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东岸那座“沾驾桥”的故事
“沾驾桥”,位于距塘栖古镇三九路程的京杭大运河东岸沾桥街上,桥建于清代。桥东西向横跨于沾桥港上,西距大运河不足一千米。历史上此桥东西两侧都是店面房,如今此桥东侧仍是沾桥市集的中心。
“沾驾桥”是一座单孔拱顶石环桥,桥长约十五米,桥宽三米,桥高在五米以上。此桥两边各有石级十一级,桥顶左右均有宽厚的护栏石,桥正中石梁上刻有“沾驾桥”额。桥两侧石柱上刻有两付桥联,由于2004年紧贴古桥南侧建了一座公路平桥,遮挡住了古桥外貌,所以无法拍摄南侧桥联。据《余杭古桥》一书记载:该桥南侧桥联为:“北往南来均沾利济,水将山绕税驾凭临。”而北侧二条桥联的上部字迹,不知是人为还是岁深月久石质风化,字迹均已漫漶不清,都是只能看清下面四个字,系:。。。水接星槎,。。。山标月柱。
此沾驾桥,当地民间有一传说:乾隆皇帝初下江南时,曾圣驾光临过此地,当时正是南方雨季,春雨绵绵,运河边乡间小道泥沾如胶,沾住了他的乘轿,故名此桥为“沾驾桥”。
古都杭州,历史上有孤、寡、鳏、独四座小山,除了孤山在西湖岸边外,其余三座均在杭州城外的余杭境内。其中塘栖“沾驾桥”北面不足二里,即是四山之一的“独山”。
独山一名钵盂山,又名金鳌山,相传,乾隆皇帝来沾驾桥就是为了登这金鳌山。
独山高约数十丈,方圆二里。脉连皋亭,而耸出一方,所以从大运河中南来北往的商旅行人远远就能望见林木葱茏的独山。从山上下瞰横溪,回环皆水荡。一派南国田园风光。山北有巨石,状若虎踞,人呼大石岩。冬月过此,寒鸦古木,不胜荒寂。明代有隐士陆氏居此。绕屋老梅数百本。名“万玉轩”。其东北不远即是著名的白鹤古渡。古时塘栖文人春天常来此处赏梅观桃。留下了许多诗句。
明代夏与诚有《题万玉轩》诗:
暗香疏影句能传,暮景空林色最妍。琼馆梦回春似海,琪园坐对日如年。
娟娟霜月将三五,灿灿冰花逾十千。独鹤归来风动处,霓裳小队舞群仙。
孙治有《过独山陆氏》诗:
曲水临蓬径,横山隐晚花。壮心思越石,雄辩折田巴。
剑引浮云尽,杯深溪柳斜。著成新语在,迟暮莫长嗟。
清洪昌伯有《同夏超墅先生子松同年,由白鹤渡至独山看桃花用辘轳体》诗:
撩人好景十分妍,渡口桃花大半含。叶叶卷舒逢雨后,枝枝浓淡占春先。
且迟几日开才遍,虚过今朝心所甘。安得山家容我住,东边饱看到西边。
如今,古老的沾驾桥已成闹市尘廛,独山的美丽幽静也已不再。
“沾驾桥”西面的大运河畔已建成杭州内河最大的货运码头。而“独山”东侧更已成为“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的出入枢纽。

(古沾驾桥与近年新建的水泥平桥。)



(从沾驾桥西侧拍古桥。)

(古桥北侧。)

(北侧桥额。)

(南侧桥额。)

(古桥南侧的新桥。)

(古桥南侧河港。)




(。。。。。。水接星槎)

(。。。。。。山标月柱)

(沾驾桥北侧河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