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径山诗

(2016-10-05 20:30:11)
分类: 读史启智

天启《径山志》卷之九·偈咏(二)

径山诗

祖铭,第五十一代古鼎禅师,五言古七首

《宿徑山娑羅林》(二首)

髙齋宿層巒,無眠振衣起。

歷歷夜方峭,婉婉情自羙。

濃露濯桂花,清香襲庭几。

林曠鳴籟隐,空淨停雲徙。

萬事坐若遺,静極到天理。

舉目注秋江,凉月薄如水。

閒霄散積抱,淡然得心妙。

蛩泠暗響流,燈静寒光掉。

星河界明滅,崖溜落淵奧。

林風来朋朋,吹我形影吊。

浩歌弄夢月,髙樓入清照。

堆珠一名鉢盂

天勢下凌霄,坐使萬壑趋。

元氣結巒岫,狀此大寳珠。

忍殿護釋梵,鼓鍾殷入區。

大人一名天显

五髻上雲雨,鎮踞何春容。

具此大人相,題為大人峰。

偉哉天地間,萬象同擴充。

鹏摶

峰勢来大鹏,鼓此垂天翼。

培風夲無待,適兹造化力。

何須問天池,在在六月息。

宴坐

杉松太古色,不例春與冬。

道人此宴坐,一念萬刼融。

不特座燈五,等了諸法空。

朝陽

二儀開幽漠,日月臨下土。

萬物麗髙明,此峰正當午。

堂堂大坐人,兩眼空寰宇。

山中五峰傳之久矣,然指者不一。今訂其是,去其非,因各賦一詩,庶来者不待問而知也。時至正庚寅十月,徑山祖銘書。

僧声,字九皋,七言律二首

次韻寄徑山以中和尚

山川楼观总丘墟,双径还成化佛居。

四海重修与地起,群龙仍护梵天书。

野猿拱笔诗成后,玉女焚香定起余。

大觉昔承天子诏,解知山体本如如。

其二

东南地上绝尊荣,国一重来更有情。

一院秋风萝葡老,满山风雨苾蒭生。

他方弟子来傳法上國公卿尽慕名。

繞繞花雲圍晏坐,予生自媿老于行。

 

宗泐,第五十五代季潭禅师,台州人,律古绝六首

《晓晴流止亭看岩下眠云》:

非烟非霧曉濛濛,萬象都歸一氣中。

深似海時初歇雨,白扵綿处不随風。

得間漸有還山意,偃卧寧無澤物功。

亭際老僧来倚檻,只疑下界頓成空。

 

《法华寺山房为昙公赋》:

山房白日静,政对五莲峰。

猿坐沼边石,鹤巢檐外松。

开门无客到,深径有云封。

座冷千林雨,香残夜半钟。
道情甘淡泊,身计得从容。
莫恋一枝稳,鸟飞无定踪。

《长偈送印无相还径山重盖国一祖师塔院兼简海印老叔和尚》:

来無所從,信脚踏斷槎枒峰。

去無所至,一口吸尽龍淵水。

不来不去又如何,機先勘破迦葉波。

須彌卓,海水立;木童拍,石女歌。

道人夲来無所住,一種平懷仍旧去。

喝石巌前架樓閣,井底蓬塵話重舉。

有為法與無為法,體用全彰無不別。

國一髙風天下聞,徑塢禅叢冠吳越。

昔我峰頭継席時,忍見祖塔何歌危。

道人不日還旧觀,森羅萬象同掀眉。

方丈老人今碩匠,雲月溪山遠相望。

不學江西馬簸箕,千里令人寄圎相。

 

《寄径山南石禅师退居大安》:

徑塢荒凉正下秋,老師砥住兀中流。

一新門戶龍神喜,何事忽忽即退休。 

竹箆放下便抽身,妙喜菴頭去結隣。

山上鯉魚打勃跳,誰知井底輥蓬塵。

凌霄退席皷三撾,去住渾同眼底花。

何日到京重叙旧,慇懃意不在香茶。 

明本,号中峰,钱塘人,赞四首。附:元至治壬戌行宣政院虚径山席,强师主之,师不就,结茅中佳山终焉。

《密庵禅师》

投机以句,顶门廓彻。唯破沙盆,万古一杰。

《无准佛鉴禅师》径山三十四代

用文武火,行密化周。

凤毛麟角,一网齐收。 

《晦机熙禅师》径山四十六代

面如临济三角,心似妙喜空廓。

坐断大雄峰高踞。

慧日阁自径山而至仰山,旨受尊卑之束缚。

是风动幡动心动,黑漆竹篦难凑泊。

《虚谷陵禅师》径山四十七代

面冷如铁,发白如雪。

起集云万古法幢,追凌霄三世遗业。

奔走象龙,扫空魔孽。

佛祖不敢正视,天人咸被慈摄。

我尚隔岭望余,惟见昙华开五叶。 

仁行中,未详,七言律一首

《次韵象原怀径山》

苍苍乔木五峰齐,十载江湖忆旧栖。

丘壑芝兰香雾里,金银楼阁彩云低。

秋风怅望辽天鹤,夜雨悲凉冢上鸡。

但得闲身各安健,会寻石壁洒新题。

 

