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始建的东涧古桥
——高僧云峰妙高与东涧桥
位于径山洞桥自然村人家背后的东涧之上,有一座小小的石拱桥,横跨于径山古道之上。
东涧桥长仅五米左右,宽三米左右。此桥南北拱圈上沿均刻有楷书“东涧”二字。在桥孔东侧拱券中间刻有“岁在已丑九月吉辰,径山云峰妙高鼎建”等纪年文字。据此我们可知,东涧桥始建于元太宗至元二十六年(1289),出资建造者是当时径山住持云峰妙高禅师。
云峰妙高(1218-1293),净慈偃溪广闻禅师之法嗣,福州长溪人。祖上世代以儒为业,少时嗜书勤学,有出家志,从吴中梦泽禅师受具足戒。之后,开始游方参学,先后礼谒过痴绝道冲、无准师范等禅德,最后投偃溪广闻禅师(浙翁如琰禅师之法嗣,佛照德光禅师之法孙)座下。妙高禅师出世后,一度住南兴(今广东肇庆)之大庐、江阴(今江苏江阴)之劝忠等道场,后奉朝命移住蒋山十三年,座下徒众五百余人。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军渡江,南宋王朝大厦之将倾,蒋山道场亦遭兵难。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妙高禅师移住径山。
当时径山寺刚遭火劫。禅师率众戮力兴建,不久即复旧观。可是第二年春天,寺院又遭回禄,一时全寺僧众无不惊骇。
妙高禅师喟然长叹道:“吾宿生负此山,吾偿之,勿忧。忧诸人不解狗子无佛性耳。”意思是:寺院烧掉了他不担忧,因为可以重建,他担忧的是众僧一生修行而不能开悟。
于是他又率众竭力营造,直到至元二十九年(1292),才将径山寺修复完毕。在修复寺院的同时妙高禅师从未放松对信众的钳锤和接引,坚持晨夕禅修,所以,尽管生活艰苦,但前来山中参学的信士仍不绝于途。
至元三十年(1293年),有人请妙高禅师讲一讲生平行履,妙高禅师笑道:「衲被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说完,便奄然迁化,享年七十五岁。
而至元二十六年妙高禅师建造东涧桥,正是径山寺被火以后正在重建期间。
所以这座始建于元代的东涧古桥,从妙高禅师建造至今已经历725年风雨岁月了。

径山洞桥自然村人家门前的东涧桥


(东涧桥东堍连接着的古道,往北折东即为直岭,可至双溪)


(拱券石上刻着的纪年文字)






(北侧的桥名)

往北折东的直岭古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