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对我质疑短信的回答

(2012-02-18 10:01:52)
标签:

生命观

排名

高二

短信

分类: 亲子

儿子开学一周,犹如以往,课业轻松,时间充裕,每天放课后打两小时篮球。 


开学第二天,和儿发生口角,原因:分班考试成绩没告知我们,我在儿子班家长QQ群得知。


于是,短信儿子:为什么不给看成绩单,你想干什么?能不能沉下来,给未来十六个月有个明确态度,幸运不总是关顾你,不付出你没理由得到。你无需对我们隐瞒任何事,你的人生你做主,只不想看到你对老师的伪承诺,看到你寒假作文,我发冷,难道很有很多时间让你无所谓和不认真吗?好的一次是由认真的一百次促成,想想清楚,请解释。忽然觉得,你的未来和我们设计的开始差异化,与其越差越大,不如早说清楚,我只想脚踏实地生活,从不奢望没可能之事,17岁的男生该明白的都明白,明白而不做,应该说清楚。


短信后我又电话老公让他早回来,和儿子沟通,我旁听。


儿5点回家,一脸严肃,放下书包,就要谈,我说晚饭后谈,他说现在谈,老公说:我们好好聊聊,儿说:不和你聊和妈聊。儿说:妈消失的老蛮牛劲儿又回来了。


如果我聊,就必须说成绩和排名,这是我最不愿意和儿强调的事情,事已如此,硬着头皮说透。


其实这么大的怨气,缘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排名,虽然是因为考数学时儿肚子疼想上洗手间,而考试又在无监考教室,后半部分卷子基本没做,数学仅得65分,一下子总分排名到101名,看到其他科目成绩发挥正常,我们没说什么,只是让他以后注意饮食,别在出这种意外。


虽然是因意外而失分,我心理发生些许变化,以前在家里从不说分数和排名的我,开始问东问西,问我熟知同学的成绩和状态,也许是儿子觉得没考好的歉意,也意外的告知我一二,有失常态的承乘胜追击,让儿子开始反感。


假期,是儿子的时间,我无权干涉和安排,这是我教育的,自食其果,于是乎,一个悠闲懒散的以看NBA、网球和同学娶会为主题的寒假,不知不觉中度过,当然我们的家庭活动KTV、购物、吃饭、打网球,在提前预约的情况下也算完成。


摆在他书桌上自主招生考试教程,从和老师开完的四方会议买来后,从没翻开过。我看在眼里,不满在心中,但我什么都没说。 


高二第二学期的分班考试成绩不告知,成为我发泄不满的引爆点。


儿说:我来回答你短信的提问:


1、之所以没给你们看成绩,就是我对你们最近对成绩和排名的过渡关注抗议,所以不告知。 


2、寒假作文,我只是卷面不整齐有涂抹,内容很真诚,只是时间紧张,我只用20分钟时间完成,看看我分班考试语文成绩,该知道,本来拉分的语文已渐入佳境,进入年级20名,所以你说我不认真,没道理,就如方舟子挑剔韩寒,想多了。


3、我的未来不用你们设计,没错,我的人生我做主,我没有伪承诺,如果说人生如抛物线,那么成绩也该如此,你最喜欢的费德勒因为一次比赛的失败,你就认为他不优秀了吗?NBA比赛也一样,科比偶尔的发挥失常,你就认为他不再能发挥正常了吗?知识和技能是一点一滴累计而成,基础积累而成,想忘记都难,剩下的就看如何发挥,当然如果状态好(身体和心理),可能会100%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所以我很脚踏实地。


4、做好自己,为自己行为负责,我的性格和我做事方法是妈教育的结果,你怎么开始疑问和不确定,我觉得妈就是受家长QQ群的影响,说句你不爱听的话,一直看不上从众行为的妈,怎么这么轻易就开始摇摆,你不就是看到某某都去上补习班了,你觉得不踏实或者你也该做点什么。没必要,我们现在还在进行阶段性学习,到了高三就是总复习,现在上补习班无非就是提前进入高三内容,我有必要浪费时间去重复做一件事吗。


5、我不善于制定计划和设计目标,你不得不承认这有遗传成分,因为妈也如此。我追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量力而行,清华我当然想上,我会尽量努力,但也不会因此而扭曲自己,改变性格和生活方式,这也是妈一直教育我的,所以我就按自己的方法去做,不太想接受你们包括老师的方式方法,我会逐渐发力。


6、拜妈所赐,我已是个完全能独立的人,不光是思维和学习,生活也如此,爸妈只需照顾好我的衣食住行,默默看着我成长,即使进不了清华,我的人生一样精彩。


本来想习惯性的说教,突然变得柔软,当然还是少不了辩解,但我发自内心想示弱,因为我服气。青春期的儿子面对自身成长、学习环境及家长对学习状态关怀的三重压力下,儿子很清晰知道自己该重视和留住什么,没有无助。


我深深知道,再有名的大学也不过只是个牌子而已,绝不是保险箱,最保险的是孩子的心理力量的觉醒,我再一次确定:儿子生命内力已经觉醒。


生命观对于每个人有不同的解释,有的人把生命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很仔细,每个阶段都尽量过得不错有品质,是一生的概念,匀着过,而有的人则认为,生命的价值是体现在青春这个阶段,及时行乐。

 

开心,我和儿的生命观不谋而合。儿子对我质疑短信的回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年贺状与老宅
后一篇:我冤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