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困生个案分析以及对策——徐慧

(2010-03-31 10:57:13)
标签:

杂谈

分类: 个案分析

学困生个案分析以及对策

                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学徐慧

学生:薛影  性别:男  年龄:10岁

存在问题

    这学期我任四(1)班的语文教学,薛影是本学期初从农村转来的学生,他的语文基础差,最简单的看拼音写词语都不会,每次测试十分的题别的学生顶多错2、3分他却只能得2、3分。阅读理解和习作能力也较差。

原因分析与诊断

    1、刚从农村转来,由于环境的变化不能适应现在学校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2、因为父母在农村做事,不能经常在身边照顾,同时知识水平有限,也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遇到不会的就丢在那儿不写了或胡乱写一通。我们请家长配合检查的一些项目就不能很好地落实。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零。

3、拼音学得不扎实,所以看拼音写词语不会拼拼音;没有进行过什么课外阅读,知识面较窄,所以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平日积累得少也就导致习作能力差。

4、自信心明显不足,再加之来自农村口音和其他学生有所不同不敢与伙伴亲密接触,难以借此来调整学习上的被动状态。

    根据以上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学生的智力因素没有问题,重要的是没有严格的学习要求,导致基础薄弱。在农村和其他学生相比看不出自己哪儿落后可换个学习环境就明显感到自己的不足。但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他有要求上进的美好愿望,天真可爱,为人质朴。

 

帮教转化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首先要让他尽快地适应新学校。适应老师的各方面要求适应和新同学打交道。针对这点我在开学初布置每一项任务时都问问他明白了没有,还有哪儿不懂的。像作业的格式要求我就让他的同桌或一些优秀而又热心的一些学生一项项教他,直到正确为止。

其次,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那么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生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差生不是定了型的砖,学生再差也有其“闪光点”。所以我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住学困生地闪光点及时的表扬、赞美和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发掘他们积极的潜力。学困生是因为缺少爱,缺少能理解他(她)的老师和同学,所以才在学习上变的冷淡、自信心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针对薛影同学,我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班级内的一些热心同学多的优势,随时给他以帮助。我则时时给他以鼓励,在同学们面前经常表扬他,给他树立自信,鼓励他再接再励。

    为了提高他的成绩,我给他吃“小灶”,利用课余的时间,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锻炼他的意志,培养他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我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刚开始他还没有勇气举手,在鼓励中他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在不断的提问中,他受到了加倍的关注,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少了,后来也可以回答一些需要动脑的小问题了。抓住了课堂,老师的课后辅助就可以减少,他也能学得更快乐了。他进步了,爱和同学玩了,也更爱笑了。学习的兴趣很足,学得也更主动了。原来报听写后的订正总是拖拖拉拉的,现在每次都是他主动把订正作业交给我根本不用催,而且订正得又正确又认真。错误率也降低了,后来的测试看拼音写词语由原来只对两三个变成只错两三个了。有一次测试卷考了90多分。看到他的进步,我真高兴。

    从这个事例中我感觉到,不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对其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1.帮助学困生克服弱点,树立自信心;2.树立学困生在学生中的地位。;3.帮助学困生制定短期目标。教师在与学困生多次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制定近期要达到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需采取的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