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乱弹之团购

(2010-06-26 14:27:25)

  团购网站风生水起,对团购的前途各有理解,尝试在新传播技术下对其进行一些推理。

   团购网站与传统团购是否有区别

  团购,也叫集采,是团体购买和集体采购的简称,是将具有相同购买意向的零散消费者集合起来,向厂商进行大批量购买的行为(维基)。消费者在与商家的交易谈判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取成本较高,采购数量等原因,消费者的议价筹码有限,与商家的议价处于不利的地位。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集中在一起,有利于信息的收集,较多的采购数量增加了议价筹码,商家也会由于可以迅速的增加销量,薄利多销,也愿意在价格上给予优惠。因此,组团购买能够快速的提高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得到较好的交易结果。

  sns社区的出现和发展,聚集了大量的网友,网友拥有很多的表达机会,也可以快速的把自己的消费需求通过社区来表达,当有同一消费诉求出现后,团购网站就可以聚集这些信息,召集这些消费者,这达成了团购的第一个要件,集合有相同购买意向的消费者。在同商家的交易谈判过程中,网站将能够影响大量消费者的能力作为了议价筹码,而这个能力对部分商家是比较有价值的,可以拿到比较好的交易价格。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新型团购与传统团购的区别。传统团购的主要议价筹码是消费者数量众多的直接购买力,商家为提高销售量而提供优惠价格,新型团购的主要议价筹码是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商家更在乎的是以后的交易机会,传统团购是增加了消费者在交易时的议价能力,而新型团购是增加了商家的交易机会。团购形式没什么差别,但本质完全不同,这将对团购发展有重要影响。

  传统团购与新型团购的区别也在团购商品上表现出来,传统团购是提高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所以交易双方议价能力相差较大,议价空间大,信息不对称较严重的商品上发生团购的现象会比较多。新型团购是增加交易机会,只要商家想扩大销售机会,基本上都可以进行团购。

  团购网站的立身之本是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商家商品供应能力。这两项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网站的生存和发展,而在初期,参与消费者的基数少,参与提供商品的商家少,也就是这两项能力最弱小的时候,团购网站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广告促销来获取交易机会,是传统商业模式的惯有套路。团购网站通过提高交易机会说服商家提供低折扣的商品,让团购成为商家营销计划的一个部分。另一方面限定团购的时间性,增加消费者的机会成本。通过这样的操作,低折扣的商品与时间性的限定相互促进,吸引消费者和商家,累积人气,积累团购影响力。但这些措施只能算是团购网站的自身推广手段,不能作为常态化交易来看待。同一商家不能长期提供低折扣的商品,而且这与商家为了增加交易机会的初衷相违背的。

    随着团购影响力的增多,商家供应的商品种类会逐步增加,参与的消费者会不断增多,当到达一定规模时,团购网站就将面临挑战。当初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是社区产生的,团购网站奉行拿来主义,拿来将其作为对商家的议价筹码,现在社区要拿回去了。商品的增加与消费者的增多,双方接触会更便捷,消费者与商家可以绕开团购网站,直接在社区进行对接交易。这样双方的交易会更频繁,不会限于团购的每日一购,数量也会更灵活,交易的价格也会逐步常态化,平价供应商品也会大量出现。当商家可以自己在社区里找到交易机会时,团购网站也就失去了与商家的议价筹码,无法获得商家的低折扣商品。至此,团购网站已经基本完成自己的阶段性任务,推广社区的影响力。

   完成阶段性任务的团购网站将会面临转型,转型的方向依然是对交易机会的挖掘与运用。主要功能将依然是有效率的增加商家的交易机会。团购网站的能力也将发生改变,商品的标准化,对消费者的响应能力。商品的标准化,可以减少大量的沟通成本,对消费者的快速响应,更易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以想象下,发个短信可以满足你所有想要知道的动态信息,酒店,电影票,交通情况,路线等等。对商家来说,给商家的价值是直接带来实实在在的交易,是销售渠道的创新。团购网站将作为商家的营销渠道而存在于商家与消费者的价值链中。到此打住,往下说,会越来越美好,也更易遭来诟病,更主要是要在新的框架下进行推导。

  团购网站的兴起,发展,转型都受制于传播技术的发展阶段,团购网站是新传播技术在传统商业环境下的小试牛刀。新传播技术正在对互联网格局进行洗牌,对互联网和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谁能理解就可以抓住这难得的机遇。

  总上所述,对团购网站套用一句流行语,哥玩的不是团购,是社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