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下《新的生命》单元教案课后反思

标签:
油菜花观察雌蕊雄蕊完全花教育 |
分类: 科学下册教案 |
第二单元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1、油菜花开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学难点】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课件。
分组: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单元概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本单元共有7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物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请一位同学朗读单元导语:“春天……”
二、探究过程
1、观察一棵油菜。
(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板书﹚,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3)请同学再说出几种绿色开花植物。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 观察:
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读音。
(2)解剖:
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范: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
解剖的油菜花。
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胶带贴在观察记录表上。
观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个部分。
填写“油菜花的观察记录表”。
(3)交流。
(4)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有四片花瓣。
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1) 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 数数一棵油菜上有几朵花?几个花蕾?
(3)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4)观察一个花蕾;推测这个花蕾未来的变化。
画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变化顺序图。
三、小结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采集各种各样的花,下节课带来。
五、板书设计
油菜花开了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教学后记:
1、关注细节,注意习惯培养。课堂常规的养成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所长,一般的实验操作课,学生都很有兴奋,稍不注意,组织不到位,就显得乱糟糟的,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平时就应该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常规的养成,做到次序井然,收放自如。
2、在学生实验操作时(对油菜花的观察以及进一步的解剖中),对学生还不够信任,不敢放手,没有能很好地引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3、控制好材料,一开始观察一棵油菜花,只演示;观察一朵油菜花,讨论完怎么观察,再给学生材料,最后给学生一串油菜花,推测油菜花蕾的发展变化。
由于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解剖观察油菜花,学生的观察细致多了,有价值的发现也增加了,说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合理的控制了材料,教学顺畅了许多。
学习指导:
☆观察:
1、观察一朵油菜花
油菜花的观察记录
|
数量 |
颜色 |
形状 |
气味 |
其他发现 |
萼片 |
|
|
|
|
|
花瓣 |
|
|
|
|
|
雄蕊 |
|
|
|
|
|
雌蕊 |
|
|
|
|
2、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
这株油菜上有___个花蕾;开了___朵花;有___个果荚。
我推想,它们变化的顺序是:(
☆填一填
1、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______ 、______ 四个部分组成。
2、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______到______。
http://s7/middle/62b4e793g9a0b17674296&690
☆画一画:
请你根据观察画一
画油菜花蕾的连续变化图。
提示:
认识花的生长过程有两种方法:
一是长期观察花的生长过程;
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现象推测花的生长过程。
推测是一种重要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2、 各种各样的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2、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成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花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提示完成花的专题研究,能区分花的相同和不同,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
2、以报告会的形式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形成自觉珍爱生命、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花的专题研究。
【教学难点】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教学准备】
演示:
分组: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单性花和两性花、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顾: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
问题:其他的花和油菜花一样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花。
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的花
二、探究过程
1、花的专题观察。
(1)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制定研究方案。
(2)交流:准备研究的内容;怎样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
(3)供参考的研究专题:
校园里花的种类;各种花的花瓣数量;各种花的萼片研究;花的大小;雄蕊和雌蕊;统计花的颜色;花的香臭等。
(4)研究的方法:数一数、统计、测量等。
(5)成果展现:表格、图示、文字小结等。
(6)讨论观察研究的注意事项:不采摘,不损伤花朵。
2、“花的观察”报告会。
(1)分组汇报。
(2)将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由学生自己制定标准。
(3)讨论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3、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
(1)观察比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说说他们在构造上由哪些不同?
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马蹄莲),有的少雄蕊或雌蕊。
(2)阅读课文,了解不完全花与完全花、雌花与雄花、单性花与两性花。
(3)判断:观察南瓜的两种花有什么不同,分别属于哪一类?观察其他的花,判断属于哪一类?
(4)推测:南瓜的雄花和雌花会怎样变化呢?
4、交流与小结
(1)通过学习,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
(2)在生活中寻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观察花的变化过程。
三、质疑拓展
还有哪些关于花的问题?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观察更多的花
五、板书设计
不完全花与完全花
教学后记:
1、实验材料的“量”要合适。
在进行一些观察实验时,被观察的对象的“量”千万不能太多,不然学生的注意力就难集中,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观察对象越多就越容易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只要确定好“精而不少”的数量,让学生能集中地对观察兑现进行有深度的探究活动。例如本节课中每4人小组提供4~6盆花,而卡片就在实物材料是在很少时才提供。
2、小组的合作要到位。
在一些课堂中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师就要营造出合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例如本节课中课室的环境布置就应该分成小组的形式,让小组内的组员围在一起对花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情况也能及时进行谈论、分析;如果是在室外进行教学时(如生物园),就要求尽量小组一起活动,或者解散前组长进行好明确分工,这样就避免重复观察,节约时间。不管怎样,组长要负责好小组的观察活动的有效开展。
3、教师的指导要随时。
有时候一些教师认为在布置好探究任务后就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自己在旁观察学生的活动,这样就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情况。教师应该融入到学生的小组观察中,充当小组内的“临时组员”,掌握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每位组员的表现,并随时进行指导,让探究活动能顺利开展。不过还要注意指导的“度”要把握好,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学习指导:
☆观察:
1、两种花的比较观察
_______花和_______花的比较观察记录
|
相同的地方 |
不同的地方 |
其他发现 |
萼片 |
|
|
|
花瓣 |
|
|
|
雄蕊 |
|
|
|
雌蕊 |
|
|
2、对花蕊的观察
单性花 |
两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 |
|
只有雄蕊的花 |
只有雌蕊的花 |
|
|
|
|
☆填一填
1、构造齐全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_______,如油菜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_______,如南瓜花。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它们都是______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______花。
☆辨一辨
(
(
(
(
☆选一选
A南瓜花
2、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A南瓜花
3、世界上(
A红
☆你知道吗?
