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天目山大仙顶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走天下 |
登东天目山大仙顶
己丑年暮春,吾与三五同好有东天目之行,目的是攀登其主峰大仙顶。
据有关资料记载,天目山由东西两山组成,两峰对峙,相距10多公里。西天目高1506米,东天目高1478米。两峰之顶各天成一池,如双目仰望苍穹,远古取名“天眼”“浮玉”,汉代始称“天目”。
东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距临安市区25公里,东距杭州68公里。其
海拔1479米的主峰称大仙顶。天气晴好时能看到六和塔。
据去过的朋友说,东天目山较之西天目景色略胜一筹,因其天成东西两条瀑布,给东天目山徒增许多灵气,丰水季节几可与匡庐飞瀑媲美。东瀑自香庐,龙须两峰之间的龙池飞奔而下,跳珠溅玉,响声震耳。西瀑从二仙顶峡谷九曲而下,窜入虹桥,狂欢而去,名曰“西岭垂虹”。
东天目山与西天目一样多大树,此外云海是一大奇观,攀东天目揽胜,常有云雾缭绕,生出无穷变幻,而吴越山水皆在虚无漂渺的云海中。
我们是从五里亭开始爬山的,沿天目古道,过梅公桥(20年代京剧大师梅兰芳曾来东天目,此桥为纪念梅兰芳命名。)至昭明禅寺,穿过寺院前面大片的参天古柳杉林,又沿寺院西侧转入另一山谷,约行一公里许,至“白云窝”。从白云窝上去即是“分经台”,传说梁昭明太子萧统在此地标注佛门法典“金刚经”。
分经台以上已无人行步道,只有一条樵夫药农踩踏出来的林间小道,山道陡峭,树林深茂,千年古松郁郁葱葱,挟道而上,只见野杜鹃盛开,密林翠竹丛中鸟鸣声声。
从分经台至二仙顶约有五公里多路程,高度约有600多米,其中约有四公里多几乎全无道路,十分险峻陡峭,攀登之时不免要手足并用,好在上山前每人都带了一根竹棒,借力不少。
《这张照片岩石下面有一水池,即是“天目”后面远处是二仙顶一侧。》
《大仙峰顶的玛尼堆,是东天目主峰最高点。》
又爬了二十多分钟,中间绕过已被人搭上茅蓬的天目泉水,又攀爬上十多米高的巨大山岩终于登上了东天目山主峰大仙顶。
极目四顾,西面稍高一些的山峰,正是西天目山的顶峰仙人顶。望北是连绵起伏的天目群山,往东面能清楚地看到天荒坪的天池。南面是踩在我们脚下的群山,坡上大片野杜鹃花开得正艳。山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近三个小时爬山的劳累飞到九霄云外。
明代吕水山有“登超山绝顶”诗。颇与此番登大仙顶情景相合,吾今录之,以作此博文的结语:
春尽山行载酒瓢,松声携我上岩峣。
排空怒石崩云出,径转新亭接巘高。
一坞浓烟藏虎豹,半天清响落萧韶。
振衣独立浑遗世,极目苍茫江山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