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象鼻分明饮玉河

(2011-08-23 21:08:59)
标签:

范成大

漓江

b4

象鼻山

桂林山水

分类: 行走天下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桂林象鼻山

 

    这次桂林之游的最后一站,我们选择了游览“象鼻山”。

    从宾馆出来,在中山中路“崇善米粉”吃了正宗的桂林米粉。然后问明了道路,步行前往象鼻山公园。从中山路向南三百多米,拐入通王城的那条路,从西面榜眼门进入,横穿王城,出东面状元门,再走二百多米即到了滨江大道,沿着漓江边的人行道向南。途中经过解放大桥、漓江剧院、喜来登饭店,步行约一点五公里。即到了象鼻山公园的北门。因天气阴晦,眼中望见的整条漓江,和江对岸的七星岩都是阴沉沉、雾蒙蒙的,让出游的我们也提不起精神。

 

象鼻分明饮玉河
(解放桥,对岸山影即七星岩)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刚在公园大门口“象鼻山”刻石旁照了二张相,天忽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赶紧躲入旁边那家金江茶吧边的阳台去避雨。十多分钟后,大雨骤停,我们方才购票入园。

    “象鼻山”是桂林三座名山之一, 因山形酷似一头豪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象山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资料记载: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水月洞紧靠江边,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是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漓江水流贯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 景致极佳,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

象鼻分明饮玉河
 

    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山靠漓江一侧。此图载于网络)

 

    《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

    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

象鼻分明饮玉河
(光绪戊戌纪年的刻石“浣月”)

象鼻分明饮玉河

    洞内外崖壁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的《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乐平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赏之”。

    岩洞入口处,有二处记载漓江洪水水位的刻石标识,分别记录了一九五二年,一九八七年桂林的洪水水位。

象鼻分明饮玉河
(洪水水位记录)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曾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建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塔上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

    在进入云峰寺的东侧腰门旁刻有一幅楹联:“半壁江山空有泪,千秋功过岂由天”,落款竟是义乌金鉴才。

象鼻分明饮玉河

    金鉴才,字明斋,更字明庐、明甫,号白峰。1943年生于浙江义乌,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后又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业于潘天寿、吴茀之、沙孟海、陆维钊、诸乐三、朱家济、方介堪诸名师,又尝问业于张宗祥、韩登安先生。曾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兼国画研究室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杭州吴山书画院院长。现为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擅长于书法篆刻、大写意花鸟画,喜吟诗填词,才思清畅。在如今艺术大师凋零的杭州城,倒是一位认真做学问的先生。

    在云峰寺的西面有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开元寺。据说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一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

    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令中外游人流连喜爱。尤其是喜欢文史的朋友真的不应错过。

    

    据说,桂林还因了这著名的象鼻山,与同样有一座象鼻山的法国诺曼底的埃特尔结成了姐妹城市。 象鼻分明饮玉河

象鼻分明饮玉河
(法国象鼻山。以上二幅图片下载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