最大的花和最小的花
3、花、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2、雄蕊和雌蕊在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构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长成果实和种子。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发展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
2、按一定顺序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专题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学难点】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教学准备】
演示: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
分组: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开花与结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
(出示: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我们还是仔细地观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观察雄蕊和雌蕊呢?放大镜。
(2)教师在展示台上演示观察过程,学生归纳研究方法。
a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部分——花丝和花药。
b把花药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纸上进行观察。
c再用放大镜观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头。
d用手轻触柱头,观察柱头是否有粘性。再将白纸上的花粉抖落在柱头上,看看柱头是否很容易将花粉粘住。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
(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
(4)全班交流汇报。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示意图或有关课件。
(6)指导阅读课文P28: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提问:你还看到过其他昆虫传播花粉的现象吗?植物还依靠哪些力量传播花粉?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1)发放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的果实并按生长变化的顺序排列。
(2)小心剥开一个快要成熟的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数数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
(3)全班交流汇报。比较各组的数据与发现。
三、总结拓展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植物还有哪些传播花粉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花、果实和种子
雄蕊(花丝和花药)
受精
教学后记:
在课后延伸阶段:我让学生做一个南瓜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对比实验。这个活动时间要持续好几天,由于我在课后没有细心的去留意学生的探究兴趣,当他们的兴趣低弱时,我没有给以适当的引导,使他们兴趣复燃,导致这个活动成功的同学只有一组。因此我们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才能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
学习指导:
☆观察: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雌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柱头三部分。用手指轻触柱头,发现柱头上有_______。
2、观察油菜的果实
一个油菜果荚里有____粒种子;____粒种子并排起来有一厘米长。
☆填一填
1、植物雄蕊的________传到雌蕊上的________上,使雌蕊_______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________和________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2、植物利用________或者________来传播花粉。
☆辨一辨
(
(
(
(
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http://s1/middle/62b4e793g9a0b1fc6dd80&690
☆你知道吗?
无花果有花吗?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演示:椰果,水槽
分组: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实和种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忆: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你发现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种子怎样传播出去的?
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分组观察)
(1)观察成熟的油菜果荚。外壳有什么特点?
(2)轻捏油菜果荚,你发现了什么?与凤仙花比较,推测一下:你觉得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
(3)油菜种子的结构特点:质量轻。
(4)油菜果荚的结构特点:干裂。
2、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1)鬼针草种子的传播。回忆:上山时裤脚经常会粘上什么?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番茄种子的传播。
a发放番茄观察。
b推测传播方法。
c讨论交流。
d类似的植物。
(3)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a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b推测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种子的?
c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d分组设计记录表,测量蒲公英的飞行距离。
e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f还有哪些植物果实和种子的散播方式和蒲公英相似?
(4)教师演示:在水中漂浮的椰果。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4、阅读教材。
三、总结。
水流传播
弹射传播
四、质疑讨论。
种子成熟后,不散播到远处,都掉落在植物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五、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水流传播
弹射传播
教学后记:
课件做得好。把每一个需要的内容链接到主页上,根据课堂需要随时点击其中的一个,课堂内容不会受到课件的制约。
学习指导:
☆观察:
观察对象 |
果实的特点 |
推测传播种子的方式 |
油菜果荚 |
|
|
鬼针草果实 |
|
|
番茄果实 |
|
|
蒲公英果实 |
|
|
☆填一填
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_______传播,如油菜等;靠________传播,如槭树等;靠________传播,如鬼针草等;靠________ 传播,如椰子等。
☆连一连
苍耳
莲蓬
蒲公英
凤仙花
☆选一选
1、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是(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2、根据右图植物果实的特点推测,它是利用(
A、水流 B、弹射 C、风力 D、动物
☆想一想
种子成熟如果都掉落在植物的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
☆你知道吗?
