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不支持农夫山泉讨回公道?
(2013-11-05 08:54:50)
标签:
财经 |
今年4月开始,《京华时报》连续多天刊文报道《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对此,农夫山泉今日再度发表声明称,将派员上京举报京华时报76篇虚假报道。(11月4日媒体报道)
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的恶斗早在今年4月就已经开始。今年4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称,农夫山泉瓶装水的生产标准还不如自来水,随后,《京华时报》进行了持续追踪报道。5月6日,北京市质监局介入调查,农夫山泉桶装水因标准问题停产。同日,农夫山泉宣布已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6000万元。
其实,近年来一些机构做空中国骨干企业的事件并不鲜见。最近有“陈永洲事件”,而远一些有
首先,近期“陈永洲事件”最终以《新快报》惨败、无良记者受罚而告终,这让农夫山泉看到了反击的希望。尽管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PK的结果难以预料,但是在“陈永洲事件”中,农夫山泉首次看到了企业在与媒体的激战中胜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农夫山泉同样也忍不下《京华时报》连续对其攻击之辱。
再者,农夫山泉进京举报《京华时报》无轮是输还是赢,广告宣传效应马上就会体现出来,其效果远比一些软饮企业动辄砸下十多亿广告费要来得更为强烈。所以,近年来一些企业也乐得自己摊上点事儿,因为这样可以成为公众关注“焦点”。这样的营销推广手段,最为经济实惠。
专家们对农夫山泉进京举报一事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作为北京地区较有影响力的报纸《京华时报》连续28天对农夫山泉进行攻击,其背后缘由值得一查。也有人认为,农夫山泉要想告倒《京华时报》并非易事,不过农夫山泉这次可以攒足“眼球”。笔者却并不支持农夫山泉进京讨回公道。
其一,农夫山泉根本无法跟“陈永洲事件”中的中联重科相比。农夫山泉是一家民营企业,而《京华时报》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的新闻类综合性都市日报,农夫山泉进京举报,这等于是民告官,胜算并不大。而中联重科其背后有湖南政界支撑,“陈永洲事件”之所以企业一方获得完胜,这跟中联重科拥有强大的后台有关。
其二,对于农夫山泉来说这次进京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递交举报信,一方面可以申张自己的委屈,另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做做宣传,无论输或赢效果总是有了。但是《京华时报》则不同了,他们必须揭力一拼,否则他们的悲惨程度远比《新快报》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农夫山泉拿不出令人信报的证据,农夫山泉状告《京华时报》时很难成功的。
其三,农夫山泉水质本身就存在着较大争议,农夫山PK《京华时报》很可能要打持久战。在《京华时报》指出“农夫山泉执行的产品标准还不如自来水标准”后,浙江省卫生厅和浙江省质监局联合提供了一份《关于浙江省地方标准相关情况的通稿》称,在霉菌、酵母等微生物指标方面,没有比国家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宽松。以上两部门还表示,2011-2012年,省质监局对农夫山泉天然水共监督抽查13批次,全部是合格的。
综合来看,这次农夫山泉进京举报《京华时报》很难有较好的结果。一方面,京华时报是北京市官办报纸,农夫山泉作为民营企业要想告倒它,并非易事。另一方面,虽然截止目前《京华时报》对此还未作出反映,不过其也知道,要是被农夫山泉告倒结果会有多惨,所以京华时报必奋然一博。最后,农夫山泉曾受北京市质监局介入调查,农夫山泉桶装水因标准问题停产,其本身的标准问题倍受业界争论,农夫山泉要想告倒《京华时报》道路相当慢长。现在进京举报《京华时报》只能起到一个给自己做广告宣传的作用。