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落乌啼霜满天

(2011-06-19 16:32:33)
标签:

枫桥夜泊

涛声依旧

寒山寺

大学语文

文化

分类: 随笔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传这诗是晚唐诗人张继在秋闱落第后夜泊姑苏城所作。这首诗是不是我最喜欢的,我不知道;但是,它对我来说却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我就推荐这个作品吧!

这首诗字面的意思是,月亮已经落下了,乌鸦还在不停地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的闪闪渔火,却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对愁而眠。姑苏城外有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古诗鉴赏词典里说这首七绝,是历史上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以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相衬托,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我推荐这个作品不仅因为它文字写的好,更是因为它对我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下面,我来说说产生这种特殊感觉的原因和经历。

最早接触这首诗应该是小时候背唐诗的时候吧。那个时候并没有多少感觉,只知道自己会背。

然后第一次对这首诗产生感情的时候,并不是重读原诗,也不是到苏州游玩时候想了起来,而是因为高中一次语文考试里现代文阅读的题目给了我感觉。这个现代文阅读的文章是选了谢宗玉写的《寒山寺》。当时也只体会了下作者的感受,只知道他写的很好。后来,在讲评试卷的时候,楼老师(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一个“非常好”的快退休的老师。我不知道该如何来形容他,所以只能用“非常好”来说了。总之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和我们聊完了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后,还给我们放了一首歌,是毛宁唱的《涛声依旧》。他说,这首歌的歌词其实是藉着《枫桥夜泊》来创作的。于是回家后,我就下载了这首歌,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听,冬天洗冷水澡的时候唱着它取暖,高考前为发泄情绪而逆风飙车的时候嘴里也哼着……所以,感情就这样油然而生了。

再是高考后,7月底的时候,大概由于年轻人充满激情,我决定实行打算已久的“步行大串联”计划。其实就是从杭州启程,然后争取不用任何交通工具,经过苏州,步行到南京。开始有两个兄弟也愿意一起走,可是迫于家里人的压力,就不参加了。那么就只剩了我一个人——我的长辈当然也都不同意,最后我是留了张纸条,溜着出去的。既然上路了,那就趁着激情好好的走一回!不过,后来和家里人通了电话后,考虑到他们都很担心,就决定把步行路程缩减到从杭州到苏州,然后再火车去南京——这样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至于旅途中我是如何从一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疲惫懈怠,如何从想走回头路到说服自己继续前行,如何一个人独自忍受寂寞而却要时时注意身边危险,这些我就不多说了。当然啦,我也是一路玩遍了名胜古迹,什么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啊,什么茅盾故居啊,什么桃源镇啊,诸如此类的也就不多说了。

82的时候,终于到了步行的终点——苏州。我叫了一辆出租车送我去寒山寺,心想:终于可以见到了盼望已久的寒山寺,来体会下“枫桥夜泊”的感觉了!

到寒山寺前,我读过了谢宗玉写的《寒山寺》,里面说那里的风景会很让人失望的,也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到了之后,还真是如此,我不愿再提起……只有此次行程结束后回家的某天晚上,我写了一篇文章,名叫《游寒山寺》,附在下面,请看:

————————————————————

游寒山寺

       今夜喝酒,到了七八分,可由于冰啤酒气足,加上小瓶口,所以吐了,痛快!想起作此篇——8月2游寒山寺。                                           

 ——题记
      
今天中午到了苏州寒山寺边的一个酒店吃完中饭,本想坐着睡觉,可惜被服务员给赶了出来,只听他说:本店不允许在此睡觉。没办法,我只好在午后2点左右这个理论上最热的时间去寺里游玩了。
      
初进寒山寺,荡悠在心头的便只是唐朝诗人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着也是啊,一路上到处都见各朝各派文人墨客题写的诗句,其中最多的便是此。
      
再能回忆起的,便是晨钟暮鼓一词,因为听别人的导游说了,是左鼓右钟。这个是我们所需要忆起的。
      
经过一对联,上联曰诗人得句在闻钟,下联为佛祖传心能指月。然后进入了一间专卖佛家宝物的地方,名叫金色宝藏。我一进去便对一内有月牙形花瓣的琥珀一见钟情。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那太合我的性格了,我的QQ签名便是最爱亦是最恨,最喜欢枫叶飘落的季节,昵称为︶ㄣ晓枫づ”——里面正好有此类的景象。再加上我到此的时间正好为观音菩萨
成道日(观音成道日为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九日)的第二天,其实也可算作是广义的佛祖生日,因为佛家有前三后四之说。然而我必须盘算此行所带之钱的多少才能下决定,因为那可是近四位之物。我便说:等我游完此寺再作打算。由此出了金色宝藏。
      
我见到了庄严的大雄宝殿;见到了清净的水月道场,真想在此修身一番;还有罗汉堂,在这里据说能预测你的人生;还有大悲殿,其实此刻我并无印象;也有性空世界,我便不解这为何意;也有寒山书苑——这肯定是看书的地方;也见了无上清凉的亭子,这里风吹来真的很凉,难怪这么叫它;也见了佛光普照的普明宝塔,原来全寺正以此为中心作字型结构排列!其实我还忆起了,我见了智慧幽香似德二词,还被赠送了三本佛教的书,也许是寒山人之作……总之,后来想想,还真和《红楼梦》开始几回的太虚幻境之类有些相似!
      ……
这之后继续回到那有缘之琥珀的身边,即使我此刻并没在此寺见僧人(那是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多在做功课),但我的心早已被那琥珀给牵住了。于是便买下了。
      
问了路人,才得知寒山寺并无夜游的项目,那么夜半也便只是个虚词了,更无法体会当年张继一个持着一颗黑夜里独亮的明月之心夜游寒山、夜泊枫桥的心境了!真是遗憾!
      
