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谈外儒内道的当下价值

(2012-08-07 15:00:45)
标签: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随谈外儒内道的当下价值

                                    

                                            李健钊


    外儒内道,以儒家积极入世,内圣外王的姿态接纳外部缤纷的世界,以道家致虚守静,天人合一的姿态观照内心的充盈不竭,成为千年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对个人命运、人生变局、时势跌宕的普遍准则。儒家思想以修身为基准,对内要求正心诚意,对外要求齐治国家平定天下。讲求外王的首要条件是内圣,而道家思想则将修身与治国合为一处,修身即治国,治国如修身。身是缩小的家国,家国是放大的身,故治大国若烹小鲜,善救人者不弃人,懂得自身修养也就明了调养国家。

有这么一个故事,体现了儒道两家的格局。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在孔子看来最好不过改为“人失之,人得之”,而在老子看来不如“失之,得之”。儒家不问鬼神,不说生死,关注的是社会的人,关怀人的生存与社会秩序问题,思想格局集中于人。道家的思考从天地自然宇宙万物出发,以广阔的眼界、辩证的思维方式思考最大限度的平衡,一种涉及人生乃至社会自然宇宙的平衡。

在当今东西文化的冲突下,如何守住中华文明的根,如何包融一切积极的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明的再度腾飞,都需要人文知识继承者和传播者外儒内道的姿态。中华文明五千年悠长历史,五千年的文字艺术,五千年的古物建筑,五千年的思想精髓,都等待着她们的继承人去传承发展。面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问题,就应该秉持儒家思想,以人为核心,对于中华文明中有利于人民历史发展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明精髓,要加以保护与珍惜。例如先秦百家中法家的变革进步思想,墨家的兼爱理想等等;而对于积极的外来文化,就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接纳,积极吸收其中的精华精髓,使其与古中华文明和谐平等地存在。至于把中华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则应秉持道家思想,从大格局大方向出发,将中华文明发展导向“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的境界,使中华文明能够绵延后世。而在面对吸收其他文化文明时,既要保证其他文化文明永葆生命力,又要以“无为”、“无事”的态度去接纳它们,在保证剔除其糟粕的前提下,使其有自我生存的自由与自我发展的空间,最后将中华文明的腾飞推向辽远的境地。

而就今天中菲“黄岩岛事件”,中国对此的态度也应该外儒内道。以儒家态度积极捍卫中国领土主权,以正义正名之师对阵侵害国家主权之敌人。同时,中国也应该以道家态度看待中菲争端,从大格局着眼,不能因一时冲动发起战争,在看到正义得以伸张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双方利益关键所在。中国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同时更应该保持冷静,思考祸福相依,以辩证、清醒的头脑配合其行动。

在我看来,外儒内道,在以儒家态度主宰外部纷争,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要以道家思想态度冷静思考、辩证分析各种纷争与利益中的关键。以外儒内道观照当下,除了要秉持儒家的积极入世,修身自强外,还要秉持其以人为本的“仁人”思想,关怀人民。至于道家,我们更应该汲取其宏大辽远的宇宙思想格局,领悟“无事取天下”的真谛,对于其“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愚民思想应该采取摒弃态度。

外儒内道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划分为对待外部世界以儒家为主要导向,而内心世界则主要以道家为导向。对于外儒内道,是以儒家为基还是以道家为本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观时待变的态度:世道清明,不妨以儒为基,以道辅之;世道昏暗,不如以道为本,儒学次之;而无论是清明治平之世,海晏河清,还是豺狼当道之时,天昏地暗,我们都应该适时考虑环境的变化。世道一时难以改变,而环境有时却可以通过空间转换来改变,面对各种环境,外儒内道的主次关系应该相应配合调整,切忌一成不变。归纳为一条真理就是: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当下,外儒内道的正确姿态,或者说当下外儒内道的真正价值所在,在我看来应该是这样的:以儒家思想为基准,以道家大格局为延伸,积极引导社会文明走向光明,积极鼓励人们关怀互助,积极促进世界和谐,而对与这整个积极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应该以道家大局思想,顺其自然,不折腾不恶搞,以平和冷静、辩证自知的谦逊态度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社会的前进发展,人类历史的永远向前,必然不能以道家思想为基准,但其宏大的思想格局值得我们借鉴,对于无法挽回的错误,道家的大格局思想无疑对我们越过阻碍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太仓粒米”,面对浩荡的宇宙,想到人生的辽阔,什么样错误也无关成败。

外儒内道,以儒家的积极面对配合道家的大格局思考,无论在大至解决当下中国国内改革带来的各方面问题和中国对外国际关系的层面上,还是小至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问题解决,都有着重要的积极的引领与导向作用。

作为一名正处于各种矛盾冲突下的当代大学生,以外儒内道的姿态看待我们身边的事物,以从容淡定、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幸与不幸,最后收获一份对人生美好看待的充盈不息的内心喜悦,达到“看山还是山”的真正觉悟,这应该就是外儒内道所能带给当下我们的最美好的礼物!               

           

                   (责任编辑 周玲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