悬铃木的种子带有一顶小小的“降落伞”,借助风力,它能把自己带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很多树木的种子并不像悬铃木种子这样幸运:它们比较重,并且没有这种帮助飞行的结构。科学家推测,它们也有可能被森林中偶然产生的上升气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科学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阔叶林中建立了一个收集种子的塔。这座塔高45米,远远高出森林的顶部。结果,他们在35天中在塔的不同高度收集到了将近5000枚种子。科学家还发现,这片森林中美国鹅掌楸种子一部分种子停留在原地,而另一部分种子“飞”到了数百米之外,少部分甚至“飞”出了1公里之外。
科学家认为,树木种子的这种扩散方式有助于森林的延伸。如果种子完全掉落在树木的脚下,那么森林的扩展只能缓慢地发生在边界上。
5、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
分组: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
讨论: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
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
二、探究过程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4)分组研究。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
(5)汇报交流。
(6)认识种子的各部分(画图)。双子叶与单子叶的例举。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种子
(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发放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3)观察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外形。
(4)解剖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5)汇报交流研究发现。
(6)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三、小结
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蚕豆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质疑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结构上不同,花和受精过程也不同吗
五、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持续观察蚕豆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五、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
种皮
↓
根
教学后记:
有时候真的怪我们的实验条件太差(已经够好了,只是相对于科学家的实验条件来说的。哈哈!)不能让学生用奇怪的方法来证明奇怪的想法。当然也有好处,可以激发学生从现实条件出发设计更为合理的实验方法。
学习指导:
☆观察: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http://s9/middle/62b4e793g9a0b28746858&690
2、蚕豆发芽的观察实验
选10粒大小相近的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两天后放在一个铺有棉花的盘子里,保持湿润。并按表中时间一次解剖一粒种子,注意比较种子各部分的变化,做好记录。
|
第3天 |
第6天 |
第9天 |
第12天 |
第15天 |
第18天 |
胚芽 |
|
|
|
|
|
|
胚根 |
|
|
|
|
|
|
子叶 |
|
|
|
|
|
|
☆填一填
1、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________、________和适当的________。
2、蚕豆的种子是由________和胚构成的。胚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________和________ ;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________ ,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________。
☆辨一辨
(
(
(
(
☆连一连
子叶
胚芽
胚根
☆试一试
设计“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动物的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2、观察青蛙卵孵化的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卵的构造。
【教学难点】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各种动物的卵,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放在透明水槽内的青蛙卵和水草。
分组:一个新鲜鸡蛋和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鲫鱼卵,蚕卵,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种动物的卵。板书课题:动物的卵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动物的卵
(1)出示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小组观察鸡蛋、鲫鱼卵、蚕卵: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3)观察鸡蛋外形:
画一个鸡蛋;
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外壳:你有什么发现?
表面很粗糙;外壳有很多小孔;壳很脆容易破。
这些小孔有什么用?透气。
(4)观察鸡蛋的内部
观察:
打在盘中的鸡蛋:蛋清﹙蛋白﹚、蛋黄、胚﹙蛋黄上的小白点﹚、壳。
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
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蛋壳上有膜。指出蛋白、蛋黄、气室。
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蛋白供给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能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蛋壳有保护作用。
2、青蛙卵的孵化观察指导
(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
(2)讨论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记录表。
(3)学习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透明水槽。水草。
3、小鸡的孵化
(1)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鸡蛋,认识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2)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等。
(3)小鸡孵化的时间:大约3个星期。
三、小结
像青蛙、鸡、蚕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发放青蛙卵
五、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蛋白、蛋黄、气室、胚、壳、膜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
时间:大约3个星期。
教学后记:
学习指导:
☆观察:
1、观察鸡蛋的结构
http://s1/middle/62b4e793g9a0b2c259a00&690
2、鸡蛋外壳的观察
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几种动物的卵
|
相同之处 |
不同之处 |
鹌鹑的卵 |
|
|
鲫鱼的卵 |
||
蚕的卵 |
☆填一填
1、像_______、_______、蚕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________。
2、青蛙卵能在_____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鸡蛋孵出小鸡大约需_____要星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动物是产卵繁殖自己后代的。
☆想一想
鸡蛋里为什么会有一个气室呢?
☆
7、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情景再现,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新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
【教学准备】
演示:动物的繁殖活动视频资料,课件
分组:记录纸,纯牛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回顾:卵的构造。卵生动物。
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活动
二、探究过程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自读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
(2)交流。
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并与子房里的胚珠结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也分为雄性和雌性,当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相结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开始孕育了。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
筑巢,发情,洄游,交尾,产卵,孵化等。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
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软体类各举一种。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 胎生与胎生动物。
自读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
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2)哺乳。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回忆动物哺乳的情景。观看动物哺乳的视频。
观察纯牛奶。说说哺乳对新生命成长的优势。
(3)交流。
(4)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3、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几种方式。
(1) 列表(小组活动)。动物名称,繁殖方式。
(2) 汇报交流。
(3) 介绍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术。阅读P39—40资料库。
三、小结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四、质疑与讨论
(1)教师质疑: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2)学生质疑。
(3)讨论。
五、板书设计
7、动物的繁殖活动
﹙产卵孵化﹚卵生动物
哺乳
植物繁殖--﹙受精﹚--动物繁殖
克隆技术
教学后记:
学习指导:
☆填一填
1、雌性动物产的卵只有在和雄性动物的_______结合之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2、像_______、_______、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它们一般都用_______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3、分分看:
孔雀、大熊猫、华南虎、燕子、金鱼、老鼠、鳄鱼、恐龙、蜜蜂、人、鲸、企鹅
☆想一想
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写一写
你已经观察了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请你以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为主题,写一个小故事,或者小童话,或一首小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拓展阅读
动物的卵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