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2010-01-10 17:02:27)
标签:
课题实施方案杂谈 |
分类: 语文教学 |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学校教育现实的需要。
课题提出之前,我校口语交际教学,特别是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教师只是结合教材、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虽有所提高,但是如何引导学生自由、愉快地参加口语交际活动,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交流过程,一直困扰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破解此迷惑,是当务之急,这一学校教育现实,促使我校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来探寻一下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关注教材中的专题训练
低年级的口语交际题目一般是自我介绍、借文具、带路问路、道歉、转述、看病等,教师深入细致的研究每一个专题,制定可行的目标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
2、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每一堂语文课都应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展示和培养的时间和空间。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注重口语交际的引导与矫正。如教师常用的课堂用语“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矫正最好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采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春季,让学生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秋天,组织学生找秋天,谈秋天的景象;冬天来了,交流一下堆雪人的过程和感受;班级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组织“该不该看动画片”的讨论等。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等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开展“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爱国教育活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之后交流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开展有关热点问题(我是铁路小卫士、怎样过双休日等)的讨论等。
4、置身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巧妙的创设交际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师生共同创设与再现情境,给学生提供感性的视听印象,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如:创设护送盲人过马路情景、给残疾人让座情景、护理生病的妈妈的情景,雨天回家与同学共撑一把伞的情景等。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要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1、9—10月:进行前期的理论学习,积累、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研究方案。
2、10—12月:教学实践课
运用创设情境、游戏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并探索其有效性。
3、2010年1月开始撰写论文、优秀案例,资源整理,资料汇总。
四、课题研究的总结
教师:案例或论文一份
学生:优秀学生习作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