛逼的地方在哪儿啊?您把点选在哪儿,哪儿就是曝光准确的亮区,再去观察周围的,更亮的是高光,更暗的是阴影。上一节我们最后说的是点测光可以在强烈的逆光下拍人,这是canon说的。
我给您分析分析这话的意思吧。
强烈的逆光下拍人的时候,如果用平均测光,那结果是天空曝光过度人也曝光不足。为神马?你要平均嘛?具有光比的场景里面是不可能实现每个地方曝光都准确的。那以人的脸点测,人就曝光准确了,人物的边缘行程高光,就是您说的轮廓,后面的天空之类的更亮的玩意儿,那就曝的神马都不是了…………..
您的问题是,即要保留天空层次又要人脸儿,这就是起码一周以后的故事了,我也没辙,我挺喜欢在博客上吹摄影的牛逼的,可我也要干活………..
举几个例子,我就干活去了。
逆光下人脸点测
轮廓为高光
http://www.bullock.cn/blogs/wuwei/files/6.jpg
树叶点测
http://www.bullock.cn/blogs/wuwei/files/7.jpg
天空比较亮的云层侧光
http://www.bullock.cn/blogs/wuwei/files/9.jpg
天空侧光
千万别以最亮的太阳侧光
忘记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