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2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统考首场影片《再说长江》

(2012-01-02 16:03:44)
标签:

转载

河南2012年编导制作统考首场电视片 《再说长江》真情寻找(二):李曦

《再说长江》真情寻找

 

  作为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一项重要内容,“《再说长江》真情寻找”活动已经全面启动——寻找那些曾经在《话说长江》中出现过的人物,听他们叙述20年间的人生故事,寻找20年来中国伟大变革的历史印迹,为历史留下一份活动的影像。

 

  人是社会的缩影,人的变化折射了社会的变迁,而记录人的变化,也就是见证变革的时代。2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曾经在《话说长江》中出现过的人物,如今又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那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如今该是风华正茂的有为青年;曾经在江上捕鱼的渔夫,不知今年年景可好;乡村质朴的腼腆农妇,如今是否还在为生计而忧愁满怀?茶馆中的说书人,是否还在继续摆着“龙门阵”,讲着《三国演义》的精彩传奇,说着天下兴亡的危言大义?

 

  从《话说长江》中遴选出的这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使一段段历史定格,成为永恒而真实的瞬间。按图索骥,找到他们其中的每一位,听他们叙述20年间的人生故事,这不仅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更是一种理智的收集,从中会生发出许多发人深省的思考。

 

  如果你是照片中的人物,如果他们就生活在你周围,请即刻与剧组联系,他们会立即出发,去核实,去求证,去记录,于《再说长江》中,你或许会再次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河南中视艺考编导播音独家资料

http://www.cctv.com/science/special/C15832/20060628/images/1151486131968_lx_r.jpg

在重庆长江大桥上晨跑的李曦

    记者:您还记得当时是什么一个场景,让当时跑步的你被镜头捕捉到,使你与《话说长江》结缘的呢?

    李曦:那是1980年,我10岁,正在重庆业余体校的游泳队学习、训练。当时《话说长江》剧组希望在重庆找一个在长江边长大、会游泳的小孩,当时来我所在的游泳队进行寻找,我恰好被选上了,因此参与了20年前的《话说长江》的拍摄。

    记者:当时参与拍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李曦:因为当时年龄很小,拍摄的一周时间内,我不用去参加训练和学习,所以最深的印象就是好玩了。而且80年的时候,能参加电视拍摄的机会还是很少很少的,所以这个经历在当时是让周围的小伙伴羡慕了好长时间。后来电视里的播放的时候,家里人都围着看,是我在长江大桥上晨跑的一段,当时看到了,也就看到了,没有特别的感觉。

    参加完拍摄后,后来到了18岁进入了四川省省队,又做了8年专业体育,然后参加第七届全运会,最好的成绩曾经排到全国第二名。之后转业下来到地方做教练。再后来,我就自己出来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开始创业之路。

    记者:《再说长江》是怎么找到你的?

    李曦:当时我在外面出差,是我叔叔无意中看到真情寻访活动中登了20年前我那张晨跑的照片,才得知中央电视台在寻找当年曾经参与《话说长江》拍摄的人。家里人都知道我参加过,他们打电话给我,帮我和《再说长江》剧组联系上了。

http://www.cctv.com/science/special/C15832/20060628/images/1151486553781_lx1_r.jpg

今天的李曦

    记者:当时找到您的时候,您和家人是什么心情?

    李曦:我当年是一个10岁的小孩,现在我成家了,并且有了一个小女儿。所以这次《再说长江》节目中,我和我的女儿一起参与拍摄,还让我女儿在节目中表演了一些她练习舞蹈的镜头,今昔对比,让我感慨很多。

    记者:那您《再说长江》中参加拍摄了哪些镜头?

    李曦:导演希望我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人吧,以我的经历带着观众一起回顾重庆、回顾长江这20年的历史。我又一次在长江大桥上晨跑。

    记者:时隔23年,您能前后两次都参与了中央电视台长江节目的拍摄,您有什么感想?您觉得,长江这20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李曦:我觉得真的是一种机缘巧合的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生活变好了,这一体会是非常直接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