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亭集序同步测试(有答案)

(2012-04-18 17:32:26)
标签:

杂谈

第五课   兰亭集序
一、语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癸丑(    ) ⑵会稽(      ) ⑶修禊(     )⑷激湍(    )⑸流觞(    )   
⑹行骸(    ) ⑺趣舍(      )⑻骋怀(    )  ⑼彭殇(   ) ⑽嗟悼(    
2.请写出下列各句中“信”字的意义。
⑴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⑵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⑶言必信,行必果                                  
⑷大丈夫能屈能信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林修竹      修竹:高高的竹子。   B.惠风和畅:    惠风:和风。
C.快然自足      快然:高兴的样子。    D.虽世殊事异     世殊:世事悬殊。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⑴列坐其次                       古义:           今义:                 
⑵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今义:                
⑶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           今义:                
⑷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古义:           今义:                
⑸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古义:           今义:                
5.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群贤毕至                        ⑵少长咸集                           
⑶一觞一咏                        ⑷所以游目骋怀                        
⑸足以极视听之娱                  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⑺齐彭殇为妄作                   
6.翻译下列句子。
⑴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⑵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          译文:                                           
⑶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译文:                                           
⑷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文:                                           
⑸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7.填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东临沂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被后人尊称为“     ”。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世称“        ”。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与谢安、孙绰等42人修禊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这篇序言,不仅文采斐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美绝伦,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这实际上也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顶峰。正因为此,兰亭雅集也被千古传颂,流传至今。
二、课堂点击
8.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
答:                                                                
                                                                 
  9.“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答:                                                                       
                                                                     
                                                                     
三、选段在线
阅读《兰亭集序》第一段,完成文后11—17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0.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A ①用作为流觞的弯曲之水。
    ②众多贤士到齐后,其他少长者也全聚集了过来。
B ①把它作为流动酒的环渠。
    ②众多贤人都会聚在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在一起。
C ①引清流激湍作为流觞的曲水。
    ②众贤才都聚在这里,年长年少的都集在一起。
D ①把清流激湍作为流动酒杯的环形渠水。
    ②众贤才到了以后,年长年少的才全聚集过来。
  11.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本段描写兰亭景物抓住特征,用粗线条勾勒,格调淡雅。
B 本段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和流觞情景。
C 本段写天气好,人心乐,盛会难得,段尾突出一个“乐”字。
D 本段叙事写景后落在“乐”字上,是为后文述说世事流逝的感慨、转出“痛”字,联系古今事,引出了“悲”字作铺垫。
12.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兰亭集会周围环境的语句是                                           
(2)作者“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两个前提条件是                 
                                                                       
 13.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第二单元
第五课   兰亭集序
一、语言积累
1.⑴guǐ ⑵kuài ⑶xì ⑷tuān ⑸shāng ⑹hái ⑺qū ⑻chěng ⑼shāng ⑽jiē
2.⑴副词,确实,的确。  ⑵形容词,真实。    ⑶动词,讲信用。  ⑷同“伸”,伸展。   ⑸副词,随意。  
3.D。时代不同,时代发生了变化。
4.⑴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⑵品类:古义—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⑶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⑷怀抱:古义—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⑸所以:古义—以此用来……;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5.⑴贤,形容词作名词,贤士。⑵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老的人。⑶觞,名词作动词,喝酒。⑷游、骋,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开阔。⑸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视、听,动词作名词,眼睛、耳朵。⑹数词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⑺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
6.⑴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⑵虽然人们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又千差万别,性情的安静和急躁不同。⑶等到对于向往的东西已经厌倦,情绪随着事物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  ⑷何况寿命的长短,完全听从造化安排,终归要走到尽头。  ⑸总是面对着他们的那些文章而感叹悲伤,而我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会这样。
7.书法    书圣    王右军    兰亭集序
二、课堂点击
8.文章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
9.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三、选段在线
10.C。注意“以为”“流觞”“曲水”“毕”“咸”等词的意义。
11.D。不应是铺垫。
12.(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登高,在亭上集会);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13.侧重叙述活动的情景。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gaosan/9932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