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1-12-15 17:44: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集体评课 |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班级情况简介:
本班共有学生39人,学生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认识“5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难点: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
教学用具: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助学
谈话:
师:这些图案都与哪个数有联系?(投影演示图片)你是怎样想的?
师:(课件演示)一颗星星有几个角?这是几个5?(板书)1个5
师:两颗星星呢?三颗呢?四颗呢?五颗呢?
板书:2个5 ;3个5;4个5 ; 5个5
师:5颗星25个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师:5+5+5+5+5用乘法怎样表示?你们喜欢用乘法来计算还是用连加来计算?5*5怎样计算?(连加)看来还是很麻烦,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乘法口诀。
谁还能够背诵乘法口诀?你给大家背几句。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够说一说这些口诀的意思吗?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编乘法口诀吗?乘法口诀是怎么编出来的?为什么要背诵他?今天我们就通过研究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这些问题?(课题)
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顺思导学
1、教师引导教学“一五得五”
师:一颗星有5个角,这是1个5。用乘法怎样列式?(边叙述边列式,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板书)
师:口诀中的1指的是谁?(是因数1),口诀中的5呢?(就是因数5)口诀中的得5呢?(就是算式中的积)。
师:一五得五就表示1个5是5,在编口诀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所以1乘5(或5乘1)的口诀都是一五得五。
齐读
2、教学口诀“二五一十”
师:两颗星有两个个五?用乘法怎样来表示?
师:你能够用这种方法来试着编一编2×5=10和5×2=10的口诀吗?
(学生可能出现二五一十;二五得十;五二一十等,对于学生在编口诀时出现的细节问题,教师给予修正。师:你们编的和老师编的有什么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当乘积小于10的时候用得几来占位,当乘积大于10的时候,就直接写积。)
师:二五一十谁能说一说什么意思?
齐读口诀
3、学生独立编写其余三句口诀
师:根据前面两句口诀同学们能不能将其余三句也编写出来呢?如果有问题与你的同位交流交流
生:小组合作交流后全班汇报:
师:三五十五什么意思?……
师:5个5为什么只写一个算式?
师: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一起读一读。
4、观察对比,牢记口诀
①找规律
师:请你认真地观察一下,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生:一个因数都是5,另一个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多1,积也一个比一个多5。
②记口诀
师:请你们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这5句口诀,然后小组内背一背。
三、应用促学
1、基本练习
对口诀
2、综合性练习
小猴摘桃
3、提高性练习
解决问题
四、梳理评学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你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5的乘法口诀?下课以后,你可以去找一找。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交流交流。
板书:
5的乘法口诀
1个5
2个5
3个5
4个5
5个5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这一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打破了以往学习乘法口诀从小到大的顺序,而是直接从中间5的乘法口诀开始学。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是因为学生对5个5个地数比较容易理解,又有生活经历,同时也易于凸现乘法口诀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提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目的。 实现双基多维的课题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我遵循了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 、游戏性质的练习等学习方法,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在铺垫助学环节改变了教材上数小棒的情境,利用多种信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们对5的再认识。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的引导地位,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得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会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我采用的半扶半放的策略,鼓励学生编写口诀,并且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编写其余三句口诀,这一活动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掌握技能,拓展思维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因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是基本练习。主要进行口诀训练,形势有师生对口诀和小组内对口诀。在这一练习过程中我改变了书中“做一做”内容,通过让学生计算四盆植物的叶子数量来巩固口诀以及书写。第二个层次的练习是综合性练习,形式多样有趣,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算式与口诀的对比便于学生的记忆。第三个层次的练习是提高性练习,安排的内容是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体验5的乘法口诀的得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