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方人在南方 3 (论饮食)

(2009-12-08 10:08:04)
标签:

杂谈

关于南北方的饮食差异实在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吃喝不仅仅是为了活着同时也是一种享受,自然就会津津乐道。在来江南工作生活前也常到此地出差,不过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吃住在酒店却对于南方饮食说不出个一二来。而如今一住已经十载了已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觉(确切说是味觉)

 

有个固定的说法是南甜北咸,南米北面,此言绝对有理,江南这个地方做菜都是有点甜(放糖),刚开始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放糖?久而久之吃得多了也就不去刨根问底因为味蕾已经习惯了,随它了。说到米面那可是南北界谓分明,真正的南方人很少吃面食(偶尔会吃点馄饨)都是以米饭为主,即使吃粥也是菜泡饭。

 

在过年的时候南方人多吃年糕,而北方人一定要吃饺子。虽说南方的年糕也渗透到了北方,但是做法比较单调没有南方人做的那么众多的花样。至于饺子则纯属北方的产物了,现在南方也有了北方人开的饺子店了但是味道也考虑到了南方人的口味改良了许多(好比我在美国吃的汉堡包则和国内的KFC两个味道了)。在除夕的大年夜北方人家里全家人围坐一桌包饺子,东聊西扯,是一项很有情趣的集体劳动。包似乎比吃还过瘾。尤其春节,家庭成员悉数在场,其乐融融;谁若缺席,会让大伙儿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伤与思念。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正如现在的中国人,假如不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定很空虚。哥们姐们,新年钟声敲响之前,一定要赶回家里吃一碗饺子哟。这样的习俗很有人情味的。能遵守的话一定要遵守。等到了点前家里的大人带着小孩子就到外边放起了烟火鞭炮。等到了正零点大家开始吃饺子互相拜年祝福。在南方可能是春晚语言为普通话(东北话)原因很少人看,南方多寺院信奉佛教的人群众多,除夕夜的寺院那可是非常热闹壮观,抢着在零点烧头柱香的人蜂拥而至。有的寺院烧香的人要排队从山上至山下延绵数公里以外,蔚为壮观。除夕夜南方摆年糕,喻示着“年年高升”。听起来顺耳,吃起来,味道也不赖。唇齿之间,能咀嚼出南方稻米天然的醇香。而且因其黏性大,口感独特。江浙人家,大年三十晚上总要在八仙桌上摆一盘年糕,作为供品。

 

我在南方生活这么多年,基本上除夕没有再包过饺子,只是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改革。去年腊月23我的女儿出生,很快就到了春节。除夕那天特意让岳母去市场买来了虾,肉,芹菜和一些调味品开始为除夕夜包饺子,可能包饺子是是惟一一处显示出北方人灵巧、南方人笨拙的地方。即使苏州姑娘(老婆就是苏州人),能在丝绸上刺绣工笔的花鸟,也不见得包得好饺子。北方人,却能将饺子捏合得天衣无缝,有款有型,用熨斗熨过一般挺括饺子之吉利,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其造型,酷似古代作为“硬通货”的元宝;吃饺子,近似于仪式,象征性地在“招财进宝”。另一方面,借饺子的谐音,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寓意。老婆吃了我包的饺子后一个劲的说:好吃,好吃,味道好极啦!看来以后除夕夜即使在南方我也要把包饺子坚持到底。

 

关于烹调方法中国有八大菜系,南边占了绝大部份,流派纷呈,只给北边剩下京菜、鲁菜两个系,严格说来,还是为了保留北方人的粗犷风格才给划出来的,根本不能与粤菜、川菜、湘菜、淮扬菜相匹敌。南方人到北方开餐馆,是丰富和弘扬民族的食文化;北方人到南方开餐馆,不过是让鲜活玩艺儿吃腻了的乡亲们别忘了家常口味,有点象开忆苦餐。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得烂烂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烫得温温的。南方人喜欢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估计SHIT不出;北方人无所谓,光吃肉也能SHIT。喝酒的话北方多喝白酒而南方人多喝米酒(黄酒),喝茶的话南方人饮各种各样的茶,北方人只喝花茶就够了,觉得花茶既香且浓,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是南方人专门放进去骗北方人的。北方人不懂欣赏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龙井、碧螺春,以为太淡,要细抿慢嚼才似乎有那么点味,不适合牛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