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中的“交友”

(2019-02-28 07:38:16)
分类: 读书笔记

《论语》对朋友的论述多次出现,有时称“朋”,有时称“友”,有时“朋友”连用。其中,“朋”出现了9次,“友”出现了27次,“朋友”连用出现8次。《论语》中对交友的论述不限于以上出现“朋友”的句子,其他篇章也有相关论述。《论语》有关交友的内容主要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交友,即交友的目的是什么?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之间通过切磋学问这种方式交往,通过交友来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交友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朋友才能对自己有所帮助呢?

二、交什么样的朋友,即择友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交什么样的朋友,《论语》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两次。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两句都有“毋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大概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说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但这个话在逻辑上似乎有问题,如果每一个人都不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最后的结果是人人都没有朋友。我想,这一种解释应该再引申一下,就是要和优秀的人交朋友。第二种解释是,不和与自己“道”不同的人交朋友,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这个逻辑上能说得过去。所以,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一下,孔子的意思可以概括为,交朋友要交优秀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此之外,《论语》中关于如何择友还有一些具体的观点,但不太成系统。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指出,应该交正直的朋友、真诚的朋友、博学见多识广的朋友,这三种朋友对人的帮助很大。不应该交走歪门邪道的人、阳奉阴违的人、花言巧语的人,这些人对自己是有害的。

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说明,交友应该交优秀的人。

三、如何考察一个人,即察友的方法是什么?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观察他所做的事,走过的路,所安的心境,人怎么能隐藏的了呢?这里孔子提出要从现实表现、历史问题、精神追求等三个方面对一个进行观察,就一定能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看到这句话,让我想到袁世凯。甲午海战后,袁世凯敏锐的察觉到李鸿章大势已去,于是就急急忙忙的转投荣禄门下,这一件事情足以看出袁世凯的品格操守。那么,接下来他背叛维新、背叛清廷、背叛共和,都是顺理成章的,符合他的品格特征。

四、如何与朋友相处,即待友的法则是什么?

如何待友是交友的实践环节,也可以说是整个交友体系的落实部分。在这个方面,《论语》都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1.对待朋友要讲诚信。

这是孔子与朋友相处的第一法则。因为孔子认为,做人、处事、为官、交友都要恪守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对待朋友要真诚。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样的人可耻,我也认为这样的人可耻。可见,孔子不喜欢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3.对待朋友要讲礼貌。

14.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孔子去拜访一个叫原壤的朋友,可是这个原壤岔开腿坐在地上等孔子,孔子认为他很失礼,感到很生气。就说:“你小时候不谦恭不敬兄长,长大了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老了还不死掉,真是个害人的家伙。”说完,感到还不解气,就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朋友之间交往,礼貌是很重要的。记得有一次和一个朋友约好第二天去他家吃午饭,当天我大约11点到了他家,结果他还没起床,蓬头垢面的就来开门了。我看到他的形象,心中有些不快,作为主人他失礼了。当时就想到了“孔子见原壤”的故事,真想拿个棍敲他几下。

4.对待朋友要讲义气。

10.20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孔子的朋友死了,丧事无人办理,孔子说,“我来办理”。办理丧事是意见劳力费神的事,而且还需要花一大笔钱,孔子主动的承担了下来。人已经死了,不可能给孔子任何回报,但孔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对朋友非常仗义,非常够意思。

5.对待朋友要热情。

《论语》开篇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话说的画面感十足,就像一个朋友风尘仆仆的来到主人家,早已在门外迎接的主任面带笑容,伸出双臂,一把拉住朋友的手,往家领。主人的心情特别高兴。人嘛,不管对朋友、同事、亲属或其他人,都要热情一点。生命短暂,就算每天都笑哈哈的,也就3万多天吧。

6.对待朋友要讲分寸。

人在一起相处,绝不会事事意见一致。当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要真诚的建议,和善的引导,如果朋友听不进去,也不要勉强对方。假如过分了,会让自己反受其辱。孔子这个话,并不是滑头,而是人生的智慧。交友的目的是“以友辅仁”,这个“辅”字体现的外在的力量,是辅助,其本人才是内因。故孔子历来主张适可而止,主张相处的和谐舒适,他绝不会勉强谁,强迫谁。这是孔子的一大特点,引导而不强迫。比如,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时,不到他特别想弄明白可一直想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特别想说出来,可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交给他一个方面的知识,而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知识,那就不再教他了。面对学生,如果你不想学,孔子绝不强迫你,坚决不搞“牛不喝水强按头”那一套。故和孔子交朋友一定非常舒服,可以用“如沐春风”来形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暴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