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与哲学的关系

(2010-09-24 13:43:27)
标签:

哲学

爱神

苏格拉底

会饮篇

分类: 中西哲学

爱与哲学的关系 

——读《柏拉图对话集》199C212C有感

 

 

 

    第一遍读完这段对话的时候,我心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原来爱神不是神,但也不是凡人,是介于神和凡人之间的一个大精灵。这是由于他是丰饶神波若和匮乏神贝尼娅的儿子,所以既像他母亲一样永远伴随着贫乏,又像他父亲一样永远追求美好的东西,总是既不穷又不富。

 

    这段苏格拉底的颂辞是《会饮篇》三大段的中段,是全篇的精义所在。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和阿伽通的对话与和狄欧蒂玛的对话。在和阿伽通的对话里,他说明了“爱是什么”、“爱神是什么”的问题,包括爱必有对象、钟爱者没有得到此对象、爱情就是占有所爱对象的欲望、爱神不是美的也不是善的。就这样,他把阿伽通的观点推翻了。在和狄欧蒂玛的对话里,他说曼底内亚女人狄欧蒂玛使他明白了爱神是个大精灵、爱情就是占有美好的欲望、爱情的目的在于生育并使美好达到不朽以及达到爱的终极的几个步骤。

 

    我觉得,爱是一种哲学,爱神是一个哲学家,爱情的达到是一种哲学的活动。

 

    首先,从苏格拉底和阿伽通的对话中可以得知,爱某一样东西是由于没有这样东西所以才盼望这样东西。一个人爱一样东西就是因还没有它而盼望它,或者是盼望不仅现在有它将来也有它。而人们盼望的东西,必定是美好的,美好的东西能使他幸福,所以爱是对美好的东西、对幸福的盼望。按苏格拉底的话,凡属于对美好东西、对幸福的企盼,都是每个人心中最大的、强烈的爱。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吴飞老师上课时说的一句话:哲学的目的在于建立美好生活。

 

    其次,从爱神的出生与特点中,我们看出他是一个介于美丑、善恶、有知和无知、神和凡人之间的一种精灵,他既是永远匮乏,但又永远追求美好的东西,从他的身上最能体现一个哲学家的面貌。爱神处于神和人之间,处于有智慧和无智慧之间。所有的神都是不从事爱智活动的,因为他们本身便是有智慧的,因此他们没必要从事;而所有的无知之徒也不从事爱智活动,因为他们无知到了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已经够智慧的了,因此也不会从事。爱神是爱美好的东西的,智慧是美好的,所以必定爱智慧。他作为一个爱智者处于有智慧者和无知之徒之间(由于他的出生),所以他会不断的去追求智慧。而哲学家的一种定义正好是爱智者,是处在有知与无知之间的,所以会不断的去追求探索真知,永远的忠实于从事爱智慧的活动。因此,可以说爱神是一个哲学家。

 

    然后,爱情是想把美好的东西归于自己的一种欲望,其目的是在美的对象中传播种子,凭此孕育生殖,达到凡人的不朽。生育是一种继承和发展,也是一种以新代旧,一直达到不朽。这种生育有两个方面,可以是为了延续肉体,也可以是为了延续灵魂,但后者比前者更伟大,更容易达到不朽。诗人、立法者、教育家以及一切创造者都是心灵方面的生育者。因此,爱要达到不朽,必须通过生育,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灵魂的。只有通过找到美好的对象来进行生育,一方面才能不断繁衍自己的肉体的后代,延续香火,另一方面传承自己的思想、品德。而不朽的概念,是哲学里所追求的终极实在的代名词。因此,找到好的对象与之生育并达到不朽便是一种哲学的活动。

 

    如果一个人一直受爱的教育,按照一定的步骤观察美的东西,直到这门爱的学问的结尾,就会发现一个叫“美本身”的东西。一般地,一个人得先发现一个美的形体,然后再发现第二个第三个,也就是多个,再到一切美的形体;再从美的形体到那些美的行动;从美的行动到美的知识;最后,从各种美的知识上升到一个最高境界,就会发现一个叫做“美本身”的东西。“美本身”这个概念是一个哲学的概念,而这从美的最低级逐步探索上升到美本身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哲学的探索过程。

 

    我觉得,不仅爱是一种哲学,而且哲学本身便有爱的涵义。哲学的英文是“philosophy”,前半部分“philo”是“爱”的意思,后半部分“sophy”是“知”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爱知之学”,就是热爱智慧并不断追求的意思——虽然哲学是永远不能得到公认的定义的,但这至少是一种解法,也是我比较认同的一种。而爱智慧是爱的所有盼望的美好的对象中的一种情况,并且智慧属于最美的东西,因此也就体现了爱。

 

    最后,既然爱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它们统一于什么呢?我认为,它们二者统一于人类的幸福美好生活,或者更上一层,乃至全宇宙的美好生活。爱是企盼美和好的东西,让美的东西归自己所有,让好的品质归自己所有,这样做的目的和所能得到的结果就是能让自己幸福——这样的爱是人人共有的。哲学或哲学家的目的在于不断探索并得到真知,虽然这种真知也许永远都达不到或者穷尽不了,但是他们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去追求。不断的追求就离真知更近了一步(至少相比起从来都不追求真知的无知之徒要好),而离真知更进一步或者达到真知的哲学家本身便是幸福的,更何况哲学活动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使人类或者更高层次的全宇宙尽可能的达到一种相当幸福的境地。在这里,爱与哲学的目的和结果都是同样性质的,因此二者统一于人类的幸福美好生活。但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哲学家区别于智者:哲学家是为了真知,他的爱是伟大的;而智者只是采取诡辩为了自己个人,并且他本身并没有真知,他是狭隘卑鄙的。

 

 

 

 

 

2008-4-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