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62b2393eg76d4ae0344a2&690
渼陂古村的地名取自村边叫渼水的小河。渼陂古村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800
余年,村民都姓梁。宋元时期,梁氏按古代宗法制度修建祠堂、制定族规,形成了一套尊祖敬宗,强化族权的宗法制度。到了明朝中期,为适应时局的发展,村民开始从事商贸活动,到清朝时期,他们在附近一带已经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渼陂历经数百年的社会动荡,幸运的是地处凌霄山脉的边缘,始终未造成大的损坏,全村因位子闭塞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发展之中。略呈S形d的陂头街在清代有店铺108家,至今从依稀可辨的商铺招牌中仍能感觉到当时商贸的兴旺。长800余米地陂头街至今仍保留着晚清时代的韵味。据老乡说当年电影《闪闪的红星》就在这条老街取的景。
渼陂村有祠堂数座,最宏伟的当然是梁氏宗祠———翰林第。梁姓是村里的大姓,梁氏宗祠当然也是村里最引人眼光的建筑。这幢建筑最早建于宋代,后来经过多次重建,至今依然显得古朴雅致,雄伟壮丽。祠堂飞檐高挑,是二层三进的砖木结构,高大的斗拱依然有着当年的气势,据说这里曾有着精美的雕刻梁托,但都在动乱的年代中被破坏掉,想起来确实可惜。只有在中堂的墙壁两侧,写有“忠、信、笃、敬”四个大字,每个大字都有两个人之高,那种气势足以令人震撼。在祠堂里,每根柱子上都写着蕴意深远的对联,深浓的文化蕴味从中流露出来。
走进渼陂古村很少看见人群,中青壮年在70年代末就开始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妇孺儿童和老人。
村头的翰林第祠堂
http://s12/middle/62b2393ega44f3e9de23b&690
陂头街
http://s1/middle/62b2393ega44f3fef5440&690
村民还是过着传统农耕的生活
http://s5/middle/62b2393ega44f411d7044&690
\
村里的孩童,下课还捎带农具。
http://s12/middle/62b2393ega44fabfb125b&690
村子里人少也安静
http://s8/middle/62b2393ege6b2f28cf6c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