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大阪堺市大仙公园日本庭院

标签:
堺市日本庭院 |
分类: 旅游美食 |
没去高野山,也没去白浜,早早结束和歌山去古城堺市。
古城堺市迎来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是室町至战国时代悠长的150多年,在那时有了“亚洲海都”和“茶人之都”称号,这里的商人富甲一方、拥兵自重,形成了不受任何势力支配的自由团体;源源不断的海外贸易和火炮技术的传入,也让这里成为大名们窥视的目标,甚至有了“坐拥堺者,手握天下”的传闻,据说,茶人之都源头是中国宁波。
如今的堺市不只是大阪的卫星城市,也有被誉为世界遗产的百舌鳥古市古坟群,大仙公园的和平塔,堺市博物馆还有深受日本厨房界喜爱的刀具加工场所。几百年传承下来的制刀技术,纯手工打造。然而这里人口稀少,老龄化严重,这些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也将面临危机。
堺市虽小,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墓地。这座高如山丘的古坟占据了46.5公顷的广袤地带,沿着周边的环状道走上一圈需要约1个小时。
大仙公园人很少,意外惊喜,在大仙公园遇到日本庭院,在堺市的所有老人几乎都聚集在此,轮椅老人占了一半,公园提供各种老人服务,老人也应该免费。
大仙公园日本庭院,于1989年(平成元年)为庆祝堺市建市100周年建造开园,总面积26,000平方米的日本庭园。堺在中世纪曾作为海外贸易的据点繁华一时,当时各种技术和文化纷纷传入。成为日本庭园源流的造园技术据说也在那时传来。
大仙公园的日本庭园运用传统的日本庭园造园技术,以筑山林泉环游式庭园为样式,由南侧台地的"桃源台"、南北流向的"石津溪"、以及北侧低地这三部分构成。穿过丝柏造的大门,眼前出现模仿中世纪堺的豪商们聚会用的"纳屋众"而建的休息处、缘自孙悟空的中国花果山的石刻曲水"流杯亭"、可供欣赏室外茶道和盆栽展品的"桃源台"。沿着溪流信步可到"伞亭"。在感受堺的文化、风土的同时,也能尽情欣赏初冬深深浅浅的红叶扑面而来。
绕一圈从伞亭下来,继续走,远远看到红色亭廊,少有的违和感,原来那是友好城市连云港的建筑模型,很用心。
很想在休息处喝茶看景,老人们太多了,不好意思打扰。
一天逛两博物馆有点累,就在公园转转,这里樱花树很多,是日本著名赏樱处之一,这个季节公园人烟稀少,几乎看不到什么人,遇到的也是老人
堺市的居民原来都在这里,这是老人们的乐园,不大的公园,又是回廊式,匆匆走一圈
庭院每月都要花展,这个月是菊花展,硕大的菊花,朵朵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