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阴晴难料、基金今年上半年整体表现也不佳、楼市还遭遇从未有过的调整期,在资本市场出现大变局的背景下,为了安全起见,很多人都寄希望于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市场。但“资金的大转向”也在理财产品市场掀起了不小波动。我觉得,当前的理财产品市场已呈乱象丛生之势,大家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谨慎小心,详加了解。
一、非保本产品仍口头承诺保本
一般来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多数是稳健型,且对风险承受能力偏小的。在市场走弱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心理底线就是实现保值。而理财产品设立的初衷本来就是钱生钱,如果想保本,不如存银行。很多银行的客户经理都口头承诺买其理财产品保本无忧,不会有亏本的事情发生。其实这违反了银监会的有关规定,银监会早在2008年初就发文提醒:公众理财不等于储蓄,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的约定。
我们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被预期收益和银行经理的介绍所迷惑,尤其是一些银行发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的信贷理财产品,虽然银行对贷款项目的风险也经过了严格审核,但这类产品还是有可能亏损本金,投资者一定要了解自己购买该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是从2006年才开始发展,很多法律法规并不健全,这也导致一些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销售产品时不太规范,我们投资者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利益。
二、要注意理财产品盲目创新的风险
现在各家银行致力于所谓的理财产品推陈出新。对于银行业说理财产品没有创新就没有市场,就缺乏竞争力。但这些银行大打创新牌也会引出一些问题。某银行主推的“套餐计划”,包括人民币产品及美元、港元各一款,当被问及投资何处时,银行工作人员也讲不清楚!只说是创新理财品种绝对值得信赖。
我觉得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盲目创新,设计也不尽合理的情况经常发生,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和业务提成,一些商业银行未经市场调研就盲目模仿国外理财产品,想与国际接轨,但结果则出现仓促上马后大面积浮亏的现象。
三、隐藏风险提示,忽悠投资者
一些银行网点摆着彩色精美宣传册,打开宣传页看到的都是放大字号的预期收益率有多高,让你一时忽略了其存在的风险。只有当投资者要求看更详尽的资料时,客户经理才会给你一份详细资料,不过风险提醒可能有十几条之多,但是如果你光看宣传单,只有一句“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的话。至于客户是否有提前终止合同的权利在宣传页上也只字未提。所以,我们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一定不要光看宣传页,要对这款产品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后再进行投资。
正象银监会提醒广大投资者那样:公众理财不等于储蓄,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的约定。现在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处于一种低收益,高风险的状况之中。投资者要明白,要想取得超额的收益,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你觉得承受得起,就参与进来。还有,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多看看风险提示,对该款理财产品的投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盲目购买风险极大。
15%年化收益理财,高收益,1000起投,注册就送50元!
【投哪网】P2P理财产品 靠得住的P2P网贷平台 50元起投享高收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