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是一门艺术——我的教育小故事
(2011-12-29 23:53:54)
惩罚是一门艺术
惩罚是一门艺术,惩罚可以育人,但惩罚不能代替教育。运用惩罚手段不等于提倡惩罚,教师应以罚促教,做到罚之有理、罚之有度、罚之育人。因此我们在使用惩罚这种手段时,必须慎重,在实验惩罚手段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被罚者心悦诚服,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怎样做到罚之有理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惩罚时,充分认清“行为”与“品行”的差异,“特点”与“缺点”的区别,分清偶犯与惯犯,故意与无意,做到有情有理。实施惩罚需要尊重与信任,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能力、尊严,不要让对方感到难堪。学生犯了错误,教育者应考虑到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原因、影响、动机及认识态度来进行“量刑”,做到有的放矢。记得有一次,我们上体育课,这节体育课的内容是学习运球上蓝的技术,黎明是个身体素质很好的学生,老师教的内容往往很快地掌握了,但是掌握了动作以后他就开始扰乱其他练习的同学。于是我把小组的练习任务交给他来管理,我去其他组指导。一会儿那边却有同学哭了起来,我赶紧跑过去。一个同学很痛苦地躺在地上,一问才知道,原来黎明觉得其他同学太苯了就不愿意教,却等其他人上蓝的时候把球滚到其脚下。这个学生不幸“中球”,他居然还得意洋洋站在一边看热闹。我当时就气急了,我信任你让你指导同学练习你却这样胡来,我冲过去高高地举起了手,但我却放了下来。黎明是个爱面子的人,如果我在同学面前的打了他会怎样?于是我把学生集中起来,让学生黎明自己讲对事故的“看法”,结果在学生的要求下,他向躺在地上的同学道了歉。虽然道了歉,我发现黎明的脸上还是不怎么自在,我知道他肯定是认为伤了面子,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我让他来做个示范,做完示范后,同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然他在同学的掌声中又恢复了笑脸。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惩罚方式,都不能“以暴制暴”,更不能用歧视、侮辱、恐吓性的手段来惩罚学生,这样则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之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产生对抗之举,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