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十周校本研修资料--课例研讨《认识公顷》
(2012-11-19 08:35:22)
标签:
曹东庄小学教育校本研修 |
分类: 校本研修 |
校 本 教 研 活 动 记 录
活动组别:
活动内容:课例研讨《认识公顷》
活动时间:
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附件一)
主 |
|
||||
参
人 |
全体教师 |
||||
时 |
11月8日 |
活动地点 |
多媒体 |
主讲者 |
单晶晶 |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
讲授《认识公顷》。 一、 1. 2. 二、活动总结。 |
校本研训活动(附件二)
开课教师教案、课堂观察记录材料 《认识公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室、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面积单位?(生: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课件出示。 2.师:你能从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将下面的这段话补充完整吗? 早晨7:30,红红离开了面积是90( )的家,欢快的迈着大步来到了占地面积约7000 ( )的赵都小学学校。,上楼走进教室,按下了面积是2( )的日光灯开关按钮后,坐到自己的座位前把铅笔盒放到了面积是24 ( )的课桌上,手捧起数学书和同学们一起晨读。 【说明:从学生身处的教室作为导入的切入口,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明确感受到能够学以致用.并以教室和报告厅为例,简单的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回忆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测量较小物品和图形的面积常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较大物品或一块土地面积时常用平方米作单位。 3.我们的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7000平方米,你觉得大吗?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能说出一个比咱们学校面积更大的地方吗?(学生自由报) 4.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让学生齐读 世界园艺花卉公园—昆明世博园占地面积约是218公顷。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占地面积约是20.4公顷。 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邯郸龙湖公园的占地面积约是 41.7公顷。 【说明:这些景区图片都是学生熟悉且为之向往的。出示这些图片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景点面积非常大,如果再用平方米作单位显然有些不适。于是学生便迫切产生认识新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此时引入新课学生自然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公顷 (1)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对,“公顷”是测量土地面积单位的专用单位,板书课题:公顷。 (2)谈话:比平方米大得多的单位。在测量和计算较大土地面积时,除平方米外,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1公顷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还有比公顷大单位吗?公顷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呢?) (4)带着这些问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来认识公顷。(板书) 2.自主学习 利用E学100网上自己先独立学习,然后小组交流使学生掌握1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1公顷与平方米的关系以及利用公顷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全班交流, (1)谈1公顷的含义。 谈话: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呢?数学中规定: 出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齐读) (2)通过计算,体会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课件出示:这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请你算一算。指名交流。因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1万平方米。(齐读) 小结:一般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但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比较特殊是10000。 【通过全班交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 4.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来实际感受一下公顷到底有多大呢 (2)赵都小学新建的塑胶操场占地面积大约是? 6000平方米,几个这样的塑胶操场面积大约是1公顷? (3)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几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4)刚才我们在校园里体会了1公顷的大小,让我们走进生活,去找找1公顷。你还能在哪里找到面积大约是1公顷的地方?(学生说说,指名交流) (5)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出示图片) 一个标准足球场地长105米,宽68米占地面积大约是1公顷。 邯郸市博物馆馆前广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大约是1公顷。 【说明:“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较少,又无法让学生具体的去触摸1公顷。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通过从熟悉的教室、操场等场地来推想1公顷的大小,学生通过想象、交流、推想、比较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的大小,加深对1公顷的印象,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解决问题。 1.用合适的单位名称填一填。 (1)邯郸开建河北最大人防地下商业街,它在特殊时期可储备350000(平方米)应急战备物资,店铺及商场总建筑面积约10(公顷)。 (2)邯郸市“南湖中心景区城市生态公园一期”工程正式竣工,占地面积47(公顷)。南湖一期工程建设以来,共拆迁各类建筑26000(平方米)。 {在填写单位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单位名称。了解当前邯郸的建设,关心邯郸,长大后更好的建设邯郸。} 2.尝试单位换算。 我们会使用平方米和公顷这两个面积单位的,我们刚才还学习它们之间的进率,根据他们之间的进率你会不会它们间的换算呢,课件出示,学生读题, ①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大约400000平方米,合( ②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 先自己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换算的,最后再给全班汇报,你们听明白要求吗? 【说明:通过平方米和公顷的换算,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时候该“用公顷”作单位。】 3.利用e学100卡网上做题 你们想不想用你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说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并深刻的体会到我们不仅要掌握好数学知识,而且还要能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有没有信心用你今天学的知识完成作业纸上的题呢? 【说明:作业纸代替学生的作业本,题型有填空、判断、应用题,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层次性等特点。】 五、反思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一常用的测量土地面积单位。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生活,去感受公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吧。(先后出现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我国领土面积的画面)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多少吗?平方千米是一个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同学课下课再搜集生活中有关平方千米的资料。 【说明:让学生感受到“公顷”这个土地面积的“局限性”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
校本研训活动(附件三)
教师反思材料 |
王荷美:课堂不够活跃,组长说的时候只有老师在听,应主抓大家。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简单,老师可以让其他同学纠正毛病,不要太浪费时间。 单晶晶:教学时可以设计些抢答环节,让课堂更加活跃。同时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图片,课上呈现出来,也可以使课堂活跃。 茹彩臣:课上导入上节课内容可以直接呈现,不要太浪费时间。 樊玉娜:当学生有错误时应该及时纠正,不能直接略过。当学生出现相似的题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相互练习。 王丹:即使现在用了多媒体,也不能忽视黑板的作用,可以写一写重点。同时如果课堂不活跃,可以多让学生去台上讲题,锻炼他们的胆量,使课堂更加活跃。 张妍:为了节省课堂的时间,如果遇到简单的题时可以不用交流,复杂的小组一起来交流,研讨。 贾爽:本课如果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亲自去操场实际来测量操场的大小,亲身体验公顷的大小。 李英云:讲课的时候语速太快了,同时;老师的鼓励语言太少,要丰富起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多说。
|
校本研训活动(附件四)
教研组撰写本次活动总结或体会 |
再次,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上,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转变,转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助者。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从教学理念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血丝,从某种意义上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课堂教学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人,让他们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我,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限时作业这个环节。我认为限时作业这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限时作业能检验本课时教学的效果,能让学生自我检测,从中发现问题与不足,对学生如此,对教师更是如此。教师本人可以从限时作业中发现问题,找出本课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打下铺垫。另外,限时作业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可以让学生说、读、写、记。都是限时作业的一种。当然,对于我而言,还要有待于去探究、去发现、去摸索。 总言而之,本次镇教研活动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在课堂“三环节”改革方面上,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做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