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一农民进城,碰到一帮文人正在一起“之乎者也”地高谈阔论。老农听了半天,弄懂了“相公”的意思,对什么是“令尊”没整明白。
农民离开了那里,还在心里琢磨。这时对面来了一位像是个有学问的人。于是老农急忙走上前去请教:“相公,请问'令尊'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此人果然是个酸秀才,但是心地不太良,平时喜欢捉弄人。于是便告诉老农:“'令尊'二字,是对人家儿子的称呼。" 说完还偷偷冷笑,以为赚了大便宜。这位农民却信以为真,心里非常高兴。人一高兴就聪明,马上活学活用。便非常客气地对秀才说:“请问相公,您家里有几位‘令尊’啊?”秀才一听,顿时脸色发青,但又不好发作,只好应付道:“我家里没有‘令尊’。”农夫听说秀才没有儿子,特为其难过,便很诚恳地说:“相公家里没有‘令尊’,我倒有六子,送两个给你当‘令尊’吧!”此言一出口,秀才差点气呕!
这真是:秀才想欺老实人,误导‘儿子’是‘令尊’;老实之人并不笨,活学活用用‘令尊’;你家既然没‘令尊’,平时肯定不开心;我家倒是有六个,送俩给你当‘令尊’!
谢博友空山赠打油诗点评:
秀才本事真不小,
持才傲物人品孬;
错把老农当草包,
石头砸了自己脚!
谢博友流言随风赠打油诗点评:
秀才坑人暗自喜,
以为赚了大便宜;
哪知农民送令尊,
管儿叫爹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