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

(2014-01-12 19:59:01)
分类: 语文复习

总复习内容:
  一、词语
   1、要求掌握“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了解“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2、积累下列词语:
    (1)、抄写喜欢的词语:第5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21
    (2)、抄写描写人物神态或表情的词:第18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86
    (3)、和艺术魅力有关的成语:回顾与拓展(八)、日积月累P150
    (4)、竭泽而渔:回顾与拓展(四)“成语故事”P74
    (5)、响遏行云:回顾与拓展(八)“成语故事”P151
   3、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体会加点词的作用):
         理解词语的方法:a、运用工具书;b、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c、联系生活实际 
         第6课课后第2题P25;第11课课后第2题P50;
         第13课课后第2题P61;第21课课后第3题P117。
  二、诗句:
   1、回顾与拓展(一)“日积月累”P15;
   2、第8课《中华少年》P30——33;
   3、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阅读材料”P100——P109;
   4、回顾与拓展(七)“日积月累”P134。

  三、名言警句:
   回顾与拓展(二)、(三)、(五)“日积月累”P36、P56、P96——97。
    有关环保的口号和标语: 回顾与拓展(四)P73。
  四、理解句子:
   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重点词语体会等    
     (1)、联系上下文,注意带点的词理解:第6课课后练习第2题P25;第13课课后练习第2题P61;第21课课后练习第3题P117。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第15课课后练习第2题P67。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第17课课后练习第3题P80。
   (4)、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理解:第18课课后练习第3题P86。
   (5)、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第25课课后练习第2题P138。
  五、阅读:训练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读课文,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抓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入情入境地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要求朗读的:第1课;第3课;第5课;第9课;第11课;第15课;第17课;第18课;诗海拾贝的阅读材料6首诗;与诗同行的阅读材料3首诗;第21课;第23课;第25课;第26课。   

      2、要求背诵的:第1课“背诵喜欢的段落”P4;第5课“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P21;第13课“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P67;第17课“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P80;第25课“背诵课文”P138;第26课“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P141。
    3、资料袋(3次):P80、P138、P141。
    4、阅读链接(2次):P26、P86
    5、成语故事(2次)P74、P151。
    6、课外书屋(2次)P57、P135。
    7、趣味语文(2次)P16、P97。
  六、口语交际
   1、教材每组后面的交际话题:
   (1)、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走进音响世界,选择生活中的几种音响和听音响的录音发挥想象进行说话;回顾交流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P14)
   (2)、汇报交流“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成果。(P35)
   (3)、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P55)
   (4)、珍惜资源,保护环境。(P71)
   (5)、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深的人。(P95)
   (6)、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故事。(P132)
   (7)、介绍身边的艺术。(P149)
   2、课后思考题或选做题中的交际话题:
      第1课课后第2题P4;第5课课后第2题P21;
      第13课课后第3题P61;另外P37的展示台。
  七、习作:
  (一)教材每组后的习作训练:
   1、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写;走进音响世界,选择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回顾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P14)
   2、写演讲稿或读后感。(P35)
   3、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P55)
   4、写建议书。(P71)
   5、介绍自己的小伙伴。(P95)
   6、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P133)
   7、写自己在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P149)
  (二)课文后的小练笔:
   1、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P10)
   2、续写《穷人》。(P43)
   3、选取文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的内心感受写一写。(P126)
  (三)课文后的选做题: 第15课课后选做题就“家乡的土地、资源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八、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专题:轻叩诗歌的大门P98——112
   2、综合性学习活动:P21
   3、课后选做题:第26课课后选做题P141
   4、展示台:P37。


课内阅读(复习课内阅读、资料袋)
课文知识点掌握
  1、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说说理由!
   《詹天佑》:我被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所打动。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詹天佑临危受命,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在强烈的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以及创造才能,提前两年完成铁路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怀念母亲》:我被作者在自己亲身母亲离去时,内心承受巨大痛苦时的情节所打动。作者从小就离开母亲,很少回来,没有很好的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母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儿子一眼,她带着遗憾与不舍离开这个世界,这使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唯有关于母亲的记忆成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慰藉。
  2、歌颂祖国的诗文: 《归根》、《江山如画》;歌颂祖国的歌曲: 《歌唱祖国》《祖国你好》

       近年来祖国或家乡发生的变化: 
    你知道多少祖国建设的新成就:新农村建设,铁路建设,经济发展
    祖国版图上的世界之最:
  3、《穷人》:“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飞这样做不可.”(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唯一的听众》:“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明“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琴充满信心.)
   《穷人》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

      本课的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  (1) 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赞颂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课文在写作上,通过(环境),(心理)和(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课文多处运用省略号,主要作用有:(1)表现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   (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他还有其他的作品:《童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唯一的听众》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绿山墙的安妮》创作于1904年,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还写了另外六部小说《少女安妮》、《女大学生安妮》、《风吹杨柳的安妮》、《梦中小屋的安妮》、《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彩虹幽谷》.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打比方:“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列数字:“……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作比较:“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重点段落背诵默写
   4、由所学课文想开去:《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如果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可再生资源不但不能再生,还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联系到生活中,这些生态灾难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化……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由“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联系生活来谈? 
    “竭泽而渔”来源于历史故事,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意为淘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而应该从长计议,合理规划.想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作文复习:
(一)要求:  

1、 有详有略,不打流水账。层次分明,语句明了,不罗嗦。 
2、多用好词好句好段,情节细腻。 
3、写人时,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
4、学会首尾呼应,开头、结尾点题。 
举例: 1、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写;走进音响世界,选择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回顾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P14)
   2、写演讲稿或读后感。(P35)
      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写演讲稿,一般来说,先要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最后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或向听众发出号召。
   3、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P55)
      作文题目: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双温暖的手,一件小小的礼物,都让人倍感温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题目自定。
作文要求:(1).体现相互关爱的事;(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3).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4).要表达真情实感。(5).字迹书写工整,语句要写通顺,内容要写具体。
作文素材指导:.想象素材: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事情发生的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事情发生的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事件中的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
      根据习作要求,回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自己从书上读来的事。
   4、写建议书。(P71)
指导写建议书。
A.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B.从上面例文中知道建议书有四个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结尾写点带有呼吁性的语言,来激励别人一起来去做。
C.针对同学们知道的不良现象,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的办法?写出来吧? 
      5、介绍自己的小伙伴。(P95) 
      6、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P133)
      7、写自己在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P149)
     学艺经过经历的故事详细描写,可以模仿《我的舞台》
(二)课文后的小练笔:
   1、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P10)
   2、续写《穷人》。(P43)
   3、选取文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的内心感受写一写。(P126)
(三)课文后的选做题: 第15课课后选做题就“家乡的土地、资源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四)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专题:轻叩诗歌的大门P98——112
   2、综合性学习活动:P21
   3、课后选做题:第26课课后选做题P141
   4、展示台:P37。

 模拟考试
 综合复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