梵琦,字楚石,象山人,五、七言古律七首

《送径山空维那》

井底蓬尘山上鲤,大家坐听炉边水。

三登九到不惺惺,少室谁云有皮髓。

此事将心谩度量,山河为汝长敷扬。

虚空闲口笑不已,露柱灯笼争放光。

兴化打克宾,丛林俱鼎沸。

须是金毛狮子儿,一声哮吼托沙地。 

《题径山》

五峰之势欲东垂,当寺一峰如覆杯。

高极上通闻笑语,断崖终日见楼台。

下方凤舞千山去,绝顶龙分两道来。

却忆坡仙三百载,壁间诗句逸风雷。

 

《送弘藏主还径山兼东西白首座》

上上上上到,最高高处望。

望见青山起白云,云山出没如波浪。

大华藏海知几重,重重围绕凌霄峰。

须弥绝顶只这是,耳闻迦叶敲金钟。

百千万亿四天下,信手拈来无一把。

束作龟毛一管笔,经头一字如何写。

写得分明说得亲,还他眼目人天人。 

《送明禅人往参径山兼简古鼎和尚》

近离何处来,曾到此间否?

不许俊衲僧,人前乱开口。

天宁拄杖子,未免劈脊搂。

决不至三十,但打二十九。

留一棒自吃,诸方若为剖。

凌霄老宗匠,管取横点首。

不作野干鸣,亦非师子吼。

若人会此意,堪续牟尼后。 

《送径山英首座归鄞》

凌霄峰头第二座,摩诃衍法曾明破。

百非四句俱已离,白雪阳春有谁和。

直得含睴亭跳上梵天,东坡池吞四明山。

蓦然倒骑佛殿出门去,棋盘石任苔痕斑。

君不见,寒山子归太早,十年忘却来时道。

又不见,明觉老无处讨,

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 

《送径山一藏主》

一大藏教闲葛藤,尽大地人跳不出。

梦庵本是奇衲子,夜半扶桑吐红日。

拈起凌霄峰顶茶,却是洞庭湖上橘。

三千世界庵摩勒,放开捏聚谁能诘。

松风涧水自谈玄,却笑区区论权实。

权非权,实非实。

白云道个钵啰娘,带累儿孙空受屈。

《贺径山永首座》

摩诃衍法若为宣,五髻峥嵘高插天。

一喝虚空成粉碎,重提佛祖旧因缘。

分明剑向眉间挂,岂待瓢从地上旋。

弹压满堂龙象众,方知法社有英贤。

堂益,元,未详,七言律一首

《题径山》

攀蘿捫石上崔嵬,為訪名師特到來。

碧眼望穿紅日際,青鞋蹋破白雲堆。

松濤振壑鳴天籟,瀑布舂巖動地雷。

好境自然塵世別,何須海上覓蓬萊。

僧祥,第五十九代止庵禅师,杭州人

《题雨篷》

岩头茅屋两三檐,宽窄其如一钓船。

几树暮鸥篷底看,一瓢春酒雨中眠。

旧愁无复来心上,新梦何由到枕边。

我亦江湖钓竿手,菰蒲丛里住多年。

 

普庄,第六十代呆庵禅师,台州人,七言绝五首

《龙河遇敬庵禅师出示涂毒和尚真迹用韵为赠》

箭峰相直解南机,自是情忘取舍时。

截断从前闲露布,龟毛拈得笑掀眉。 

蓦扎相逢笑日边,布单欲卖不成钱。

诸方遍历浑闲事,佛祖原无一法传。 

道情亲密世情疏,方外交游个也无。

笑索梅花寒共语,一轮明月伴清孤。

远随彭蠡下扬州,一叶扁舟逐水浮。

自断神仙东海上,钓鳌谁复置金钩。 

半生踪迹水云乡,两处曾升演法堂。

喜有睦州遗范在,闲房独坐破绳床。 

文绣,第六十二代伯蕴禅师,苏州人,七言律一首

《敬庵禅师见访北山松院叙旧次韵》

承召修书蚤识翁,超然才调自堪从。

泰山兀兀群峰绕,沧海茫茫万派宗。

言谓有言成滞碍,妙知无妙绝研穷。

近蒙远访吴城里,拍手松间一笑同。 

宗净,第六十五代月江禅师,金华人,七言绝二首

《京师问径山之胜老子倦答示之以偈》

天下丛林数径山,贞珉墨迹枕高寒。

苔封文字迷消息,错杂从教着眼看。

 《退居东堂偈》

坐断凌霄已十年,匡宗论道只随缘。

于今休去便休去,啸月眠风乐自然。 

僧顷,第六十七代西畴禅师,会稽人,七言律一首

《住径山作》

千斛担子上吾肩,道德荒芜愧昔贤。

得坐披衣无法说,联芳续焰有灯传。

含晖亭古存余景,喝石岩高蔼瑞烟。

愿汲龙渊一勺水,为云为雨沃枯田。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