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散文:阅读与聆听(上)
(2022-09-19 11:36:28)
标签:
转载 |
阅读与聆听(上)
风中有歌声传来。
多年前,走在街市,此起彼伏的流行歌曲不绝于缕。受到触动,试写了一首歌词。
你我分开得这么久
你我分开得这么久
即使现在见到你
不知忧愁
风干的往事啊难存留
这些年
你我分开得这么久
即使现在见到你
还能不能如相处时
欲说还休
冷却的情感啊难转头
这些年
偶尔有没有回望的时候
你我分开得这么久
即使现在见到你
还能不能如校园时
青春依旧
如烟的岁月啊难除锈
这些年
偶尔有没有忧伤的时候
这是我第一次写歌词。它,会有情有味,适于传唱吗?
直到现在,我对这歌词,仍不满意。因为生疏,我还力不从心。
力不从心,是我的短板。
原来的我,与人交往,表达心情,从事家务,时常处于困顿、游离、窘迫的状态。于是,相信了天分一说。这些方面,我极为愚钝。直感不敏锐,动手能力也差强人意。庆幸的是,依靠阅读与聆听,我过得还不错。
嗜书如命,绝不是我有爱书的境界,而是无可奈何时,幸好有书,让我优哉游哉,躲进书中,感受惬意与快乐。就慨叹,如果没有书,我该怎么办?有没有可以安妥怡然的去处?有没有可以聆听、凝望、对话的知音?
因而,我对“阅读疗法”,深信不疑。
阅读,使我的性情由浮躁变得沉静了,视野由蔽塞变得开阔了,对自己的认知也越发清晰了,对传递爱与暖,有了发之于心的感悟。
阅读,使我得到了太多的好处,储存了弥足珍贵的阳光与矿藏,获得了无法言传的温暖与明亮,可以尽情享受独处的美韵了。
感谢阅读,安顿,滋养了我的灵魂,不断地聆听古今中外高人奇人的心灵之吟,引领前行的老师,就在眼前;深有共鸣的莫逆知己,不期而至。
钟爱的经典之作啊,启迪开阔了我的情怀与见识,让我有了自信与定力,清清爽爽地走在洒满阳光的路上。
我与周遭的人情物事越来越和谐,与人相处越来越舒展自如,写作进入了某种状态,文字也有了自我的气息。
在阅读中获得莫大福祉的我,对生活满怀感恩,对未来满怀雕花般的眺望。
那些穿越时空的经典作品,是人文胜景,也是天籁之音。
这样地阅读,在我,就是听音乐。
最初的感觉,源自阅读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利斯妥夫》。四卷本的长篇巨著,每一页都流淌着蓝色的多情的音乐。
“月亮刚从田野后面升起,又圆又亮。地面上,闪烁的水面上,有层银色的雾,在那里浮动。靑蛙们正在谈话,草地里的蛤蟆像笛子般唱出悠扬的声音。蟋蟀尖锐的颤音仿佛跟星光的闪动一唱一和。微风拂着榛树的枝条。河后的山岗上,传来夜莺的歌声。”
这样的文字,浸润着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
鲜活的风景,色彩,声响,交融为柔情似水的竖琴之音,如傍晚的海浪,一波一波地低吟浅唱。那是悠远的钟声,那是淅沥的秋雨,那是连绵的荒草,那是擦肩而过的无缘。
这样的文字,满目晶莹,弥散音乐之美,传递心灵对心灵的呼唤与回应。往事在风中消逝,灵魂在风中守望。有多少事在风中流转,有多少情感一经错过,永不再来。
一个始终有爱的灵魂,在微笑中,在忧伤中,将热血柔肠化为情深意长,唯美婉约的音乐,直入人心,经久不散。
飞翔着歌唱着的文字,将大自然的天籁,无边无际地回响。即使离开此书,忧郁的旋律,仍然诉说着永不抵达的爱与梦想,荡气回肠。
如果没有对音乐的挚爱与审美的修养,没有对爱与温情的苦苦追求与守望,怎能如此魂牵梦绕,缠绵悱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