于是,我便没打算在苏州城过夜了。出了寒山。
      
到了江边,也就是张继夜泊的水边,见一船,船夫也说无夜泊之活动。我更是失望。不过他见我穿着国家队的足球服,他说:要打上奥运会!可我却说:我水平不够啊。
      
后来想起来,真是不知为何。——其实,作为我的风格,是应该答为国争光之类的话。可我答了水平不够”——这个也许就算是自己哲学学多了,还是物质决定意识了吧!看来,在诚实豪爽的选择下,我还是保守的选择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对我的提醒是,以后需要辨证统一。
      
到这里,既然已经无法真正夜游,无法夜半到客船,那我也就只能选择起程去南京——一来早点赶行程,一来保存自己此时像庄子一样的心境,就在梦中品味枫桥夜泊的美景吧!

楼俊超

——写于200787

      
也许,此时的我,真的是醉了,不是喝醉,而是陶醉——在迷迷糊糊当中和天上飞来的孤独游客张继猛的碰了一下酒杯,然后是一醉一陶然……

后记:
      
其实我知道自己并不是李白,所谓醉酒之后作文章是为了能表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此刻更无心思做作。
文中多有语言混杂的句子,也许是醉酒造成的,为了尊重当时的原稿,不做修改,其实也是为了尽量真实表现自己。
                 

打字时间:2007827日凌晨300左右

————————————————————————

(由于我是直接从以前写的文章里复制的,所以充分保存了当时的样子。现在看看,挺搞笑的,题记根本就不能算作是题记,包括最重要的“江渔火对愁眠”里都出现了笔误,估计是写太快了。)

其实,我对《枫桥夜泊》有这样的特殊感情,或许是因为诗中诗人秋闱落第后夜泊姑苏时的心境和我一个人独自走过来的这么多的坎坷路上的感觉是如此的相似!我虽年轻,可是激情之余也深感现世的喧闹与浮躁;我虽高中,但也失意于自己家里的纷争;我虽有将来做官发财的可能,却早已看透世俗种种功名利禄。可以说,此时我的心,有点像庄子——或者根本就是受他的影响太大了吧?

寒山寺内有人说:如果你是冲着那首诗而来,来是一种遗憾,不来是更大的遗憾。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诗中的意境只存在诗人一刹那间的意念之中啊!这正如谢宗玉在《寒山寺》里所说的,“是的,假若诗人当年弃船宿寺,恐怕就写不出那份意境了,何况是千年后的我前来寻踪呢?既然现实中的寒山寺已充满了世俗杂气,我更应该珍惜心中那份圣洁的意境,以此来对抗俗世粗砺的创伤,就像久抿一杯苦茶,抿到最后,苦味渐失,清爽自然而来。”也大概就是要我“出淤泥而不染”吧!

 

聊完了《枫桥夜泊》,我还不尽兴,我还想再推荐个“捆绑产品”,就是毛宁的《涛声依旧》。以下是它的歌词:

带走一盏渔火   让他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   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   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Music)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   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这首歌,我也有特殊的感觉。楼老师说,这歌是中年人回忆以前生活时常唱的。我虽然生理年龄还很年轻,但是心理的老了很多;不管怎样,我也有以前的生活吧,我也有权利唱唱这歌,回忆一下以前自己的经历吧!

边听这歌,边记录下自己的感觉,这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对于写歌的人来说,这个“真情”该是浪漫之真情。而对于我来说,我想把它解释成是自己留在姑苏城外寒山寺边枫桥畔的一份庄子般的心境。当我也疲惫地想随波逐流时,回来拾起它看一看,能勉励自己继续前行,继续走自己的路!

“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首先听到这句的感觉是,当然是想到了男孩女孩感情方面的问题了。我现在在北京读大学了,离自己喜欢的还在母校读高中的女孩儿距离1000多公里……心里担心,她还过的好么?饭吃的香么?觉睡的好么?学习怎样了,复习的如何了?再过80天左右的时间就要高考了,她能考到自己喜欢的大学么?……我不再多说了。我真的不知道,许多年后,我们能否接受彼此的改变……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楼老师说:“肯定是不能的!”我的心里多了一份失落……要是能像童话故事里所说的,二者最后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那该多好!可是,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我不愿再多想!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句,是我唱的最多的,因为,我总是回忆自己当初金戈铁马、纵横绿茵地的豪迈场面;当然也有回忆在小桥流水边、杨柳依依时,和伊人一起度过美好春光的时候。我想,现在确实是“不见当初的夜晚”了。但是,今天的我,在回忆的时候,更应该把握住眼前的寸寸光阴,好好学习,矢志报国!!!

 

就让千年古月在未来见证我的誓言,就让啼乌为我高歌,就让满天的霜来考验我的意志;还有枫叶,我会记住你火红的颜色,我的心向着你;闪闪渔火会温暖我的双眼。对愁眠,我会思考自身;寒山寺,留下我的心境。

 

就写到这里吧,正好夜半了。

 

 

另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据说唐朝诗人张继重游寒山寺时,又写了一首《枫桥再泊》。诗文是: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就让大家自己鉴赏吧!

 

 

 

 

 

 

 

2008310——11

(夜半,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