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改的步子可以迈得再大一点

(2014-03-24 16:53:53)
标签:

财经

中国首部金融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将于3月1日正式实施。鉴于该法规对中国现行法律法规造成巨大冲击,笔者预计它可能是温州金融改革以来最大的亮点。

监管中的自由裁量权

民 间借贷在全国普遍存在,却因温州一系列跑路事件才成关注焦点。赖以生存的基础乡土社会逐步走向瓦解之后,民间借贷这种传统的金融交易活动如何嵌入到现代社会,就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遗憾的是,在过去的数年里,金融领域的立法与监管并未积极响应这种变迁与现状。以至于我们梳理当下与民间借贷相关的 法律法规时,仅散见于《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中。

所以,《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得以在此时推出,可谓意义重大。一方面,该法规的实施实际上宣告民间借贷合法,它把原来地下充满各种风险民间借贷 拿到台面上来,并致以合理的规则。另外,不管是允许温州进行金融改革试验还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都意味着中央在金融监管方面给予地方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温 州民间借贷合法化,及其随后的监管与市场磨合,将为其他地方进行民间借贷相关的立法与实践提供范本。更进一步,一旦出现这种示范效应,势必将倒逼中国金融领域的顶层设计,国家将对充满缺陷的金融制度进行系统性改造,丰富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破解体制机制弊端,释放金融改革的红利。

根 据《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解释,所谓自由裁量权指酌情作出决定的权力,并且这种决定在当时情况下应该是正义、公正、正确和合理的。这意味着,中央允许温州政府部门在法律事实要件确定的情况下,根据正义、公正、正确和合理的原则推进温州的金融改革。通俗来讲,就是中央给予温州更多见机行事的权力与机 会。中国诸多领域的改革能够走向成功,实际上也是得益于此,如早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等。

更好地监管是为了更多地创新

一 旦将更多的权力给予地方政府和官员,改革的结果就取决于推进改革的演员了。温州金融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其成果似乎较少有外界满意的地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温州在没有中央任何政策的情况下,设立了30多家城市信用社,实际上就是小型民营银行,但现在国家把温州作为金改试验区,有条件了,却不敢先试先行;其次,作为温州金改比较关注的民间资本海外直投,已经经历了三年,但至今没有推出,不能不说是遗憾。

究其缘由,则是监 管部门在过去的监管中更多采用管制的思维,而非鼓励与服务的思维。比如,国务院批准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区的试点方案后,温州出台一些相关政策细则时就被观察家批评其方案细化了又细化,鼓励创新的试验最终成为作茧自缚的细则。可以说,温州金融改革是温州民间金融的一次自我救赎,也是中 国金融打破改革僵局的一次绝佳的机会。既然是改革,既然是试验区,既然是试点,就不应该缩手缩脑。

其实,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就是中央给予温州便宜行事的权力与机会,中央寄希望于通过监管层面与实践层面彻底解决民间借贷的问题。一方面,法律上要探索 出监管和规范的成果;另一方面,操作层面要探索出交易活动的模式与规则。所以,监管者在加强民间金融立法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发挥司法为民间金融改革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地方歧视更多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法律服务作用,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为民间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以律师、公证、法律顾 问、法律援助等为主体的法律服务业,可以防范和化解民间金融的法律风险,优化民间金融的法律环境,解决民间借贷法律纠纷。

制度经济学有一个 最简单的规则,就是市场中存在的要素都是久经打磨的结果。不管是监管的制度、法律和法规,还是金融活动的商业模式,都是通过无数次的交易探索出来的。只有通过交易发现问题,然后再制订规范。如果一开始就有很多限制,那么中国的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就难有发展。

所以,中国 要想彻底解决民间借贷问题,真正让民间资本与民间借贷嵌入到现代金融体系与制度之中,就应该让该领域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一起探索与磨合,最终探索出一套嵌入到市场中的监管与交易。这意味着,政府要搞好服务而非管制,要鼓励尝试和创新,而不是尽量规避不确定的金融交易活动。

 

文/刘宇晗   桔子财经特特约撰稿人

 

精彩阅读:

政府不应打赏特斯拉

中国能成为影响金价的重要因素吗

投资理财经验分享–欣欣试水有利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